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航
摘要: 本文論述了控制工程質量的主要依據,并闡述了各自的作用,根據質量控制的依據和要求,進行現場監督和管理。
關鍵詞:質量控制;施工監理
工程質量控制的主要依據是合同條款、技術規范和設計圖紙。設計圖紙和技術規范規定了工程的質量標準,而合同條款則是要求施_T單位按照設計圖紙和技術規范中注明的材料性能、施工工藝和允許偏差進行施工。質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是對原材料和施工過程控制好。因此我們要根據質量控制的依據和要求進行現場監督和管理。
1 原材料的質量控制
①加強對原材料的源頭管理。各承包人采購原材料時要對廠家及其產品進行充分調查,對于主要材料必須在招標文件規定的范圍內采購。②加強對原材料的試驗檢測。各承包人、駐地監理組工地試驗室及中心試驗室要嚴格按照規范及合同文件規定的頻率、檢測指標對進場原材料進行抽檢,取樣要具有代表性,各級試驗室試驗人員要親自取樣,不得由材料供應商統一包辦。③規范原材料試驗檢測項目。各種原材料的檢驗項目要嚴格按照規范規定,對相關指標全部進行檢測,采取多指標綜合控制材料質量。杜絕采用單指標或常規指標控制原材料質量的做法。④加強對各級試_聆人員業務能力的培養。試驗人員除按規定進行取樣、試驗外,還需加強經驗方而培養,對原材料目測不合格(如欠火石灰、過火石灰;粉煤灰的顏色發紅;鋼材銹蝕等)材料,要增加抽檢頻率。⑤各承包人對材料采購要進行統一管理。各承包人要對項目內所有材料的采購納人項目經理部統一管理,禁止各分包商自行采購任何材料。⑥ 建立材料供應商的信譽檔案。各承包人要考核材料供應商的履約信譽,對進場后材料的檢測指標與訂立合同前供應商提供樣品的檢測指標進行對比,是否存在重大誤差,供應商是否有先用好樣品騙取合同的動機;履約過程中,供應商是否有在材料中摻假的現象出現。如材料供應商的履約信譽差,或有以次充好等不良行為,要立即上報,對該種品牌(型號)材料及供應商在公路建設市場進行全面封殺。
2 全過程工程質量控制
全過程工程質量控制是對某項工程質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事前控制是指對工程準備階段的控制,如測量成果的復核,試驗數據的審批,施工工藝的慎重推敲等;事中控制是指對工程施工過程的控制,如突發事件的處理,人為因素的監督等;事后控制是指工程結束后質量的控制,如砼強度不足的返工處理,在不影響內部質量下的修整等。
2.1 事前質量控制
首先要督促承包商自檢體系的正常運行。承包商自檢體系是三級質量保證體系,即“政府監督、社會監理、企業自檢”的基礎環節,同時也是保證工程施工質量的關鍵點。
要嚴格審查分項工程的開工報告。分項工程開工以前,駐地監理工程師應嚴格審查承包商的開工報告,審核其質量管理體系是否健全;主要的施工組織技術措施針對性、有效性如何;對關鍵部位、薄弱環節、質量通病的防治方面有無相應的預防及質量保證措施,提出適用于所有工程項目進行質量控制的程序及說明,以供所有監理人員,承包人和施工人員共同遵循,對施工機械設備、施工方案、建筑材料、施工放樣進行認真細致地檢查和審批提供放樣測量、標準試驗、施工項目等必要的基礎資料。
要做好工程的“預控”。“預控”是指對工程施工質量的預先控制工作,也就是在工程確定方案以前,應能了解可能出現的問題,并予以事先控制。在單項工程開工前,應及時召開技術交底會和監理、承包商見面會,促進了解,剖析工序,細化要點,把一切可能發生的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沒有較高水平的監理,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就發現不了問題,同樣也無法解決問題。因此,駐地監理首先應加強監理的技術考核和業務學習,對將要開工的分項工程做到胸有成竹。結合設計圖紙和施丁規范,對一些關鍵次序作出施工監理提示,以避免不必要的返工和浪費,提高一次性合格率。
2.2 事中質量控制
