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光 李 娜 翟繼紅
獼猴桃鮮果及其制品以營養豐富、醫療價值高,被譽為營養、保健、長壽、美容的世界新興珍果,越來越備受消費者的青睞。西峽縣作為獼猴桃主產區。近幾年來大力推廣獼猴桃無公害優質高產栽培技術,進一步提高了獼猴桃的產量和品質,產生了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現將西峽的生產實踐經驗簡介如下:
1園地的選擇
園地應選在背風向陽、生態環境良好、遠離污染源、具有可持續生產能力的區域,氣候、立地條件和土壤質地最適宜或適合獼猴桃生長。灌溉條件良好,有機肥來源充足,無大氣和水資源污染。以沙壤土或壤土為宜,最好選土層深厚、土壤結構良好、質地疏松、富含有機質、較肥沃的微酸至微堿性土壤,并且經檢測土壤中不含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離子和高殘留農藥“六六六”、“DDT”等。
2適時定植合理密植
選用品種純正、無病蟲害的一級健壯嫁接苗于春季或秋季栽植,一般采用秋栽。平地以南北行、山地以等高線栽植為好。株行距一般為2米×4米,每667平方米栽83株,并選用和主栽品種能在花期相遇、能相互授粉、商品價值商的品種作授粉樹,授粉樹與主栽品種的搭配比例為1:8~10。栽植前先修剪根系,然后用生根粉液或清水浸根一晝夜,之后再將苗根蘸3%的氮、磷、鉀肥混5%的有機肥泥漿進行栽植。能提高成活率。及時檢查成活和補植。
3科學進行土、肥、水管理
3.1施肥
提倡使用無公害肥料,要多施有機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有機肥料主要包括腐熟的優質農家肥、沼肥、腐殖酸類和氨基酸類復合肥等。
3.1.1基肥10月底至冬季土壤封凍前均可進行。基肥主要以腐熟的優質農家肥、沼肥、餅肥為主,配合施入礦質肥料。基肥施肥量應占全年總施肥量的60%以上。施肥量依據樹齡不同各異:定植當年。每667平方米施優質農家肥或沼渣肥500千克、過磷酸鈣20千克;2~3年生樹,每667平方米施優質農家肥或沼渣肥1500千克、過磷酸鈣30千克、硫酸鉀5千克;4-5年生樹,每667平方米施優質農家肥或沼渣肥加00千克、過磷酸鈣100千克、餅肥40千克;盛果期樹,每667平方米施優質農家肥或沼渣肥3000千克、過磷酸鈣100千克、硫酸鉀20千克、餅肥50千克。
施基肥應結合土壤深翻同時進行。幼齡果園以開環狀溝、條狀溝、放射狀溝施肥為主。從栽植穴的外緣或先年深翻的邊緣,每年向外擴展,溝寬30~40厘米、深40~50厘米,以不損傷根系為準,先將農家肥或沼渣肥與熟土混均勻填溝下面。再把鉀肥等撒在熟土上面攪拌均勻。最后把生土蓋上面;成齡果園可把肥料均勻撒在樹冠下,全園淺翻一遍,以不損傷根系為度,把肥料蓋住即可。施肥后要及時澆水,以利根系吸收。
3.1.2追肥全年至少追3次肥。第1次為萌芽肥,2月底至3月初芽即將萌動時追施腐熟的人畜糞尿或沼液。這次追肥占總追肥量的50%。第2次為果實膨大肥,在坐果后10天內追肥,以磷鉀肥為主。追施腐熟的人畜糞尿或沼液加磷酸二氫鉀或獼猴桃專用復合肥250~400克/株。第3次是在生長旺季(5—8月),進行葉面噴肥以補充營養,連噴3~4次,每次間隔7-10天,以上午9點前和下午4點后噴肥為好,以減少揮發和肥害,若6小時內遇雨淋應補噴,可選用利果美有機肥液、磷酸二氫鉀、沼液等。用20%的沼液噴、澆獼猴桃苗木,能改善葉片功能,延長生育期,還可有效防治病蟲害。沼液應選用正常使用、常溫發酵、出料口加蓋的沼氣池發酵液,提取中層沼液。用紗布過濾后放置1~2小時使用。
3.2排灌水
獼猴桃怕旱又怕浸,灌水要適度,排水要及時。夏季高溫干旱期應及時適度灌水,雨季要及時排水,防止積水成澇。全年要注重澆好3次豐產水。第1次是澆催芽水,可結合施催芽肥澆好催芽水。第2次是在落花后10天,結合追施果實膨大肥澆足花后水,這次澆水對獼猴桃高產優質、長大果至關重要。第3次是在土壤封凍前澆足越冬水。
3.3土壤管理
樹盤內要經常松土、除草等。以淺鋤為主,深度5-10厘米。秋末冬初,結合深翻施足有機底肥,保證土壤疏松、透氣性好。每次澆水和雨后,在土壤將干而未干時,及時鋤地松土。破除板結,消滅雜草。夏季樹盤蓋草。有利于降溫保濕,增加土壤有機質。
合理間作是保證獼猴桃正常生長的關鍵。獼猴桃幼樹對間作要求非常嚴格,1.5米栽植壟上不能套種任何作物,2.5米間作帶只可套種綠肥苜蓿、三葉草、低桿藥材、蔬菜和花生,嚴禁套種小麥、玉米、豆角等高稈長秧作物,以免影響獼猴桃植株的正常生長。
4整形修剪
合理整形修剪有利于幼樹早結果、成齡樹多結果結好果、延長衰老樹壽命長結果。架式多采用平頂大棚架和“T”型小棚架。
4.1冬剪
