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義市:育齡婦女帶頭創業挑大梁
近年來,鞏義市新中鎮在全面落實對獨生子女戶和雙女結扎戶獎勵優惠政策的同時,加大對廣大育齡婦女進行各種致富技術技能培訓的力度,變單一的政策扶持與“功能扶持”并舉,增強了獨生子女戶和雙女結扎戶家庭的“造血”功能,使這些昔日響應黨的號召的計劃生育先進戶在今日的創業致富奔小康道路上同樣走在前面。
該鎮峽峪村已婚育齡婦女張書景,幾年前參加了鎮里舉辦的果樹栽培技術培訓班,回去后和丈夫一起在風景區的山坡上種植了5畝布朗梨,并逐步發展成為吸引游客的自摘園,去年一年的收入就達到了6萬元。在她的帶動下,去年和今年全組栽種各種優質品種果樹近200畝,三兩年之后就會見到可觀的收益。一戶致富,帶動一片。像這樣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計劃生育先進戶在該鎮不勝枚舉。楊樹溝村的50多戶農家賓館、老廟村的10多輛觀光汽車、溫堂村的20個家庭企業,都是已婚育齡婦女自主創業,挑著大梁。
五年來,新中鎮累計舉辦各種養殖、種植、餐飲等致富技術培訓班200多個,自籌創業扶持基金50余萬元,使近5000名育齡婦女受益,其中自主創業的育齡婦女超過千人。(趙世茵)
靈寶市:創新激勵機制 引導計生戶走上小康路
目前正是大棚小雜水果成熟、采摘、銷售時節,5月20日,在靈寶市西閆鄉澗南村計生戶王海朋的水果大棚里,該鄉計生主管領導帶著鄉計生辦主任和工作人員,正忙著幫王海朋一家人把剛采摘的金太陽杏分級包裝。
王海朋是雙女戶,今年54歲,兩個女兒一個已出嫁,一個在外求學,國家規定雙女戶父母年齡在60歲以上,每年可領取840元的獎勵扶助款。由于王海朋沒到領取獎扶金年齡,鄉計生部門只好在生活生產上給予幫助。2006年,在修建大棚時,鄉計生辦依據計劃生育政策法規給予他1000多元的補助獎勵。大棚建成后,西閆鄉計生辦又四處查找信息,幫助其確定了栽植金太陽杏和金壽杏兩個經濟品種,又經常來大棚里查看生產情況,并積極為他聯系技術員指導生產。王海朋家的大棚面積為一畝,只有夫妻兩個人來種植管理,趕上修剪、采摘、銷售時就忙不過來了,每到這個時候,鄉計生辦工作人員就前來幫忙。經過這幾年的發展,王海朋大棚內的杏長勢良好,每年可產杏1500公斤,經濟效益近兩萬元。
近年來,為了使模范執行計劃生育政策的家庭早日脫貧致富,西閆鄉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政策法規,以穩定低生育水平為目標,創新激勵機制,落實優惠政策,穩妥實施計劃生育小康工程建設,始終把利益導向機制貫穿于各項工作中,有力地推動了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健康發展。
今年以來,該鄉鎮共聘請種植、養殖專家開展集中培訓30余次,參訓對象達3000余人次,為1164戶獨生子女領證戶和計劃內雙女結扎戶提供小額貸款500余萬元,發放獎補資金4萬余元,提供致富信息60余條,促使計生戶盡快脫貧致富。(李盤銘)
內鄉縣:林果做文章群眾致富忙
內鄉縣王店鎮劉觀村計生協合理利用本村特色產業建立千畝油桃基地,瞄準市場價格差額,站穩腳跟闖市場,引領群眾統一銷售,使群眾收入明顯提高,達到致富一方造富萬民的目的。
該村西方坡地有得天獨厚的油桃產業示范基地,早兩年油桃豐收但群眾收益甚微,原因在于多屬家庭作業,獨戶經營,零散買賣,多以低價售出,銷售形不成規模。協會秘書長宋紅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何才能讓群眾油桃銷量不但好而且價格高?就此事她特意提交村會長辦公會研究,分析形勢拿主意。最后村計生協決定由宋紅娜牽頭,聯系油桃購銷商,經過多方協商決定采取購銷商、基地、農戶三方簽訂合同統一銷售。具體事宜由宋紅娜負責。
由于規模經營誠信操作,今年油桃采摘銷售收益頗豐,全村千畝油桃收益高達150萬元以上。高效益帶動周邊群眾紛至沓來,主動要求加入并簽訂合同。宋紅娜說:“近來很忙,但是心里充實,能夠引導群眾搶占先機、共同致富,忙,也是快樂的。” (別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