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津瑋
摘要:結合邯鄲市水資源短缺、闡明我市開展中水回用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介紹國內中水回用的成功經驗,針對我市中水回用的現狀,剖析目前中水回用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我市中水回用的前景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中水回用;回用現狀;前景分析
中水指城市污水經過集流再生處理后,使其水質指標高于污水允許排入地表和地下水的排放標準,但低于城市給水中的飲用水水質標準的可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的非飲用水。
邯鄲市屬于北方缺水城市,為保證工農業生產和生活用水。邯鄲市主要靠長期超采低下水,外流域調水來維持,使水資源供需矛盾日趨突出。中水回用是解決水資源缺乏的重要途徑,是城鎮水循環利用的重要環節,是節水的重要舉措。
1 我國中水回用的發展現狀
我國對城市污水處理與利用的研究,早在1958年就開始列入國家科研課題,20世紀60年代關于污水灌溉的研究已達到一定的水平,70年代中期進行了以回用為目的的城市污水深度處理小試,80年代初在青島、大連、太原、北京、天津、西安等缺水城市相繼展開了污水回用的試驗研究。在中水試驗的同時,有關中水的標準和法規也相繼出臺。2000年,以“十五”綱要為標志,中水回用被正式寫入文件;2002年,出臺了三個標準 :GB/T 1892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雜用水水質》、GB/T 1892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觀環境用水水質》、GB 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以代替CJ 25.1-89《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目前,許多大城市已經建立了中水廠,并投入使用。
2 邯鄲中水現狀
邯鄲市包括東、西二級污水處理廠兩座,總處理規模為20萬M3/日,東污水處理廠中水(三級)回用工程,處理規模為3萬M3/日,新建東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處理規模為10萬M3/日,現已投入運行。
2.1 東污水處理廠中水
二級處理廠一座,供水能力為6萬M3/日,主要處理構筑物有:粗格柵間、進水泵房、細格柵間、曝氣沉砂池、配水井、氧化溝、出水泵房、污泥濃縮池、污泥脫水間等。該廠于1990年開始運行,出水水質優于國家二級標準。
三級水處理廠一座,供水能力為3萬M3/日,以該廠二級排放水作為原水,經深度處理后通過管網至中水用戶。主要構筑物有:原水泵房、混合配水池、高密度沉淀池、V型濾池、清水池及供水泵房、配電間、加藥間、二氧化氯消毒間等,其出水水質達到國家城市雜用水和景觀環境用水標準。
2.2 西污水處理廠中水
二級水處理廠一座,供水能力為10萬M3/日。主要處理構筑物有:粗格柵間、進水泵房、細格柵間、沉砂池、厭氧選擇池、氧化溝、沉淀池、出水泵房、二氧化氯消毒間、回流及剩余污泥泵房、污泥濃縮池、污泥脫水機房等。該廠于2003年開始運行,其出水水質優于國家二級標準。
3 中水利用存在問題
3.1 中水開發利用較城市其他設施起步晚,規劃滯后,受各方面因素制約,開發速度緩慢。
3.2 中水開發和利用投資過低,缺乏政策支持。
中水回用作為邯鄲市基礎設施之一,對緩解邯鄲市缺水的局面,改善環境,保持邯鄲市循環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政府投資比例過低,發展緩慢,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
3.3 中水設施建設資金嚴重不足。
邯鄲市中水資源開發屬起步階段,因此要使其繼續正常發展下去,一方面政府需增加中水設施資金,另一方面也可吸引社會廣泛參與,從政策上鼓勵社會資金、外國資本、采取獨資、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參與中水設施的建設、管理,形成多元化結構。允許跨地區、跨行業參與市政公用行業經營。
3.4 需加強專門組織機構管理
中水利用開發在我市屬起步階段,但開發利用過程涉及部門多、范圍廣缺少專門政府組織機構統籌協調。
3.5 開發用戶是中水利用成功的關鍵,目前中水的利用率還較低。
雖然中水可利用范圍廣,用量也較大,但首先配套中水設施建設成本高,再加上中水以價格優勢不大,推廣利用難度較大;其次,由于目前城市用戶的水消費習慣和缺乏對中水的認識,這個市場還是一個明顯的買方市場,城市中水利用整個系統在技術上,政策法規上,也遠沒有達到城市自來水供水系統的成熟程度,難以全面展開各種用途的利用。
4 中水發展的前景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突出。發展“污水處理回用以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已被明確寫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中。他的應用范圍很廣,主要應用于:
綠化用水主要包括:市政綠化、園林和景觀綠化、小區綠化。企業用水可作為熱電廠冷卻水,熱力站補充水,污水廠生產用水等。
雜用主要包括:沖廁、道路沖洗、空氣降塵、洗車、建筑施工等。
生態環境用水:河水、湖水置換、補充等。一方面邯鄲市自然河流污染嚴重,水質屬劣五類,要使河水質恢復到IV類,就需要不斷補充新鮮水質;另一方面為了改善邯鄲市生態環境,規劃新建湖泊,數量和面積都較大,其用水量也較大,使用中水代替新鮮水源給河湖補水,在水質上完全可以滿足要求,可節約大量的新鮮水源。
農業灌溉:當前近郊農業灌溉用水主要是使用自來水或地下水,用水量大,浪費較為嚴重,由于農業灌溉使用水質要求不高,完全可以使用中水進行土地灌溉。
目前,社會認知環節還非常薄弱,因此應以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為契機,大力向全社會宣傳,提高全民對中水的認識,提倡,鼓勵使用中水,在城市統一布局,建立中水的銷售網絡,逐步形成產業化。
參考文獻
[1]湯衛華,孫勇民,范志華.我國中水回用現狀及前景分析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