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君
摘要:本文從汽車節能減排的重要性角度出發,通過汽車節能減排的可實行方法的幾個方面進行分析,以及我國現在實行汽車節能減排的方法,進而總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
關鍵詞:汽車工業;節能減排;可實行方法
作為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車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一些地方,由于汽車工業的發展,也拉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但是,由于汽車消費存在巨大的能源消耗,汽車尾氣排放對環境也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因此,使人、車、自然和諧發展,成為促進汽車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也對汽車工業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1 汽車節能減排的重要性
在世界范圍內來看,從奧巴馬政府上臺伊始就宣布,其在任期內全球氣候談判將進入一個“全球合作的新時代”。美國外交智庫甚至認為,“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的威脅超過了恐怖主義,長期來看影響超過金融危機”。克林頓時代的副總統戈爾,有一部旨在宣傳保護環境的好萊塢得獎電影《不可忽視的真相》。可以認為,以奧巴馬為首的民主黨政府將會改變前小布什政府在應對氣候問題的消極態度。在汽車領域也正在大力推動美國“三大”在節能環保方面的產品結構調整,并作為援助汽車業的一個前提條件。據說現在的美國國會議員幾乎都把新能源汽車掛在嘴邊。
通過一些相關資料顯示,在1990年-2003年的13年里,中國汽車保有量年均增長率達到12%,汽車燃油消耗在中國石油消耗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大。2004年,中國每一輛汽車的年均耗油是2.1噸,中國進口的原油有30%被汽車消耗,而這一比例在今后將升至50%。從尾氣排放方面,汽車排出的廢氣已成為城市空氣的首要污染源。據國家環保總局測算,2005年中國汽車排放污染在城市大氣污染中所占比例高達79%。因此,汽車既是耗油大戶,又是排放廢氣的大戶,抓好了汽車的節能減排,就是抓住了重點。
2 汽車節能減排的可實行方法
綜合世界各國的節能減排方法和措施,大概有以下幾點可實行方法。
2.1 汽車節能減排關鍵是要抓好燃油品質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匡耀求認為,隨著中國汽車燃油消耗越來越大,對國外進口的燃油量也隨之加大,這些進口的油多是屬于含硫量較高的高硫油。這些燃油的大量使用,加大了二氧化硫的排放。
由于對燃油的脫硫改造存在較大成本,一些燃油生產企業缺乏這方面的主動性,并且,國內對汽車排放的標準執行也不是很到位,這就導致大量的高排放汽車上路了。所以抓好燃油品質是汽車節能減排的關鍵。
2.2 降低耗油量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生活節奏加快、出行范圍擴大,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購置車輛,習慣于以車代步,汽車仍然是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1990年法國人利用汽車出行的比重為82.2%,2000年上升到83.1%,2005年為83.2%,油價的持續上漲對駕車人的影響是有限的。這就要求汽車技術不斷進步,降低汽車的耗油量。從總體看,汽車百公里油耗確呈下降趨勢。如法國,1990年私人汽車百公里的平均耗油8.3升,1995年至7.78升,2004年和2005年分別降至7升和6.94升。美國政府提出了新的汽車油耗技術標準。新標準實施后,最終能使美國每年減少汽車消費約455億升,預計未來25年內,汽油車和柴油車的耗油量還將分別下降18%和25%。另外,降低車速也是減少油耗的有效途徑。如高速公路的限速從130公里/小時降到120公里/小時,法國一年可節省燃油60萬噸。
