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鐳
5月30日,睢縣計劃生育協會原專職副會長張云志因病逝世,終年78歲。打開塵封的記憶,探尋張云志同志的生命軌跡,我們再次被他忘我工作、服務社會的精神所感動。
組建協會傾心血
張云志有兩個雅號:一個是“張宣傳”,一個是“協會迷”。上世紀80年代初,睢縣的計劃生育協會工作處于起步階段,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借鑒,只能靠自己摸索。為了樹立協會“示范村”,他兩年內跑遍了全縣24個鄉鎮,每到一處便找當地領導座談,研究工作,并與當地干部一起深入基層進行宣傳發動,幫助村委組建協會。1988年11月中旬,他的九旬老母病重住院,由于正值協會初建,為了開展工作,他急電在外地工作的兄長速回侍奉老母,而他自己騎車到20公里外的長崗、后臺兩個鄉鎮去組建協會。為了建立行業協會,他經常往返于縣宗教局、教育局、工商個體勞協、衛生局等單位,贏得有關領導的支持與協作。在他的努力下,全縣先后樹立了18個協會典型村,為后來協會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經驗和借鑒。
宣傳國策無怨悔
上世紀80年代,人們還不理解什么叫計劃生育,“多子多福”的傳統觀念在群眾中根深蒂固。為了轉變群眾的婚育觀念,他走到哪里,就把計生國策、協會工作宣傳到哪里。據不完全統計,1987~1990年,他先后到6個縣(市、區)的十幾個鄉鎮做人口理論報告100多場,聽眾達6萬多人次。此外,他還親自編寫了《四唱計生協會好》、《計生協會四季歌》,幫助修改整理了《十勸嫂嫂少生孩》、《多生孩子把我坑》等四首計劃生育歌詞,印制兩千多份,發到基層協會演唱,贏得了廣大群眾和各級領導的好評。1990年6月,由于長期勞累,積勞成疾,醫生診斷是腦血管硬化,讓他休息,而他堅持邊治療邊工作,干勁絲毫不減。他說:“我工作不了幾年了,在我有生之年能多做點工作,我感到幸福,能把余熱獻給睢縣計劃生育事業,辦好計劃生育協會,這是我最大的心愿?!?/p>
人生夕陽分外紅
1996年1月,張云志從縣計生協專職副會長崗位上離休以后,積極投身于社會公益事業,尤其是關心下一代工作。他是縣關工委副主任、政治報告團團長,還是縣家長學校校長、睢縣城關鎮湖東小區關工委主任。他數年如一日,兢兢業業,為廣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盡撒關愛之情。幾年來,他不辭勞苦為青少年做報告300多場,培訓學生家長近萬名,走訪青少年800多人次,撰寫宣講材料20萬字。此外,他還牽頭在小區成立了新風理事會,開展了一系列文明創建活動,為傳播精神文明、構建和諧社會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工作期間,他多次被商丘市、睢縣評為先進工作者、計劃生育協會模范會長等。1990年11月,他被中國計生協,國家計生委、人事部評為全國計劃生育系統勞動模范。離休后,他繼續發揮余熱作貢獻,于2008年12月又被列為商丘市第五屆“文明市民標兵”候選人。
斯人已去,風范長存。張云志熱誠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精神,必將鼓勵我們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積極推進睢縣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