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莉 張 婧
摘要: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也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企業是一個社會的經濟載體,信息化的開展尤為必要。而且其信息化的整體水平也反映了整個社會的發展水平。企業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以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為對象,以改造企業生產、管理、營銷等業務流程為主要內容,以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競爭力為目標的動態發展過程可以稱之為企業信息化。
關鍵詞:信息化;江淮汽車;研究
中圖分類號:F27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05-0011-02
信息化的提出到發展已經歷了一段過程,人們對信息化不再生疏,這個當代社會最為流行的詞語,現在幾乎充斥著社會的每個領域。以信息化帶動產業化,以產業化促進信息化,從政府部門的政務公開到各個大小型企業的信息化,我們似乎到處都可以接觸到信息化。企業是一個社會的經濟載體,信息化的開展尤為必要。而且其信息化的整體水平也反映了整個社會的發展水平。企業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以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為對象,以改造企業生產、管理、營銷等業務流程為主要內容,以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競爭力為目標的動態發展過程可以稱之為企業信息化。一般企業信息化的主要內容包括:從作用對象來看分為產品設計信息化、制造過程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管控一體化是企業信息化的理想境界;從信息技術在企業應用的層次分為在設計、制造等業務活動底層實現信息化,在企業管理層實現信息化及在決策層實現信息化。目前,中國汽車行業的信息化整體水平相對較低,特別是與世界先進企業信息化水平比較,本文主要是以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汽公司)的信息化模式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
一、企業現狀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9月30日,前身為合肥江淮汽車制造廠,始建于1964年。2007年,資產總額為61億元,職工9 000多人。江汽公司是安徽省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中國企業500強之一。其主導產品包括:6-12米客車專用底盤、0.5-50噸全系列載貨汽車、7-12座瑞風商務車、轎車化的瑞鷹越野車、賓悅轎車、同悅轎車以及汽車變速箱、發動機等零部件產品,年整車生產能力達45萬輛‰
江汽公司現有的大型信息系統有34個,主要是MRPII制造資源計劃管理,ERP企業資源計劃管理,SCM供應鏈管理,CRM客戶關系管理,E-learning網絡培訓,OA綜合信息及辦公平臺,PDMII產品數據管理等信息管理系統,涵蓋了技術信息、管理信息、網絡工程和信息安全的各個方面。公司內管理系統中約有4000注冊用戶,約2 000人使用管理信息系統,外部業務約有3 000注冊用戶。江汽公司信息部共有45人,分為四個科室:網絡工程科、信息安全科、管理信息科、技術信息科,負責整個集團的信息資源管理和信息化建設。其中網絡工程科負責全公司的硬件規劃、建設、維護工作;信息安全科則負責公司內部網絡信息安全維護以及病毒防治工作;管理信息科負責ERP、MRPII、SCM、CRM、OA等管理信息系統的規劃、建設、維護、使用和推廣工作;技術信息科主要負責研發與生產中信息化系統,如CAD、CAPP、CAE、PDM的規劃建設維護。信息系統已在企業產品開發、技術管理、生產經營之中深入應用,并成為江汽公司的神經中樞,對于江汽公司的經營管理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信息化項目的實施,江汽公司的技術開發和管理水平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競爭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實現向數字化企業的跨越。在2007年度中國企業信息化500強排名中位列83位,與國內同行業信息化水平相比,處于較高水平。
二、信息化成長之路
任何企業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經歷了摸索,探求的過程,江汽公司也不例外。江汽公司的信息化之所以有今天的局面,與江汽公司正確的領導決策有著很直接的關系,信息化之路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一把手”的系統工程,只有領導從源頭抓起層層落實,才能保證信息化的步步實施。