2.3 普及小排量轎車
小排量轎車車體輕,耗油自然少,對環境污染也會降低。經濟型轎車每公里二氧化碳平均排放量為134克,中檔和高檔車分別為148克和161克,而高檔豪華車則為198克。目前,小排量轎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控制在107一120克之間。我國普及小排量轎車最大的制約因素,是購車者愛面子、擺闊氣的非理性的消費心理。已有專家學者提出了“能源環境成本”的概念,通過價格、稅收等經濟手段,由使用大排量、高耗能車輛的群體率先承擔能源環境成本,付出與消費享受相當的經濟代價,作為對于環境保護和資源共享的補償。我國自2006年4月1日起,調整汽車消費稅收,排量越大,稅率越高,最高為20%。同時,相對減輕小排量汽車的負擔,體現出國家對生產和使用小排量車的鼓勵。
2.4 使用先進的柴油車
油替代煤,是因為石油的含碳量為煤的1/10,煤的含碳量是柴的1/10。能源替代的目的就是脫碳。此后人類用天然氣作為能源,天然氣中碳與氫的比例是1:2,氫的含量高了。能源革命的最終目標是用氫,燃氫汽車排放的只是純水。但最樂觀的預測是,氫氣汽車的商業化生產至少還需要15年以上的時間,即使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商業化,也會是一種高成本的方式。
2.5 開發新能源汽車
國際上將新能源分為三大領域:可再生能源,如水電、太陽能、風能及生物質能等,其中生物質能是指利用農作物秸稈、甘蔗、玉米、小麥、甜菜和林灌木等農林產品,以及畜牧業生產的廢棄物提取的能源,如乙醇;第二領域是新工藝能源,如利用新工藝制造出氫氣作為燃料;第三領域是新發現能源,如可燃冰等。開發新能源汽車就是使汽車燃料多樣化,重點研究開發混合動力汽車、替代燃料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20世紀,汽車以傳統的石油產品為燃料;21世紀,汽車燃料將由石油轉向氫氣,以清潔可再生的能源為動力。動力系統將從傳統的內燃機,向混合動力汽車過渡,最終走向燃料電池汽車,實現能源多元化、動力電氣化及排放潔凈化。
2.6 回收報廢汽車
國際上汽車通用的報廢比例是70/0,每年報廢汽車的數量是驚人的。汽車70%是由鋼鐵組成的,10%為銅鋁,其池是橡塑等。報廢汽車的拆解和重復利用具巨大的經濟價值。歐盟在2000年就頒布了廢舊車的回收指令,2007年全面貫徹,最終的廢棄填埋物不得超過5%。日本對汽車回收立法,并將廢舊汽車拆解利用稱為新興產業。
3 我國在汽車節能減排上的可實行方法分析
現在我國政府已經出臺了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其中不僅力挺≤1.6L排量汽車的市場發展,同時還提出總額為100億元的新能源汽車專項資金。今年2月份財政部等部委又公布了“公共服務用乘用車,輕型商用車和十米以上城市公交客車示范推廣補助標準”其中最高補助額度達60萬元人民幣。對普通消費者而言,上海市人大代表甚至建議購買新能源汽車可免收車牌拍賣費,免費上牌或象征性收取小額上牌費。
從今年1、2月份的市場實踐來看,國家出臺的對≤1.6L排放量的汽車實行購置稅減半政策,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僅一月份這一排放區間的汽車市場占有率就達到了62.74%的歷史最高點,高于去年全年水平的9.71個百分點。從目前情況來看,以下幾個月份也能保持這個水平。這說明了這項政策符合國內消費的實際水平,也為汽車的節能減排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4 結語
汽車耗油給我們帶來了大氣環境污染和石油資源日漸枯竭兩大問題。我國汽車保有量自2005年至2020年的16年內,將年均增長8%左右,遠遠超過自產石油燃料供應量的增長速度。我國石油保有儲量僅占世界的2.4%,1993年起成為石油純進口國,2000年石油總需求的33%依賴國外進口,預測2010年石油依存度達到47%。如果不能盡早完成汽車汽柴油燃料替代品的轉換,將危及能源、經濟和社會的安全。當前,世界各國以汽油車為起點,圍繞節能、環保和安全三大命題,積極探索節能減排、循環利用的良策與實踐,向氫動力車目標挺進,努力賦予汽車“綠色生命”。 中國現在已達到了其他國家的相等程度的水平,但我國要培育后發優勢,實現更大的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