吳宗月 蘇德峰
摘 要:本文對砌塊墻體裂縫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重點提出了解決墻體裂縫的措施。
關鍵詞:砌塊墻體;裂縫原因;防裂技術
1 墻體形成裂縫的原因
溫度裂縫:由于日照及晝夜溫差、室內外溫差、季節溫差所產生的溫度變化,會引起材料的熱脹、冷縮。當約束條件下溫度變形引起的溫度應力足夠大時,墻體就會產生溫度裂縫、如框架梁下沿砌塊頂部的水平裂縫,門窗洞邊的角裂縫等。干縮裂縫:對于粉煤灰加氣砼砌塊,隨著含水量的降低,材料會產生較大的收縮變形。一般干縮率為0.3-0.45mm/m。干縮變形的特征是早期發展較快,如果將砌塊放置28d能完成約50%的干縮變形。這類變形在墻體上分布廣、數量多、裂縫程度也比較嚴重。如墻體的垂直裂縫、階梯形裂縫、窗臺邊斜裂縫、框架柱與填充墻之間的裂縫。因設計構造產生裂縫的因素有:非承重砌塊墻體是后填充的圍護結構,在墻體過長、過高時,未采取加強構造措施。門窗洞及預留洞的四角處于應力集中區,未采取合理連接構造措施。墻面開槽、開洞安裝管線、線盒及插座等,未提出細部處理要求。墻面吊掛重物處,未作加固處理引起墻體變形開裂。與水接觸墻面未考慮防排水、泛水及滴水等構造措施,引起開裂滲漏。因砌筑施工質量造成裂縫的因素有:砌塊缺棱掉角或對非標準砌塊隨意砍鑿砌筑:用不同塊材混砌:使用齡期不足的砌塊,墻體容易開裂。砌塊上墻時含水量過大或雨期施工淋濕砌塊,墻體會因干縮引起開裂。未采用配套的專用砂漿。砌塊排列不合理,未按規定接槎砌筑或通縫;水平、豎縫厚薄不均且砂漿不飽滿;砂漿和易性、保水性能差;日砌筑高度過大等均容易引起墻體開裂。砂漿鋪發面過大,鋪灰長度不應大于75cm,超長時砂漿易失去塑性,造成灰縫尤其是豎縫不密實。砌體與砼柱之間沒有加拉接鋼筋或拉接不牢固:離梁底300mm高時,砌體間隔時間不夠和頂砌不密實。門窗框與墻體之間嵌縫及防水處理不當,容易引起接縫處開裂滲漏。墻體開槽、孔洞預留、穿墻套管等部位填補處理不當,會引起局部開裂。
2 解決墻體裂縫的工程技術
2.1 砌塊材料。砌塊塊材應有產品合格證、產品性能檢測報告、主要性能的進場復驗報告。砌塊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規定,各項性能指標、外觀質量、塊型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國家標準《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GB/T11968-1997)的要求。對進入施工現場的砌塊材料應按產品標準進行質量驗收。對質量不合格或產品等級不符合要求的,不得用于砌體工程。不得將有裂縫的砌塊面砌于外墻外表面
2.2 砌筑、抹面砂漿。砂漿所用材料的品種和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外,還應符合以下要求:施工時,砌筑砂漿、抹面砂槳的干密度、抗壓強度,抗折強度、粘結強度、收縮性能等指標必須符合標準要求;砌筑砂漿采用普通砂漿施工時,砌筑砂漿應通過試配確定配合比。砂漿試塊強度驗收時,其強度合格標準必須符合規定;抹面砂漿采用普通砂漿時,對砂漿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強度檢驗,還應符合相應標準規定。
2.3 框架結構非承重墻體施工
砌塊在運輸、裝卸過程中,嚴禁拋擲和傾倒。進場后應按品種、規格分別堆放整齊,堆放高度不得超過2M,并應防止雨淋。砌體的齡期應超過28d才能上墻砌筑。對采用專用砂漿砌筑時,砌體含水率應小于15%,并進行干砌。對采用普通砂漿砌筑時,在控制含水率的同時,應提前1-2d澆水濕潤。在高溫季節砌筑時,宜向砌筑面適量澆水。切割砌塊應使用手提式機具或相應的機械設備。砌筑前,應按設計要求彈出墻的中線、邊線與門窗洞位置,并應以皮數桿為標志,拉好水準線。井按排塊設計進行砌筑。并適當控制每天的砌筑速度。填充墻體底部應砌高強度磚,如灰砂磚、頁巖磚、砼磚等。其高度不宜小于200mm。不同干密度和強度等級的砌塊不應混砌,也不得和其它磚、砌塊混砌。砌體轉角和交接部位應同時砌筑。對不能同時砌筑又必須留設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填充墻砌體留置的拉結鋼筋位置應與砌塊皮數相符合。其鋼筋宜采用植筋方法固定在框架柱上。其規格、數量、間距、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填充墻與框架柱之間的縫隙應用砂漿嵌填密實。砌體砌筑時,應嚴格控制水平度、平整度。并應錯縫搭砌,搭砌長度不應小于砌塊長度的1/3。不能滿足搭砌長度要求的通縫不應大于2皮。
