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島內民調
樂見“胡馬會”
據臺灣《中國時報》4日報道,對于“胡馬會”,臺灣民眾多樂觀其成。該報的最新民調顯示,47%的受訪者贊成“胡馬會”,其中又有72%的民眾希望在馬英九本屆任期內舉行;35%的人覺得香港是最佳會面地點。
該報7月31日完成針對臺灣地區800余位成年人的電話民調,結果顯示47%的受訪者贊成舉辦“胡馬會”,只有16%的民眾表示反對。贊成舉辦的民眾當中,42%覺得2010至2012年最恰當,30%的人認為最好就在今年,總計有72%的民眾認為應在馬英九“總統”任期內舉行。調查還發現,35%的受訪者覺得香港是最佳會面地點,30%的民眾希望胡錦濤能到臺灣,5%的民眾表示應在大陸舉行,20%的民眾認為應在兩岸及港澳以外的地方舉行。▲ (王 強)
檢方拒絕
扁案6犯認罪協商
據臺灣TVBS電視臺4日報道,扁案6罪犯認罪協商,全遭檢方拒絕。
臺北地院4日審理扁案,上午傳喚被告蔡銘杰、郭銓慶,下午傳喚被告陳致中、黃睿靚夫婦及扁妻舅吳景茂夫婦。檢方認為,全案犯罪情節重大,而且陳致中夫婦尚未將不法所得匯回臺灣,又有“二次金改”等案仍在偵查中,因此拒絕本案全部被告認罪協商的請求。蔡銘杰被檢方求刑2年,緩刑5年,并處1000萬元新臺幣的罰金;郭銓慶則是判緩刑。郭銓慶雖然無法認罪協商,但為了表達悔改決心,將捐款3000萬元新臺幣給“國庫”或是公益機構。檢察官表示,如果郭銓慶真的有決心悔改,且以行動來表明,他們也不排除向法庭提出免除其刑罰的建議。▲ (鄭 軍)
綠營批評追隨大陸 官員否認介入事件
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本報特約記者 李名山
本報記者 王躍西
澳大利亞墨爾本電影節因邀請熱比婭出席引發的爭議波及兩岸三地。由于在大陸影片退出之后,港臺合拍影片《渺渺》也退出影展,傳出兩岸三地連手抵制影展的消息。島內綠營對此十分敏感,質疑并指責制片商和臺當局“支持大陸”。壓力之下,臺灣“新聞局”3日出面解釋,否認影片退出與臺當局有關。《渺渺》的投資方澤東電影公司臺灣辦事處負責人陳寶旭4日稱,由于墨爾本電影節涉入政治議題,而電影公司不想卷入政治紛爭中,這對影片的發行沒有益處,因此主動退出,并非配合大陸的抵制,只是時間點上巧合。澤東電影公司香港總部宣傳部的梁小姐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這次《渺渺》退出澳大利亞墨爾本電影節是發行公司和監制方的決定,她個人認為之所以退出是因為電影節中牽扯的政治話題太多,不適合參加。
影片退展引發爭議
據臺灣《中國時報》4日報道,針對有大陸媒體報道,為抗議電影節播放有關熱比婭的紀錄片并邀請她訪澳,原來準備參加墨爾本電影節的7部華語影片宣布退出影展,其中包括臺灣影片,且臺方駐澳大利亞貿易辦事處也撤銷對影展的商業贊助,臺灣“新聞局”3日就此作出正式回應稱,《渺渺》的撤片純粹為香港發行商的決定,與臺灣方面無關。但由于《渺渺》是“國片輔導金”電影,當初“新聞局”與《渺渺》發行商簽訂了合約,規定領取輔導金的電影必須以臺灣影片的名義參加國際影展,因此如果《渺渺》經查實確實是以香港電影名義參展又撤展,“新聞局”將依合約追回全額400萬元新臺幣的輔導金。
據臺灣《自由時報》4日報道,對于臺“新聞局”的表態,陳寶旭表示,《渺渺》是以港臺電影名義參展,與以往參加柏林和釜山電影節的模式完全一樣,因為資金來自港臺兩地,并沒有違反規定,不懂“新聞局”憑什么撤銷輔導金,并批評臺當局“看清楚法令再發言”。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渺渺》是香港著名導演王家衛的澤東電影公司首度在臺灣制作拍攝的作品,香港導演程孝澤執導,臺灣演員范植偉等人擔綱演出,幾乎集合了兩岸三地杰出影人。影片曾參加過2008韓國釜山電影節及2009柏林電影節,并入圍2008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和2009香港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剪輯獎。“中央社”的報道稱,2005年澤東電影公司臺灣辦事處曾與臺灣“新聞局”簽訂合約,接受臺“新聞局”提供的輔導金,并承諾未來以臺灣名義參加國際影展。但由于影片的海外行銷權交由一家香港公司處理,當初影展主辦單位是向香港發行商邀片,因此影片事實上是以港片名義參展的。
綠營要求“退錢檢討”
據臺灣《中國時報》4日報道,《渺渺》撤出影展消息傳出之初,臺“新聞局”電影處曾回應稱,《渺渺》由兩岸三地聯合拍攝,算是港資電影;負責電影國際發行業務的香港某公司決定配合大陸的抗議行動,“新聞局”只能尊重發行商的權益。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對于“新聞局”的表態,民進黨“立委”林淑芬3日稱,正在澳大利亞舉辦的墨爾本電影節發生中國電影相繼退出影展事件,其中號稱“國片”且領有輔導金的電影《渺渺》居然也退出影展。為此她提出三點要求:一是“新聞局”應立即發表聲明,強烈譴責《渺渺》片商的作為;二是“新聞局”應立即追回《渺渺》所領取的輔導金;三是“新聞局”應徹底檢討輔導金制度,對港資及中資問題提出具體因應對策。
臺灣當局不斷解釋
面對綠營一連串的質疑與要求,臺當局相關單位除表示要追究有關方面的責任之外,也不斷對外說明。
據臺灣《中國時報》4日報道,臺“新聞局”電影處表示,事實上并不存在臺灣支持大陸抵制影展的行動,《渺渺》的撤片純粹為香港發行商的單方面決定,與臺灣方面無關。除了《渺渺》退出影展以外,另外兩部以個人名義參展的臺灣影片《Joyce Agape》及《The Pursuit of what was》經過查證并沒有撤出電影節。臺方對于相關影片退展感到“詫異與遺憾”,認為藝術應該凌駕在政治議題之上。至于外傳臺方撤銷影展贊助一事,臺駐澳貿易辦事處也表示,由于去年臺方曾與影展主辦單位合作成功舉辦相關紀念活動,因此影展方面希望臺方今年再次提供贊助。由于影展方沒有提出具體贊助計劃或贊助金額,今年臺方事實上只是掛名贊助,因此不存在“撤銷贊助”的問題。臺灣駐澳貿易辦事處還特別發表聲明表示,希望任何政治議題能夠隨本屆墨爾本影展的結束告一段落,未來仍會繼續與影展主辦單位合作,讓臺澳文化交流能夠持續蓬勃。
據臺灣“中廣新聞”4日報道,陳寶旭稱退出影展完全是基于影片操作的商業考慮,希望外界不要政治化。對于島內的部分爭議,他感到非常無奈,因為這類政治紛爭,不是單純的電影人該承擔的。對于大陸和香港影片相繼退出墨爾本電影節的行動,陳寶旭不愿意具體評論,只是一再表示“感覺整個影展的氣氛充滿政治議題,我們只是拍電影的人,就盡量不要涉入這些紛爭當中”。▲
環球時報2009-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