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龍
澄藍的作品,涵蓋了戲劇、小說、雜文、詩歌和書畫等諸多門類,真個是煌煌郁郁、蔚為大觀,這在大家的心里,又豎起了一座需要仰望的文化高峰。
5月22至24日,我來到徐州,參加紀念江蘇省雜文學會成立20周年暨雜文作家看徐州和《澄藍選集》首發式活動。此次徐州之行,于耳聞目睹間,我油然而生了一種仰望高峰的感覺。這高峰有兩座:一是古城徐州的社會文明之峰,二是才女澄藍的創作成果之峰。
我此前從未到過徐州。秦漢古都,鐵路樞紐,礦藏豐富,電力、機械等工業比較發達之類,是我從書本里獲得的“徐州印象”,而當年那場國共兩軍生死大搏斗的淮海戰役,則將徐州的光榮歷史烙在了我的記憶深處。
毋庸諱言,原先,徐州在我的“聽覺印象”里亦有美中不足,她似乎并不那么美麗,是一座有點兒“土氣”和“灰臉”的城市。此次徐州之行,我這“聽覺印象”是被徹底顛覆了。這顛覆,是那樣的迅疾,又是那樣的溫柔,可見今日徐州風貌給予我心靈的撞擊,是那樣有力,又是那樣風采迷人。我們入住在云龍湖畔的開元名都大酒店,這是一家五星級賓館,入住其中如置身仙境。云龍湖原是一泓小湖,近些年幾經開鑿,現在已是波寬水闊,據介紹,此湖的水面之大,并不亞于杭州西湖。在酒店樓上登高遠眺,滿目大地披綠,不遠處的云龍山上滿山青翠,而環繞在云龍湖的四周,則有一處又一處人氣十足的休閑場所和旅游景點。與會者在外出參觀學習的途中,或乘車,或步行,但見街道寬闊,路面整潔,道旁的各類現代建筑鱗次櫛比,而街肆巷陌則管理有序,物豐人怡。徐州之美,美如江南。我的這一觀感,并不意味著原先的徐州風貌絕無美中不足,而是意在向您傳遞一個認知:古城徐州的舊貌換新顏,其速度既快,成效亦著。不僅如此,這座城市的城區發展規劃,藍圖已經繪就,其特大城市的框架正在快速拉開,徐州的發展前景是更加令人神往的。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也不只在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還在政治層面。政治文明固有諸多要素,而在我看來,城市的主事者對于文化的尊重和對文化人的開明態度,則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條。因為,文化形成并積淀著社會的道德觀念,構筑著人類的精神家園,是社會文明的基石。此次的徐州會議,實際是一次文化活動,它自始至終都得到了徐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江蘇副省長、徐州市委書記徐鳴同志,親自到會講話并與大家合影留念,市長和其他多位黨政領導同志,也分別蒞臨會議的一些活動。我參加過不少的同類會議,這情形是我見所未見,乃至聞所未聞的。與會者由此而感受到了政治文明的強大魅力,并為此而深深感動。大家的心里,是豎起一座需要仰望的文明高峰了。
作家袁成蘭(筆名澄藍),向以徐州才女和“彭城俠女”著稱。她那光明磊落、敢怒敢言的人品,素為我所敬慕,倘謂“高山景行”也不為過。澄藍的文學創作,包括雜文在內,可謂碩果累累,此次《澄藍選集》十二卷首發,令與會者無不為之驚嘆。澄藍的作品,涵蓋了戲劇、小說、雜文、詩歌和書畫等諸多門類,真個是煌煌郁郁、蔚為大觀,這在大家的心里,又豎起了一座需要仰望的文化高峰。
澄藍長我兩歲,我當以大姐呼之。這里不妨說點掏心窩的話兒:今年以來,我在忙于《屠龍續集》出版事務的同時,悄然間也萌生了“洗手”之意,在雜文寫作上,竟是未著一字!而今,對照大姐榜樣,我愧汗之余,豈敢再去繼續“洗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