1992年,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和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江汽公司原有的管理思想和手段已經不能適應發展的需要,突出表現在售后服務不及時,物資供應不到位,生產計劃不周密,成本控制不得力等方面。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跟,必須采取先進有效的生產管理技術來組織、協調、控制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全面實現由粗放管理到精細管理的轉換。江汽公司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在眾多的信息化管理軟件中挑選,最終選擇了北京利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CAPMS軟件。傳統的“手工作坊”到現代化的管理的轉換不是一天能完成的,經過了一個懷疑到肯定的過程。江汽公司首先從領導層抓起,轉變領導層的傳統管理觀念,然后通過每周的江汽公司所特有的“40+4”培訓時間,向員工宣傳貫徹現代化管理的思想,以及采用現代化管理軟件的優點,并把國內外優秀企業的成功經驗作為案例進行系統分析,讓整個公司由上至下統一認識,團結思想,堅定了走信息化強廠之路。在軟件的運用上江汽公司也是堅持走自己的路,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擯棄傳統落后的管理方法,堅持現代的科學的方法,采用“雙向位移”方法來調整軟件與企業之間的落差。首先,企業的管理向MRPII管理方法上位移(靠攏),在軟件的試運行階段,找出江淮汽車公司的現行管理與MRPII管理方法上的差異,改造企業的現行管理,盡量使用CAPMS軟件系統所提供的管理方法。當企業無法位移時,在不影響軟件系統的完整邏輯的情況下,調整CAPMS系統,來適應江汽公司的特殊需求,軟件向企業位移。有了CAPMS的基礎,隨著系統的升級,在2002年江汽公司又全面啟動和運用了ERP等一系列信息化系統。
江汽公司在信息化之路上十分注重與高校合作,而且立足本公司完成了一批省級、國家級的攻關項目。1995年開始,江汽公司與合肥工業大學合作實施了“企業CAD運用工程”,項目獲得了很大成功,1997年又實施并完成“甩圖板工程”,完成了安徽省“九五”科技攻關計劃:汽車車架CAD/CAE/CAPP/CAM一體技術,以MRPII為核心的MIS的研究開發與運用。隨后全面實施國家863計劃:JAC-CIMS應用示范項目通過驗收并評為優秀。2001年底,開始實施安徽省“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制造業信息化重大專項“IAC信息化建設重點示范工程”。“十五”國家863計劃“自主品牌汽車數字化設計制造管理集成應用平臺開發與實施”課題于2007年1月12日正式通過驗收,科技部的領導和863專家對此給予高度評價。江汽公司是“十五”汽車行業中唯一承擔國家制造業信息化項目的企業。標志著江汽公司信息化處于國內領先地位。現階段江汽公司提出“十一五”發展戰略:數字化汽車產品向開發創新體系建設,產品開發軟件工具的專業化開發與應用,汽車性能仿真分析及優化,建立跨國、多地產品
協同開發平臺等。
三、存在的問題
1、系統的開發應用方面存在“信息孤島”
目前已有的信息化軟硬件不能完全發揮其應有的功能,管理部門缺乏專項的管理系統,信息傳遞模式相對較傳統,信息相對封閉。各級領導對信息化工作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不一,實際操作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導致系統開發應用方面不夠全面,各個部門之間溝通不暢。
2、系統速度已成為制約系統深入應用的瓶頸
隨著ERP系統的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展以及各業務系統用戶對ERP系統的依賴度越來越高,ERP系統的并發用戶數顯著增加。通過購買用戶許可,優化部分程序設計,歷史數據遷移等措施,系統速度總體來說已經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但局部地方與應用人員的期望還有一定的差距。
3、產品數據一致性、規范化需要進一步完善
產品一致性和規范性檢查涉及的數據種類復雜(文件類型涉及UG、PRO/E、CATIA三維數模及其二維圖樣、sE二維圖樣和明細表和產品結構數據庫)經過軟測試認定,進行多種類型文件和數據庫類型的數據進行復雜的一致性和規范性計算驗證,需要耗費大量的服務器計算資源,目前的服務器難以滿足計算要求,同時也存在投入產出效率問題。
4、信息安全防病毒管理的不完善
病毒源頭控制不力,缺乏控制源頭技術手段;病毒預警較少,缺乏病毒預警措施,被動性強;病毒防治知識管理不夠,運用知識管理總結病毒防治的方法尚未形成;病毒防治知識及意識的培訓宣傳不足;用戶及各部門缺乏防病毒意識,移動存儲過渡使用和上網帶來大量病毒;終端數量大,分布范圍廣,管理規范執行力度不夠。
5、PDM集成應用存在差距
PDM集成應用雖然取得了很好的應用成果,但要全面發揮系統價值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不僅僅是在軟件技術方面,在各項相關的管理因素方面如何更好地建立配套運行環境,則需要在今后應用的廣度和深度以及在技術和管理等各方面上的持續推進和完善。
6、系統集成、高效運行需不斷優化和完善
江汽公司的PDM、ERP、SCM、CRM、MES等多系統集成、高效運行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如何在多系統運行環境下業務集成更加快捷、有效支持企業生產經營,還需要不斷的進行優化和完善。
7、用戶權限管理的配合上存在差距
系統各應用單位,在用戶權限管理的配合上存在差距,人員調離和發生變動,沒有及時將變更信息及時反饋到信息部,形成管理真空,給信息安全帶來隱患,須在人力資源管理流程上加以規范和強化管理。
以上種種問題都是阻礙企業發展的瓶頸,但江汽公司信息化建設的基礎較好,在今后發展的一段時間里,更需注重進一步開發利用現有信息化系統資源,營造更濃厚的企業信息化氛圍,把信息化作為一項長期堅持事業,規范信息化流程,培養一支高素質的信息化管理團隊,建立具有一定開發能力和實施能力的信息化建設隊伍。制造更好的產品,振興民族汽車工業。
責任編輯柯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