砌體的灰縫厚度和寬度應正確,其水平灰縫厚度及豎向灰縫寬度分別宜為15mm和20mm。砌筑的水平、垂直砂漿飽滿度均應≥80%。同時砌筑后宜對水平縫、垂直縫進行勾縫,勾縫深度為3-5mm。
填充墻砌至接近梁底時,應留一定空隙,并應至少間隔7d 后,采用側磚、立磚或砌塊斜砌擠緊,其傾斜度宜為約60度,砌筑砂漿應飽滿。墻體尺寸允許偏差,如軸線位移、垂直度、表面平整度、門窗洞口高寬及偏移等應控制在規范允許范圍內。
3 墻體與門窗框的連接與密封
3.1 門窗安裝應先在墻體中預留門窗洞,然后再安裝門窗框。
3.2 普通木門安裝,應在門洞兩側的墻體,按上、中、下位置每邊砌入帶防腐木磚的C15砼塊,然后用釘子將木門框與砼塊連接固定。
3.3 塑鋼、鋁合金門窗安裝,應在門窗洞兩側的墻體,按上、中、下位置每邊砌入C15砼塊,然后用尼龍錨柱或射釘彈將塑鋼、鋁合金門窗連接鐵件與砼塊固定。
3.4 木門框與墻體間隙,采用麻刀水泥砂漿或麻刀混合砂漿進行嵌填,要分層填塞密實,待達到一定強度后,再用水泥砂漿抹平。
3.5 塑鋼、鋁合金門窗與墻體之間的縫隙,采用PU發泡劑進行填塞,并在切割成深5-8mm槽口后,內外用砂漿填嵌密實,待砂漿達到強度后,用建筑密封膠封口。
4 墻體暗敷管線
4.1 水電管線(包括穿墻套管、線盒、插座等)的暗敷,必須待墻體完成并達到一定強度后才能進行。開槽或鑿洞時,應使用輕型電動切割機并輔以鏤槽器。鑿槽開洞時,與墻面夾角不得大于450。開槽及洞口深度不宜超過墻厚的1/3。
4.2 敷設管線后的溝槽、穿墻套管和預埋件等,應用1:3水泥砂漿填實,宜比墻面微凹2mm,再用粘結劑補平。并沿槽長及洞口周邊外貼大于100mm寬耐堿玻璃纖維網格布加強。
5 墻面抹灰施工
5.1 外墻抹灰施工前應先安裝門窗框、護欄等,并應將墻上的孔洞堵塞密實。
5.2 室內墻面、門洞口的陽角應采用1:2水泥砂漿做暗護角,其高度不應低于2m,每側寬度不應小于50mm。
5.3 當要求抹灰層具有防水、防潮功能時,如廚房、衛生間應采用防水砂漿。
5.4 抹灰前基層表面的塵土、舌頭灰、污垢、油漬等應清除干凈,同時對砌塊的缺棱掉角、灰縫不飽滿等缺陷要進行填補。若采用普通砂漿抹灰,應將墻面灑水濕潤,但墻面不應有掛水。
5.5 采用普通砂漿抹灰時,宜在基層表面涂刷專用界面劑,以利基層與抹灰砂漿粘結牢固。當未涂刷界面劑時,底灰可適當摻加乳膠或107膠水。
5.6 大面積抹灰前應設置標筋,底灰厚度在8mm以內并壓實。找平層及面層應有適當間隔時間。底灰強度不得高于找平層、面層抹灰強度。抹灰應分層進行,當抹灰總厚度等于或大于35mm時,應采用鋼絲網或玻璃纖維網格布加強。對外墻抹灰應作分格縫處理。
5.7 外墻抹灰時,夏季采用遮陽蓬布,避免在暴曬下抹灰;冬季應采取防凍措施。
5.8 為了防止抹灰層開裂,宜噴灑防裂劑,在抹底灰后噴灑防裂劑。為遇干熱、強風天氣時,在找平層、面層再噴灑防裂劑。
5.9 填充墻與砌體結合部的處理,應在該部位內外兩側,敷設寬度不小于200mm的鋼絲網或玻璃纖維網格布,在繃緊后分別固定在砼與砌體的底灰上,要保證網片粘結牢固。
5.10 各抹灰層應防止快干、水沖、撞擊和震動。在凝結后應采取措施防止玷污和損壞。對于普通砂漿,抹灰層應在濕潤條件下養護。宜在抹灰層上噴養護劑,進行充分養護。
6 有關防止墻體裂縫構造與加強措施
6.1 門窗過梁與窗臺板做法,墻體洞口、附墻固定件做法均應符合設計規定。當門窗洞過大時,宜在門窗側設置防裂構造柱。
6.2 當填充墻體超長、超高時,應設置防裂構造柱或配筋帶。
6.3 在內外墻面的抹灰砂漿中摻杜拉纖維或丹強絲。
6.4 當外墻采用普通抹灰砂漿時,在砂漿中敷設耐堿玻璃纖維網格布。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采取多方面有關防止墻體開裂的技術措施。對提高工程質量、保證使用功能有其顯著效果。但應該看到,消除墻體開裂的質量通病,是一頂系統性很強的工作,必須要高水平的設計、高質量的施工、高水平的管理作保證。一定要按照我國《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條例》所規定的,誰設計誰負責,誰施工誰負責,誰監理誰負責及誰建設誰負責的原則,建立質量管理責任體系。以通過有關各方共同努力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