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rick Lencioni
我經常聽見有人問這樣一個問題:“怎么才能影響我的老板?怎樣才能讓上司聽從我的意見?”
任何想要影響上司的人首先必須承認,上司自己也想把工作做得更好。我為什么會有這種觀點呢?因為我問過很多中層管理者是否愿意提高管理技能,是否愿意接受他人建議。他們的回答是愿意,而且絕大多數態度很真誠,并非敷衍了事。然而,當我問及他們認為自己的上司是否也渴望把工作做得更好,并獲得反饋意見時,這些管理者通常都面露疑色,使勁搖頭,而根本沒意識到這一態度的自相矛盾之處。
這一雙重標準可以用“基本歸因錯誤理論”來解釋。根據該理論,人們往往會把別人犯的錯誤,歸咎于其內在劣根性,而把自己犯的錯誤歸咎于臨時性的外部因素。舉例來說,當上級管理不當時,我們會認為這是故意所為,他本來就當不了好領導;而當我們自己管理不當時,只會覺得這是因為壓力太大,犯了個錯誤而已。
當然,這種想法毫無道理。我們必須了解并正確面對這種發自天性但很危險的偏見,否則就會無端懷疑上司的做法,也不會相信他們真的會接受建議并改進。然后,我們就可以進入影響上司的第二個階段:采取正確溝通方式。
做好第二步的關鍵是掌握一種我稱之為“善意真相”的做法。為理解它,我們首先來看兩種最難產生效果的一般方式。
第一種是“激進式”。比如一個憤怒的員工沖進經理辦公室,把自己當成廣大員工代言人,藐視權威,決心滅了面前這個一頭霧水的經理之威風。這種做法能在電視劇和電影里發揮作用,但在現實中通常沒什么效果,只會讓上級變得左右為難:逼他要么在這種“謀反”行為前采取自衛,要么當縮頭烏龜,而大多數有自尊的領導會選擇自衛。
另一種無效做法是“逢迎式”。比如,一個善意的員工想讓上司接受自己的意見,因此曲意奉承,希望有朝一日能巧妙提出一些促使領導改進的建議。這種做法也很難奏效,因為那些因逢迎而受上級青睞的下屬很快意識到,自己喜歡這種融洽的上下關系,所以在需要坦誠直言時反而縮手縮腳,生怕危及現狀。此外,上司通常也不會要求他們多提批評意見,而只是很高興結交了新朋友。
最佳做法是“善意真相”方式。這要求員工設身處地為上司考慮,并表達出這種感受。當上司感覺到你理解他身處環境和面臨的問題的時候,就會敞開心扉,接受善意建議,改進其工作。
我如何知道這種做法管用呢?因為多年來我對上級一直采取這種溝通方式,并且獲益匪淺。我總被大家推進總裁辦公室,讓我替他們說話。每次我都說出“善意真相”,而老板總是會仔細聽取并接受我的建議。經過一段時間,我發現他開始主動向我征詢意見,因為他知道我不會沖他夸夸其談,大喊大叫或是溜須拍馬,而是會提出真誠而有用的建議。
要是你用了這種方式但沒有效果怎么辦?要是你因此受到報復和被孤立怎么辦?這也許清楚表明,你現在可以毫無內疚或毫不猶豫地跳槽,另找一個能敞開心懷接受下屬意見的好東家。
(摘自《合肥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