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高明
新一輪課程改革已在全國各地全面展開,面臨改革,教師應首當其沖。新課程提出新的教學理念,力圖改變傳統教育中的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同時,傳統教育中的教師角色也要改變。在新課程的課堂中教師和學生將共同營造課堂氣氛,參與課程改革的教師將在新課程中應實現自身的發展,與新課程一起成長。我擔任小學美術教學工作已有九年的時間,教學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學習、自我提高、自我更新的過程。對于新課改下的小學美術教學,我有以下幾點心得。
一、新課程中美術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
我認為新課程教學無論怎么改,怎么“新”,但也不能脫離教師這一最基本的要素。如果教師沒有具備一個教師應有的素養,怎能去實施新課程呢?當然也不可能實現新課程改革的目的。尤其對于一位美術教師來說更為重要,因此作為課程改革中的美術教師基本的素養需要提高。
二、樹立“以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中指出,美術是一種視覺藝術,在發展學生的視覺,獲得以視覺為主的審美體驗,陶冶審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質等方面,具有其他學科難以替代的作用。但實際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對美術的認識幾乎都停留在繪畫上,而且不同學生對藝術的理解差別較大,因此我們要根據學生特點,轉變學生的這樣觀念。新課標下的小學美術模塊豐富,讓學生首先全面了解美術的各個門類,設計實際可行的教學模式應是第一步。小學美術教學一般以《美術鑒賞》作為第一個教學模塊,因此在教學中根據多數學生實際特點設計教學內容,讓知識在教學中循序漸進地滲透,在教學的難度與延伸上,不同班級也有所區別,目的也是讓學生能理解到真正有效的知識,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
三、不斷更新教法,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新課程的實施不得不更新一些已有的教學方法,不是說這些方法不好,只不過適應不了這個前進的社會。于是把原先的一些較好的教學方法保留下來,但必須補充新鮮的“血液”。如注重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多媒體教學通過利用現代媒體的形、聲、色并茂,表現手法豐富多樣,富于變化的優越性,可以達到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多媒體教育中,運用課件教學不失為一個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教師在課前運用計算機把課件做好,上課時只需將學生帶到多媒體教室。電腦展示的畫面色彩豐富,有動畫效果,有故事情節,有優美的音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被最大限度的調動起來,使美術課堂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
四、加強師生交流,轉變教師角色,運用多元教學形式提高教學效率
在新課標下,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理念,教師既要做“嚴師”又要做“人師”。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多關注學生的知識狀態,多和學生交流是很有必要的。因為隨著科技的發展,學生獲得知識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廣,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因此不僅要求教師也要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同時也要注重用豐富的教學形式提高教學效率。講授式、互動式、情景式以及實踐教學法的結合有助于活躍課堂,活躍學生的思維。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也是教育教學中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教學手段。美國人本主義教育家羅杰斯曾說:“教師必須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促進者,而不是傳統的只注重‘教的教師。”美術教師首先應該做一個積極、善意的旁觀者,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你總站在他的身邊,或輕輕點撥讓學生茅塞頓開,或真誠鼓勵使學生充滿自信。
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重要載體,新課標下的小學美術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將繼續總結反思,與時俱進,提高教學質量,爭做新課標下的合格的美術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