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團”投資之我見
不知道我這樣理解對不對:基金的“一對多”專戶理財就是攢夠200個最少有100萬元的投資者,由基金公司為他們量身打造一個投資于交易所和銀行間的資產管理計劃。也就是說,大家一起來“組團投資”。著有偏差,還請大家指教。
凡是有政策出來,各方言論也會跟風出現,褒貶不一。僅談一下自己的看法,當然,我是站在一個普通投資者的位置上。
專戶理財有天生的魅力,自從這個名詞在中國的基金市場出現,一直有投資者躍躍欲試。當然,我覺得可能只是一小部分投資者,畢竟,有很多人都是在5000萬元的投資門檻前邁不出腳。現在,門檻低了,部分人可以大踏步的進入“專戶理財”這個相對高端的理財行列中。但是,好像一些資源正在遠離普通投資者。
其一,部分明星基金經理轉移戰場,都去了私募、專戶理財,那我們這些普通投資者的那一部分小錢又交給了誰打理?能讓我們放心嗎?
其二,基金公司對類私募的專戶理財賬戶與公募基金賬戶有不同的收費標準,但兩者的待遇是否能平等?
這樣的疑問,隨便拉出一位投資者,可能都會問出個一二。
“一對多”的基金專戶理財是終于開閘了,看起來很美,可對像我這樣的中小投資者起不到啥作用啊!好像還讓我們多了不少困惑,更擔憂自己好像會失去些什么,我們會不會被基金公司給忽略掉呢?
有點擔心的林鳳芝
常點評常分享
我是貴刊的一名忠實讀者,前幾期一直在關注專欄作家童第軼老師的文章,感覺他對大勢和個股的判斷有理有據,且對市場的熱點有一定的前瞻性,給的建議也很中肯。
在第11期的《機會仍會在個股》一文中,他著重談論了地產股的回暖,我就試著買了保利地產和億城股份,幾天時間過去了,在獲得了很好的收益的同時(幾乎是三個月的工資呢),也幫我糾正了以前對地產股的偏見。
非常感謝貴刊提供給我們的理財知識,還能讓我們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希望你們能再多請些對市場有獨特見解的實戰高手,和我們分享更多的實戰經驗,讓我們學到更多更實用的操作方法。
煙臺讀者劉軍
編輯部反饋:感謝您的關注!我們一直在努力。
價值高低估排名是啥意思?
我是一名入市不久的股民,看了貴刊每期都會有“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價值高低估50名”的榜單,不知道這對我們普通投資者選股有什么幫助?希望給予解答。謝謝!
內蒙古讀者楊毅
編輯部反饋:就這個問題,我們專門請教了榜單的提供者中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市值的高低估排名建立在市值管理績效評價的基礎之上,實際上揭示了上市公司內在價值與其市場價值之間的偏離程度。換句話說,就是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是否在資本市場(即股市)上得到了應有的體現,如果未充分體現,即內在價值大于市值,那上市公司的價值就被低估了,這時可能就有投資機會:反之可能就有風險。
多讀書讀好書
一直關注貴刊的“讀書”欄目,你們每期都會為我們推薦兩本書籍,有專業點的,如《標準普爾選股指南》等;有歷史的,如《黃金簡史》、《貨幣戰爭》、《跌蕩一百年》等;有勵志類的,如《留出你過冬的糧食:應對人生十大困境與挑戰》,等等。我看過你們的內容介紹之后,買了一些來閱讀,或是網上找了讀。書有很多,關鍵是要選擇適合自己口味的。謝謝你們為我們甄選的禮物!希望能為我們帶來更多的“糧食”。
用戶名為haol969的讀者
編輯部反饋:讀書就是要讀出思想,睿智生活。編輯在閱讀的基礎上薦書,是為讀者服務,也是自我“充電”,我們會繼續努力做好這項工作。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也是通往財富的階梯。
有錯必改并致歉:
本刊今年第十一期34頁中,左下方的表格表頭空缺,應為“基金檔案”。
衷心感謝來信指正的讀者,您的持續關注正是我們前進的動力!2009下半年投資策略——復蘇內需反通脹
6月7日,投資與理財雜志社攜手中海基金在北京舉辦以“2009下半年投資策略”為主題的投資與理財報告會,發布對下半年市場的預測。與會嘉賓基本看法是,經濟有復蘇跡象,通脹預期增加,下半年市場將維持震蕩上行格局,企業盈利轉好程度將決定指數的上行空間。
中國注冊理財規劃師協會秘書長趙良認為,投資要適應經濟危機和經濟全球化之后中國經濟新的格局,適應全流通之后的中國證券市場投資格局,適應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結合趨勢,既要防過度悲觀,也要防盲目樂觀。
