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蓮
學生的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語文水平的高低。而農村大多數學生的作文現狀令人擔憂,學生作文內容空乏,語句不連貫,詞不達意,層次不清,中心不突出。學生們認為,寫作文是最頭疼的事,總覺得無從下手,無話可寫,只好胡編亂寫或照抄范文。有的學生寫有千言,卻離題萬里。為了正確引導學生度過這個難關,提高寫作能力,要加強學生作文規范化的訓練。筆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學中注意了以下幾方面的訓練。
(1)學會觀察。文學作品源于現實生活而又高于現實生活,占有豐富的材料,作文時能夠得心應手,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就應認真觀察,注意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等,善于從生活中捕捉閃光點,并結合社會實際,貼近社會熱點、焦點問題,從中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以求寫出上乘之作。
(2)積累知識。有時,學生在寫作時總感覺對某一環節難以把握,或是開頭、結尾,或是主題、選材等,對此,教師可以靈活多樣地進行一些專項訓練。如開頭的專項訓練,教師命題后,要求學生寫出作文開頭,或開門見山,或提出懸念,然后讓幾位學生朗讀自己的開頭,全班同學品評,教師總結歸納,最后由學生重新修改開頭,這樣經過全班集思廣益,一個好的作文開頭是不難寫成的。
(3)掌握結構。一般的說,教師在分析課文時,總要劃分層次,總結段意,理清文章的結構,然后再進行深層分析。那么,在學生寫作時也同樣可以采用這樣的方法:在寫作前要求學生把結構先安排好,然后再去充實內容。而這個結構,就是提綱的編寫。在學生編寫提綱時,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理出一個清晰明了的思路,然后再考慮開頭、結尾的安排,材料的舍取,寫作方法的運用等,在學生寫作時,教師可以一邊巡視,一邊給予個別指導,待全班寫完后,再收取部分學生的提綱,指出優劣,這樣,通過面對面的教與學,學生可以及時發現不足,加以糾正,最大限度地把諸多隱患消除在寫作之前。在此基礎上,再由學生將提綱充實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4)依框填寫。對有些文題學生還一時難以掌握其寫法,教師可先寫出一個框架,再由學生去豐富內容。這對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掌握寫作技巧也是一條佳徑。當然,這一方法不能經常使用,否則,學生會產生依賴、懶惰思想。
總之,學生的作文能力是學生語文能力的綜合反映,既考查學生的布局謀篇,表情達意的能力,又考查學生邏輯思維、歸納總結的能力。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