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松
左手杯光
夜色臨襲,衡山路霓虹閃爍、紅男綠女、人頭攢動,這里一頭連接著繁華腹地徐家匯,另一頭比鄰外國使館區和高級住宅區,梧桐濃蔭下風格各異的酒吧沿街林立。
與永嘉路的交界口,歐陽光良信步走進木質風情的貝尼酒吧。剛落座片刻的記者恍惚之間甚至未能立馬認出他來。若不是店員招呼,的確很難確定這個看上去四十剛出頭的中年男子就是已過花甲的酒吧老板歐陽先生?
“客氣了,客氣了。”歐陽擺擺手,“我看起來這么精神,全是打網球的功勞!網球讓我更年輕、也更健康。”
抬頭環顧,入口處和側墻各掛著一塊液晶顯示屏,播放著當下的體育新聞。看得出,老板確實是個喜歡運動的主兒。

“只要有網球賽事,決不會錯過。今年澳網決賽,我們圈兒里好多球友都來了,攏在一起,喝啤酒,看比賽,相當過癮。”說到網球,歐陽頗有感觸,“其實開貝尼酒吧,初衷也是為了能有個固定的地方常和球友們聚聚,暢飲幾杯、談天說地。”
從1995年開門迎客起的十多年來,與貝尼酒吧有個從未換過的網球迷老板同樣聞名的,是酒吧的運營風格。“這十幾年我連酒吧門面和內部裝潢都沒換過,除了廣告牌。一切都是十幾年前的樣子。”歐陽甚是得意,“這么多年,酒水單的價格也沒變過。我是從日本回來后開的這家酒吧,里面的酒水價格其實早在十年前就跟國外接軌了,當時客人以外國人為主。”貝尼酒吧的整個裝修全是歐陽自己設計,閣樓的橫梁木材全部來自老房子。當時上海建高架,拆了很多房子,歐陽以很低的價格買入了許多老木料。“現在人家裝修餐廳酒吧用一些老房子的木材來顯創意。我十年前就已經這么做了。”
坐在酒吧一層中央的棕色小木桌邊,歐陽問吧臺點了一杯黑啤。當記者問到他最喜歡哪一種酒時,歐陽的回答是威士忌,“威士忌的口味深邃、暗香涌動。入口需要慢慢品味。好比人到了一定的年紀,有了一定的閱歷,回味往事歷歷在目。有時候在里面加點冰塊,香氛中帶著冰爽。小酌不貪杯,對身體也好。”
右手網球
飲酒的養生功效幾何尚無定論,但打網球益壽是不爭的事實。從1978年初嘗網球滋味,到如今每周固定兩次網球活動,歐陽光良在見證中國業余網球三十年跨越發展的同時,也盡情享受著網球給他身心帶來的莫大愉悅。
“說起來還真有些奇妙!我的網球啟蒙教練不是在球場上認識的。而是在游泳池里結交的。”歐陽告訴記者,“文化大革命期間,網球運動被視為充滿資產階級情調的產物而遭到封殺,直到1978年才恢復正常開展。1978年,我三十歲出頭,當時是上海鉛筆廠的技術骨干。平時嘛,喜歡蹋足球,游泳。”
一次,在盧灣游泳池剛出水的歐陽,偶然邂逅前盧灣網球俱樂部的教練——潘根寶。當時網球運動被取締,潘教練只能放棄網球教學工作,改在游泳池做事謀生。
1978年恢復網球運動之后,歐陽便迫不及待地加入了網球初學者的行列中。“看別人打網球,覺得非常時髦,象征著一種上流社會的生活姿態,很是向往。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考慮到人過三十,需要一種可以長久持續的運動方式,總覺得踢足球和游泳對體能要求太高,不如打網球的運動壽命長。”
