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忠君
摘要:20世紀生態環境的急劇惡化引發了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思考,健康、生態理念在小區規劃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體現。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已不僅滿足于對物質與技術方面的改善,而是要求在保證安全、健康的前提下, 盡可能多的滿足人們在精神層面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規劃設計者就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實踐水平,深入研究人們的行為心理與環境的關系,擴展居住區規劃設計的科學文化內涵,把設計提高到更高的境界。
關鍵詞:健康住宅;生態;景觀;空間環境
居住區規劃設計是人類為了實現某種特定的目的而進行的一項創造性活動,是人類得以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的活動,它包含與一切人造物品的形成過程之中。而對居住環境的設計就包含于對人們生活方式的再創造之中。其目的在于使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更加協調、融合,為人類生活空間進行有目的、合理的安排。其設計依據不僅決定于建筑設計給定的建筑空間形態,更重要的是在這個框架下去創造適合使用者心理需要的空間環境,并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從而改善環境質量,提高人們的生活行為素質。
任何一個居住區建成投入使用后,便形成了一個“小社會”。它不僅僅是一個物質環境,同時還是一個社會環境。居住區作為一種物質的表現,是一個可以看到的東西。因為視覺是精神的通道,人們所看到的東西應盡可能地做到是美的。居住區必須有恰當的功能和合理的經濟性,但也同時必須使人們感到愉快即環境優美和舒適。為此在居住小區規劃設計時在運用現代科學技術解決功能問題的同時應將生態美、環境美融合在一起考慮。
我國建國以來,住宅建設在某種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基本上家家有新居、戶戶有住房,但這都停留在解決多少人居住問題上,還沒有從簡單的需要走出來,大都只是滿足于斗室之中便可,而忽略了環境效益的綜合設計。今后,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住宅建設逐步走向商品化的軌道,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氣侯類型豐富,文化藝術和生活習慣都有濃郁的地方特色。但從住宅建設上來看,從南至北,從東到西,居住小區幾乎都是千篇一律的長條形住宅和行列式的排列,雖有某些變化,但“萬變不離其宗”,地方特色不明鮮,沒有個性和獨創性,即典型的“兵營式”住宅。由于這種居住區在規劃設計時只采用一種類型的建筑,使得小區景色一模一樣,從而造成一種單調的居住環境,雖說建筑具有高度的秩序,并且不同住宅組團之間有非常不同的構圖,我們仍會感覺缺乏變化。人們已不滿足于這類居住環境,人們的活動已不只局限于斗室之中過安靜的日子,居住在這類環境里的人們常常埋怨:“活動的地方都沒有”。從這句話里來分析,以前建造的“兵營式”居住區已不能滿足人們休憩、生活和學習的居住要求。
怎樣讓人們從幾十平方米的斗室中走出來而使居住者的身心受到潔靜,力求達到人與自然的完美結合,這是每個規劃設計者應該認真探索的問題。社會的進步從而導致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人們渴望有優美安靜和舒適的居住環境,它改變和影響著居民的生活和心理。
為了豐富居住小區空間的外部輪廊,力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不宜將同一單體住宅重復布置,應將高、中、低層不同建筑形式的住宅搭配布置精心營造。不要只局限于單一層數和型式的住宅。為豐富居住小區的外部輪廊線,合理布置高層住宅和低層住宅的位置。這樣就可以避免形成封閉的空間或形成與外部空間隔絕的局面,能夠和周圍形成統一的整體。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物和地貌。盡量保留原來的自然地形,從遠處看,輪廊參差錯落,高低起伏具有韻味。為了克服過去“兵營式”規劃布局的呆板和單調,對住宅組團中的條型住宅,采用以變化方向的行列式布置為主,分散布置點式住宅為輔的布局手法。各住宅組團之間由綠地、低層公共建筑隔開,使居住小區成為建筑高低錯落,綠地相連,道路便捷的既統一又有變化的整體。在規劃中密切結合綠化布置,住宅組團綠地根據配置的花草樹木相互區別,各具特色,使居民從室內及外部都能看到綠地,提高居住環境質量。
為了充分利用空間,把居民的居住環境從室內引伸到室外,擴大居住空間,方便居民的活動,創造一個整體的住宅組團是適合人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要的,我國許多大小型城市在居住小區的建設中大量采用了整體式住宅組團的規劃布局方式,這種規劃布置的特點是對空間給予了充分的重視,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它縮短了公共建筑與住宅的距離,方便了居民;居住空間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土地可以重復利用,群體景觀比較完整,給住戶有安靜、安全、方便之感;住宅組團內外用綠化來聯系,既又小范圍的外部空間,又有區域性的大范圍的公共空間。居民圍繞公共空間活動或是游憩、打牌下棋、玩球和談家論政,都有一個可供人們合適的位置。就好象大家庭一樣。此規劃布局形式與我國古園林的設計手法普具相似之處,是適合人們的心理和身體需要的。
總之,要建設富有特點和具有新穎的居住空間環境的居住小區是完全可能的,只要我們每個設計者在規劃設計上搞創作,不拘泥于教條,不難出現具有特色的與周圍環境協調適合人們居住心理的居住區,盡可能地給人們提供舒適、安靜和新穎優美的居住環境。這也同時需要我們每個規劃設計者們必須具有豐富的專業技巧,充足的信息及跨學科的知識。
參考文獻
[1]《居住區詳細規劃》編者:王仲谷、李錫然,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居住區規劃設計》編者:《居住區詳細規劃》課題研究組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