事中控制階段,是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主要控制措施有:嚴格按圖紙、規范和策劃文件紐織施工;完善預檢及技術復核、工序質量控制、工序問交接檢查和跟蹤檢查,作好隱蔽工程驗收工作。對完成的分項工程按相應的質量驗收標準檢查驗收。
路基施工質量控制。公路路基,結構形式多樣,所使用的填筑材料多樣,所經過的地域,土質也多樣。駐地監理應重視路基土方試驗段的工作,認真控制試驗段的施工和驗收,通過試驗段的施工,來確定機械設備的配套、碾壓組合、松鋪系數、壓實遍數等專項指標,并用來指導施工。認真檢驗路基填方所用土質特性,抽檢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液限、塑性指數等數值,不符合規范要求的土場不得用于路基填方施工,執行三不抽檢,即:有“彈簧”不抽榆,含水量偏高不抽檢,平整度不好不抽檢。
樁基礎施工質量控制,施工監理應認真閱讀設計文件中有關工程地質資料,發現流砂、暗渠等不良地質,應提示承包商采取措施。必須要進行的軸線復測,認復核護筒位置,檢測泥漿比重,泥漿稠度及循環情況,進行水下混凝土灌注過程中,必須全過程旁站。成孔后,必須進行的是孔徑、孔深、孔位傾斜率和沉淀池的厚度檢查,確保符合規范要求。在這幾項工作中,第一重要的工作即是孔深的檢查,這直接決定了樁基的長度,雖說將來還有小應變檢測的復核工作,但是該項實驗的精確性尚不能達到要求,如:孔深少了1m,小應變或超聲波就很難測出,且那時已是木已成舟了。嚴格控制混凝土配比,檢查外加劑使用情況,量測導管埋深,井孔水頭等,并檢查混凝土坍落度情況,灌注過程中應規范要求,留取相應試件。
涵洞砌筑工程質量控制,對于用作砌筑工程的石料,應保證無風化無雜質,厚度不應小于規范要求,顏色與紋理應一致,片石分層砌筑,嚴禁將片石擺滿后灌漿,采用座漿法進行施工。砌筑時,砂漿應有較好的和易性,砂漿應飽滿無空間。督促承包商作好勾縫和后期養生工作。
臺背回填土質量控制,橋頭跳車已成為公路工程建設中的一大通病,危害甚大,處理起來比較困難,解決橋頭跳車問題要從基礎抓起。在開工前應對地面以下雜物、草皮、農作物根系和表土全部清除后,再進行原地表整平碾壓,壓實度達到>93%后,報駐地監理工程師檢測認可后,方可進行回填的施工;橋涵缺口比較窄,重型機械無法進行壓實時,必須選用小型機動夯具或監理工程師同意的其他方法,嚴格按照規范施工每層松鋪厚度不大于15 cm(用紅油漆在涵身上標出松鋪高度),平過后,進行含水率測定,如果含水量過高,則用人工進行翻曬;如果達不到規范要求含水量,則用人工進行灑水,并定期抽檢含水量,直到在最佳含水量范圍內,再用機械精平進行振動壓實;同時控制碾壓遍數使之每層不少于lO遍,每層壓實度均進行檢驗,壓實度標準要求≥96%。
2.3 事后質量控制
監理人員應認真做好內部資料的整理和歸檔工作,工程質量的優劣,內部資料具有重要的位置,內部資料的整理應遵循“完整、及時、準確”的原則,設立專門的與承包商獨立的資料檔案室,依照檔案法和工程檔案條例,制訂相應的資料管理方法,設專人負責、分類明確、卷內目錄詳盡,資料填報應及時歸檔。
隱蔽工程的監理是工程質量控制的重點。隱蔽工程是質量隱患的埋藏點,也是最不容易控制的,因其隱蔽性很強,控制起來就難,作為監理控制來講最好的辦法是進行過程控制,對施工過程中的每道工序都要細致檢查和全方位旁站,做到“眼快、嘴快、行動快”,及時發現施工巾的缺陷,并迅速排除掉,避免工程隱患的出現,對獨立的公路工程或構造物完成后要及時進行檢測和檢查,一旦不合格馬上進行返工處理,避免因此而引起巨大的浪費。
現場監督是監理監控的重要措施,現場監督主要通過巡視和旁站來完成,監理工程師對工程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都要巡視、旁站、抽樣和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并提醒承包商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使質量誤差控制在允許范圍內,以便充分保證工程施工質量,而對于每一次巡視檢查的情況都要詳細記錄在監理13志上,以便以后查找有關工程資料,及時對整個工程的的質量作出綜合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