“那時候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寬裕,購置了航空牌木頭球拍和一些網球,在盧灣網球館辦理一個月十元錢的鍛煉卡開始我的網球之路。”歐陽回憶起最初的學球經歷,“那時候幾乎都是沙地球場,早上開放鍛煉,下午要供少年體校訓練。”為了能更快提高水平,球癮頗大的歐陽利用和教練的關系,常常下午也跑去球場“蹭球”打。有了這樣的“開小灶”,歐陽的球技自然而然進步很快,對裝備的需求也與日俱增。“打了兩年后,我托在日本的親戚給我帶回來兩把美津濃牌網球拍。雖然也是木頭材質,但是做工確實先進精細,在當時還是挺稀罕的。”
漸漸地,歐陽的網球圈子越來越廣,經常打球的朋友達到二三十人。1982年,球齡四年的歐陽光良,與歸國華僑端木先生和熱愛網球的足球教練朱先生,一同出資籌建了上海市第一個業余網球協會。
“我們的目的很純粹——就是想把上海打網球的人都集合起來,促進交流。”通過聯系外商企業贊助,擔任協會副會長的歐陽先生和同仁籌備組織了上海市第一屆業余網球比賽。時任上海市市委副書記的吳邦國也關注網球運動的發展參與此次比賽。后來這項賽事連續辦了幾屆。都很成功。
逐步從單純的網球愛好者轉型為網球推廣者,歐陽光良自認只是在做應該做的事,“圈子內部打久了會覺得沒有意思。不如開門迎新,給所有網球愛好者一個開放的平臺。組織這樣的業余比賽,很有意思。”
平衡之道
事業往往被視為男人的第二生命,你無法想象一個優秀的男子會是一個一事無成的潦倒者。在事業給人生帶來責任和壓力的同時,也讓男人們變得成熟而富有經驗。
1986年。因為加入親戚在日本的貿易公司,歐陽光良開始了頻繁往返上海和大阪間的空中飛人之旅。但他不僅沒有丟掉在上海的網球圈子。還借此在日本展開了新的網球生活。
“在日本工作期間,經常參加他們舉行的業余比賽,結識了一批打網球的日本友人。“后來,這也成為了歐陽事業上一筆寶貴的人脈財富。通過網球,很多生意伙伴的私人關系變得親密起來。
1992年,經驗、資金、機遇各方面都趨于成熟的歐陽光良放棄了在親戚公司的工作,歸國回滬。“那時正好是開發浦東的開始,我覺得那是個機會。我以前去過深圳,那時深圳正建設得熱火朝天,給我的印象太深刻了。所以浦東一開放,我就想起了深圳的成功,決定在浦東開設自己的漁具公司,主攻對日貿易。”
回到上海之后,雖然需要全盤處理公司生意,歐陽光良仍堅持每星期四、星期天和朋友打球。“機會難得,我總是盡量把自己出差、出國的時間安排在能打完球以后。”
現在歐陽更多時候都在宜山路的網球圈子活動。他解釋說,“宜山路的網球圈子成員相對年輕一些。我喜歡跟年輕人打,更容易進步、保持球技。不過現在幾乎都是玩雙打,畢竟歲數大了,跑動還是吃虧。”
“那你打球是什么風格呢?”記者問到。
“我是底線型選手,技術特長當屬強烈上旋球。和納達爾有點像吧,不過我不是左撇子。對了,納達爾還曾經來過我的酒吧。去年本來也約好前來的,但他因傷退出了上海大師杯。今年他已經說好了會再來。沒有認識納達爾之前,最欣賞桑普拉斯和費德勒,不僅球技出眾,也符合我們上海人青睞時尚、風度的特征。”
雖然貝尼酒吧地處黃金地段、收益不薄,但相比在浦東的貿易公司,開酒吧對歐陽來說,已經是興趣大于掙錢。每天有那么一幫老客戶來貝尼,讓歐陽覺得非常滿足。
現在,歐陽每天的生活很有規律,白天管理漁具公司,下班后堅持打網球。只要不出差,歐陽必定會在晚上8點多花二十幾分鐘開車從浦東到浦西,在自己的酒吧坐上一兩個小時。喝點酒,和朋友聊聊天。
如一句名言:巴黎十天可誕生一個暴發戶,但十年也未必能造就一個貴族。歐陽光良左手杯光、右手網球的生活姿態,一如寶石般閃亮,在時光的流水中安靜地散發著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