中海基金副總經理兼投研中心總經理李延剛、研究總監魏延軍談到下半年的經濟運行時表示,“投資時鐘”已轉向了經濟復蘇與通脹預期,震蕩上行將是下半年市場的主基調,震蕩可能加劇,企業盈利轉好程度將決定指數的上行空間。
在投資行業的配置策略上,“內需”和“漲價”是中海基金最為看好的因素。他們認為,房地產、汽車及汽配、家用電器均存在很多機會,其他如工程機械、煤炭、水泥、鋼鐵、有色金屬等行業機會也很多。另外,中海基金還認為區域振興和新能源,將依然會是下半年的投資熱點。
在報告會上,香港大福證券研究部董事總經理麥德光先生介紹了海外市場量化基金的發展情況,同時也談到了其對于A股的看法。
6月6日,同樣主題的報告會在上海召開。會上,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醒民教授認為,面對金融風暴,內需驅動將逐漸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導模式;未來,依靠市場自身力量實現經濟復蘇的路徑將會呈現V字型,只是v字的底部會稍微平坦;而依靠政府的強力干預,經濟復蘇的路徑將表現為w型,經濟的波動性將進一步加大。
6月13日,天津報告會落下帷幕。至此,投資與理財雜志社與中海基金聯合主辦的“2009下半年投資策略”系列報告會圓滿結束,參加人數逾千人。
創業板上市規則出臺
深交所于6月5日下午正式發布了《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在此前征求意見稿的基礎上,上市規則中新增了3項條款,同時修改了7項條款。該規則將于2009年7月1日起施行。
通用汽車申請破產保護
通用汽車6月1日在紐約聯邦法庭申請了破產保護。預計該公司很可能將需花費60到90天時間進行重組,成為一家規模更小、更加精簡的公刊,重組后公司的多數股份將由獎嘲聯邦政府持有。
證券公司實行分類監管
中國證監會5月31發布《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根據規定,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根據證券公司分類結果,對不同類別的證券公司實施區別對待的監管政策。
國務院下調商品房資本金比例
國務院近日公布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
資本金比例的調整結果,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普通商品住房項目投資的最低資本金比例從35%調低至20%,是自1996年設立房地產項目資本金比例制度以來的首次調低,已經恢復到1996年的水平。
船舶業振興規劃推出
船舶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正式公布。工信部發布的《規劃》實施細則提出,要鼓勵金融機構增加船舶出口買方信貸資金投放。同時,該實施細則還首次明確表示,支持符合條件的船企上市及發債,并加快建立船舶產業投資基金。
滬指觸摸2800
6月以來,A股走勢喜人。首個交易日,兩市大盤再度迎來“開門紅”,這也是去年12月以來,滬深市場連續第七個月在上漲中度過月首第一個交易日。1日滬綜指一路高歌猛進,創出近10個月以來的新高,收盤順利站122700點。隨后幾天中,指數雖有小調整,但總體呈現節節攀升趨勢,9日盤中更上層樓,最高已達2805點,但隨后上漲動能不足,收于2787點,創本論反攻新高。
中國企業IPO融資最多
數據顯示,自今年年初以來,全球IPO躍程度明顯增加。其中,中國企業以17.4億美元之巨,成為融資金額最多者。今年5月,全球共實現27單IPO,融資總額為15億美元。去年同期,共有102家企業IPO,融資總額為169億美元。紐交所集團提供資料顯示,從今年年初至今,全球共有125單IPO,融資總額達66億美元,去年同期,共實現493家IPO,融資總額達759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75%和91%:
[大小非解禁壓力6月環比降五成]
[5月CPI同比降1.40 PPl同比降7.2%]
6月大小非解禁壓驟減
數據顯示,6月將有105家公司的股改限售股和27家公司的非股改限售股上市流通,大小非月解禁額度約1243億元,環比減少超過50%,當月總解禁額度環比縮減4成。其中首發、增發配售、定向增發等部分的解禁額度為375億元,環比增加262億元,增幅為231.86%。在此前3個月單月總解禁額度連續處于2000億元以上之后,6月將合計解禁限售股總額首度降至2000億元下方。
5月CPI、PPI繼續雙降
