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志紅 孫洪波
[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234(2009)03-0156-01
不正當競爭和壟斷與市場經濟共同存在,是市場經濟特有的“副產品”,不論是經濟發達的國家,還是剛剛興起的發展中國家,都存在著這種不正當競爭和壟斷行為。
一、不正當價格行為的長期性
市場經濟下的商品價格是由市場定價,按著市場經濟當時運行的各種因素確定商品價格。在正常的市場環境條件下,合理的價格應該通過市場競爭而自動形成。然而在現實中完全競爭的市場經濟是不存在著的,不正當價格行為是長期存在的,這些不正當價格行為的存在破壞了公平、自由競爭和自由定價環境。因此,對不正當價格行為的查處是價格監管部門長期的主要工作任務和社會責任。
二、不正當價格行為的表現特點
(一)不正當價格違法行為與正常的價格競爭有著體質的區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營者必然要面對市場競爭,通過競爭實現優勝劣汰。經營者要獲得生存、獲得正常的利潤甚至獲得超額利潤,必然要采取各種競爭手段,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價格手段。國家保護和鼓勵經營者使用合法、正當的價格手段參與市場競爭,維護合法有序市場競爭秩序。區分價格行為是否正當的判斷的標準有四個:一是經營者的價格行為是有利于競爭,還是破壞競爭;二是經營者的價格行為是否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三是經營者的價格行為是否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四是經營者的價格行為是否損害國家利益。
(二)不正當價格行為破壞了正常的市場價格秩序。主要表現在它們導致價格信號失真。經營者通過不正當價格行為在市場上表現來的價格,雖然是經營者自己制定的價格,但并不是真正由市場機制形成的價格,它不是市場公平競爭的結果,相反,它破壞了市場公平競爭。這種價格既不能真實反映成本(如低價傾銷等),也不能真實反映供求(如哄抬價格等),更不能真實傳遞市場變化趨勢(如價格串通等)。由此,不正當價格行為引導出的成本、供求及變化趨勢,對正常的市場機制起到了干擾的作用,導致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扭曲,市場價格秩序陷于混亂、無序狀態。
三、對不正當價格行為整頓規范的對策建議
(一)建立良好規范的市場經濟環境是整頓規范不正當價格行為的根本
建立一個良好規范的市場,使任何一個有條件的生產者或經營者都能自由的進入和自由的退出,消費者在這個市場內能自由的選擇任何一方的商品或勞務,并能滿足他需求,使供求盡可能地接近平衡。在一個良好規范的市場內是沒有壟斷存在的,當一家企業的一種產品在一個區域內占主要份額時,它必將對該區域的該種產品的價格產生重要影響,甚至產生壟斷價格。一個良好規范的市場都是由多個企業共同組建起來,他通過多個企業的共同經營和自由、公平的相互競爭來為本地區提供優質產品、優質服務和優質的價格。
(二)價格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和價格服務是整頓規范不正當價格行為的基礎
制定價格法律、法規和價格政策的目的是為了規范價格行為,發揮價格合理配置資源的作用,穩定市場價格總水平,保護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他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要求生產者、經營者和行政收費機關應當了解和熟悉價格法律、法規和價格政策規定,應當知道哪些價格行為是合法的,哪些價格行為是不合法的,生產者、經營者和行政收費機關應當履行哪些價格責任和義務,以及如何維護自己的價格權利。二是價格監督機構必須按價格法律、法規和價格政策的規定進行價格監督和檢查。
推進“價格服務進萬家”活動,是開展價格服務的最好方法。在“價格服務進萬家”工作中,把重點放在“服務”上,開展價格法律、法規培訓,對服務對象進行價格法律、法規講解,增強服務對象對價格法律、法規的理解。培育市場信譽,開展價格誠信建設。價格誠信是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健全價格誠信體系,既是完善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內容,也是營造良好價格環境,保障市場經濟健康運行的必然要求。
讓群眾了解市場正確的信息,使消費者能隨時、隨處地查到價格法規、價格標準,讓消費者自己用法律的方式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這不僅對經濟建設建立穩定的群眾基礎,而且也能防止不正當價格行的產生。
(三)加強價格監管是整頓規范不正當價格行為的手段
對不正當價格違法行為進行檢查和有力的處罰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在我國市場經濟體系還不夠完善,公民法律知識還不夠普及的時期,為維護公平、公正、平等的競爭環境,更應加強價格監管。
1)加大價格監管力度,把制止不正當價格行為作為新形勢下發揮價格監管職能作用的重要領域,對價格欺詐行為,尤其是商業促銷領域價格欺詐進行重點整頓規范。
2)開展查處不正當價格行為專項檢查活動。針對社會關注商品促銷中的價格欺詐和市場壟斷定價行為進行專項檢查,開展專項檢查工作有利于解決突出的價格違法問題,檢查的力度大、影響面廣、社會效益大,增加對市場不正當價格違法行為檢查的工作經驗和工作能力。
3)依靠群眾強化社會監督。許多不正當價格違法行為大都發生在商品零售環節,廣大消費者最能在第一時間發現,發揮12358價格舉報電話的作用,通過社會舉報及時發現和查處不正當價格違法行為。
4)提高對市場經濟分析的能力。價格變化是經濟變化和經濟發展的一種表現形式,對市場價格進行監管,必須要對當前的市場經濟進行正確分析,科學判斷價格走勢,準確把握價格違法趨勢。
5)不斷進行經驗總結。在以往的檢查中,物價監管部門對價格欺詐、價格壟斷等不正當價格違法行為的整頓規范很少,所積累的經驗也是很少的。需要我們在每次的檢查過程中及時分析案件,總結工作經驗,并借鑒他人成熟經驗,歸納和提煉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為今后工作提供更多的成功經驗。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政府定價的商品會越來越少,行政收費也會不斷減少,市場經濟的價格行為不斷增強。形式需要物價監管部門及時轉變工作重點,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在維護穩定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發揮物價部門的監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