冬剪一般在落葉10天后至傷流期前2周內進行,不能過早也不能過晚。冬剪主要是利用短截、縮剪、疏剪等基本技法,使幼樹盡快成形,適期結果;成齡樹生長旺盛,豐產穩產;老樹更新復壯,延長結果年限。修剪時首先疏除細弱枝、枯死枝、病蟲枝、過密枝、交叉枝、重疊枝、競爭枝、無利用價值的根蘗和生長不充實、無培養前途的發育枝,使生長健壯的結果母蔓均勻地分布在架面上,形成良好的結果體系,然后對不同類型的枝蔓采用不同的修剪方法,以達到早結果、結好果、多結果、豐產穩產、長壽的目的。
4.2夏剪
夏剪在萌芽后至冬季落葉前都要進行,包括抹芽、摘心、疏枝、疏蕾、疏果、綁枝等。要分多次進行。夏剪既注重當年產量,又顧及下年結果母枝培養。
抹芽主要是抹除位置不當或過密芽以及主干、主蔓上萌發的無用潛伏芽,對預留作更新枝用的芽不能抹,雙生芽、三生芽一般只留一壯芽,抹芽越早越好。
摘心一年進行3次,摘心程度應以品種、枝條強弱而不同。第1次摘心于開花前后進行;第2次于副梢長至3~4片葉時進行;第3次是對凡是不能停止生長的旺枝上的副梢,每次留3~4片葉反復摘心。8月中旬停止摘心,9月地上部分停止生長后,剪去枝條梢部幼嫩部分和多余副梢。
夏季疏枝一般在新梢生長20厘米左右、能辨認出花序時進行,根據樹勢、架面空間大小、結果枝與營養枝的比例等,合理定枝。
4.3綁枝
綁枝能防纏繞、防風吹折和機械損傷。確保枝條均勻、有序、合理的占滿架面,不重疊交叉,通風透光好。夏季綁枝在春梢木質化后立即進行;冬季可結合冬剪進行,一般在冬剪后至2月上旬結束。過晚易傷流和撞壞萌芽。
4.4雄樹修剪
雄樹修剪的目的主要是保證每年能形成足夠的花芽,供雌樹授粉。其幼樹修剪與雌株相同,但成齡樹則不同,雄樹以夏剪為主,夏剪宜重,冬剪宜輕,
夏季雄樹落花后應立即回縮修剪,通過花后回縮、摘心短截,將下年無用的枝疏除,控制其生長量,既培養出下年好的開花母枝,又為雌樹騰出了空間;冬季留80厘米左右短截,促其向雌樹架面伸展。
5嚴格花果管理
5.1促花保果
花量少的年份和樹,在花期、花后、生理落果期。葉面噴施0.2%~0.3%的硼砂加0.3%的尿素或0.4%蔗糖能提高坐果率。花期放蜂、人工授粉等措施,也可提高坐果率。
5.2疏花疏果
花量大的年份和樹。要疏蕾、疏果。疏蕾在現蕾初期(4月中下旬)進行,側花蕾分離后,疏去結果枝上全部側蕾,只留中間1個大營,結果枝基部的花蕾也疏去。疏果越早越好。一般在盛花后10~20天進行,疏去授粉不良的畸形果、扁平果、病蟲危害果和過密的基部果、梢部果,保留果梗粗壯、發育良好的中部果。一般生長健壯的長果枝留4-6個果,中庸結果枝留2~4個果,短果枝留1~2個果,盡量使保留的果實在棚架上分布均勻,以生產優質果實。禁止使用獼猴桃膨大劑。
5.3果實套袋
果實套袋可避免果實與農藥接觸,降低果實中農藥的殘留。同時又可改善果品的外觀品質。一般在定果后對幼果進行套袋。套袋前要全園噴1次無公害殺蟲殺菌劑,待藥液干后再套袋,最好在24小時內選擇晴天的上午8:30-10:30和下午14:30—18:30進行,要選用無公害水果專用袋。套袋后要每隔10天隨機解袋檢查1次,采收前1個月放風除袋上色。為彌補套袋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的不足,在果實生長后期,可結合噴藥噴肥加噴200倍高效增糖靈等增糖、增質劑2~3次。
6病蟲害防治
獼猴桃果園常見的病蟲害有日灼病、黑斑病、根腐病、根結線蟲和蝽象、金龜子、桑盾蚧等。防治病蟲害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以農業防治為基礎,綜合利用物理、生物、化學等防治措施,提倡使用無公害農藥。防治措施是:冬季深翻土壤30~40厘米,將休眠越冬的害蟲翻到地表凍死;冬剪時剪除病蟲枝、葉和僵果集中燒毀或深埋,刮除老翹皮并燒毀;土壤封凍前和早春,兩次涂白樹干,既防凍、防日灼,又兼治樹干病蟲;萌芽前,全園噴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劑,以消滅越冬后未死的病菌和蟲卵:夏剪摘心多留副梢葉片,可避免或減少果實日灼:生長季節根據不同病蟲的發生情況和危害特點,及時采用相應的化學方法進行防治。全年的防治過程中禁止使用劇毒、高殘留以及未在農業行政管理部門登記用于果樹的農藥,要盡量使用礦物農藥、生物農藥和低殘留農藥,采收前20天要停止用藥,使產出的獼猴桃果實無藥物污染,達到無公害產品要求。
7適時采收
適期采收是保證豐產豐收的重要措施。果實的采收要依品種特性、生態條件、果實用途來確定,要適時、按要求保質采收,不能過早和過晚。采收時的感官要求要達到該品種特有的大小、色澤、糖度、硬度、風味等特點,且無異常氣味。其成熟度要達到充分發育和市場或貯藏要求的成熟度。采摘時用手指將果實向上推即可采下,不能硬拉,要輕拿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