6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CPI同比下降1.4%,環比下降0.3%,PPI同比下降7.2%。4月份CPI同比下降1.5%,PPI同比下降6.6%。從CPI指數來看,5月份城市下降1.5%,農村下降1.0%。食品價格下降O.6%,消費品價格下降1.4%,服務項目價格下降1.3%。從PPI指數來看,在工業品出廠價格中,生產資料出廠價格同比下降8.8%,生活資料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9%。
美5月失業率或超過9%
經濟學家預計,美國5月份失業率將可能為25年來首次超過9%,創1983年9月以來最高水平。經濟學家還預計,其他數據可能顯示制造業和服務業萎縮步伐放緩,消費支出繼續下降。
中央基建投資已安排2700億
國家發改委透露,今年中央基建預算內投資3676億元已安排2700億元,加上去年預算的300億元,去年四季度以來發展改革委已先后安排3批中央投資共3000億元。3批葉,央投資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農村民生工程和農村基礎設施等6方面建設。在保障性住房建設方面,計劃安排巾央投資375億元,目前已經全部下達。
中投12億美元增持摩根士丹利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6月2日表示,決定參與摩根士丹利22億美元普通股發售計劃,購入12億美元普通股。在完成這次注資后,中投公司在摩根士丹利的持殷比例將恢復到約9.86%。
5月PMl環比降0.4%
6月1日,中圍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5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3.1%,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但專家表示,PMI指數繼續保持在50%以上,預示經濟繼續保持回升態勢。
5月油價漲29.7%
在亞洲諸國經濟數據及美國原油庫存數字均指向全球經濟復蘇的推動下,紐約市場的主力原油期貨合約連續第五個交易日高收。依據最近期合約的收盤價計算,整個5月的交易中,油價上漲29.7%,創下1999年3月以來月漲幅的新紀錄。
聚焦新股發行改革專家學者意見相左
黃湘源:市場化定價新股不能動搖
黃湘源不贊同有人說的新股發行市場化定價將帶來災難,他認為市場真正的希望,在于更進一步的市場化改革。新股發行定價市場化只能前進,絕不能倒退,因為倒退是沒有出路的。
西南證券:
重啟IPO先改制度
西南證券研究報告認為,總體看,年內重啟IPO似乎已成定局,但如果市場整體走勢較弱,仍有延后的可能,畢竟配套法規的公布尚需時日。新股發行制度有兩個方面需要改進,一個是詢價機制,另一個是避免大量制造新增的限售股。
葉檀:
IPO重啟或在創業板之后
經濟評論人葉檀向新浪財經表示,IPO重啟時間可能在創業板推出之后。由于目前市場資金容量有限,IPO重啟與創業板推出不可能同時進行,IPO重肩時間可能在創業板推出之后,不大可能在6月份就能夠重啟。
光大證券:
8月后IPO才會重啟
在經濟預期向好的背景下,市場總的趨勢和方向將是上漲的,因此即使市場調整,也僅僅是一個短期的技術性調整,調整的空間也將非常有限。重啟]PO可能成為市場關注的一個新問題,在時間判斷上都傾向于8月份以后。
曹遠征:
新股發行改革條件已具備
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認為,管理層在此點位推出改革意見稿,說明改革條件已經具備。他認為,重啟IPO與大盤點位無關,投資者不應對此擔憂。
吳曉求:
新股發行最重要的在于信息透明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認為,任何時候都可以啟動新股發行,即使1600點也可以,因為市場不可能永遠停止。他表示,新股發行中,最重要的是做到信息透明。
謝百三:
市場定價新股將是一場災難
復旦大學金融與資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謝百三認為,逐步放棄原先對IPO定價的限制指導,最終聽任市場來定個高價,這樣做是十分錯誤的,一定會發出很多很高價格的新股,會讓眾多中小投資者承擔很大風險,甚至嚴重虧損。
國金證券:
lPO重啟對市場有沖擊
針對證監會就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公開征求意見,國金證券發布投資策略報告,認為在IPO重啟的短期內,由于市場政策預期的變化或潛在資金流出壓力的影響,市場會出現一定的短期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