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術是發展現代物流的重要支柱。高職院校物流專業的學生應該了解并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以滿足企業發展對物流人才的需求。文章結合物流行業、企業的信息化發展及物流職業崗位,探討了《物流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設計。
關鍵詞:物流信息技術;教學目標;課程設計
信息是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關鍵要素。信息化是推動物流行業現代化最重要的手段。信息技術是現代物流發展的核心技術,是發展現代物流的重要支柱。
隨著現代物流的發展,物流管理理念的不斷更新,物流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物流任務的不斷變化,企業對物流人員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國外企業對物流人員的要求趨向是具備“學歷+專業方向+管理知識+信息技術”的綜合知識結構和技能。因此,高職院校物流專業的學生應該了解并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以滿足企業發展對物流人才的需求。筆者擬結合物流行業、企業的信息化發展和物流職業崗位,對《物流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設計進行如下探討。
物流信息技術是物流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
物流信息技術是指運用于物流各環節中的信息技術,包括計算機網絡技術、條碼技術、射頻識別技術、電子數據交換技術、GIS和GPS以及在這些技術手段支撐下的面向行業的管理信息系統等。對于從事物流工作的人來說,學習和掌握物流信息技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理解。
首先,作為一名物流從業人員,從日常的物流作業到流程管理,必須了解一定的物流信息技術基本知識,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
其次,《物流師國家職業標準》對助理物流師、物流師和高級物流師的工作要求均包含了物流信息管理的職業功能。
再次,由教育部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共同編寫的《高等職業教育物流管理專業緊缺人才培養指導方案》把《物流信息管理》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物流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
以上三點確立了《物流信息技術》在物流專業核心課程中的地位。
物流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
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應用型、專業技能人才。因此,學生應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應用和操作,包括辦公軟件、物流信息系統等軟件的使用以及條碼設備等硬件的使用。

如圖1所示,從企業管理層次角度分析高職學生初次就業崗位。他們處于執行層,在信息系統的層次中處于運行控制和業務處理層。作為執行層(或者操作層)的職員,必須具備一定的辦公系統及信息系統的操作能力、信息管理能力和信息設備使用技能。通過以上分析,確定《物流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目標使學生了解物流信息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包括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條碼技術、電子數據交換(EDI)、電子定貨系統(EOS)、射頻識別技術、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等。
能力目標能熟練使用和操作物流信息系統,能快速適應企業物流信息系統;具備較高的信息處理和管理能力,包括數據錄入、修改、刪除,數據統計匯總,報表制作和報表輸出打印等;能熟練使用物流信息設備,如條碼設備、打印設備、RFID設備、立體倉庫控制設備、POS系統等;能把信息技術與具體的企業應用(特別是管理流程和業務流程)聯系起來,實現基本的信息管理。
素質目標在獲得專業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團隊合作及認真、細致、務實的精神,培養溝通、協調、互助等綜合職業素質。
物流信息技術的課程設計
(一)課程內容
從理論知識角度看,本課程是一門技術性、專業性比較強,內容比較抽象的課程;從實踐角度看,學生要達到熟練操作,把理論、實踐與具體應用融會貫通,需要一定的訓練時間和訓練強度。因此,在教學中必須使用計算機網絡系統、物流信息設備和物流軟件作為教學的主要工具,使學生獲得信息處理和技術運用的能力。課程教學內容、教學重點和難點如圖2所示。

(二)課程教學設計
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模塊化設計根據“教、學、做”一體的思路,使用模塊化教學手段,在理論課程的教學環節中,融入實踐教學內容。基本理論的講解主要是為實驗和實踐服務,最終目標是提高學生信息處理和技術運用的能力。
實施課程的職業導向力求根據企業實際應用設計教學實訓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企業的應用案例,增加實踐教學的職業針對性;使用企業應用的物流信息系統和符合行業標準的物流設備進行教學,并以此作為學生了解物流企業運作管理的輔助手段。
多種監控方法采用多種教學質量監控方法,包括任務分配、現場指導、批改作業、操作考試(口試)和筆試。把階段性測驗作為模塊教學的質量控制點,把訓練評價作為實驗成績,并計入課程總評成績中。
(三)能力訓練項目設計

《物流信息技術》課程設計的最終目標是使學生有所知,有所獲,有所用,迅速適應職業崗位,進入崗位角色,提高生產效率;為企業培養具備信息技術應用技能的人才,提高企業員工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降低企業培訓成本。能力訓練項目如表1所示。
參考文獻:
[1]張葉.探尋物流企業的黃金羅盤[N].現代物流報,2008-08-14.
[2]教育部辦公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高等職業教育物流管理專業緊缺人才培養指導方案[OL].(2008-07-09). http://www.cqwljy.com/jypx/ShowArticle.asp?ArticleID=45.
[3]潘冬青.現代物流人才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及其培養[J].柳州師專學報,2006,9(3).
[4]陳韓梅.論企業招聘物流人才的知識技能標準體系[J].物流科技,2005,(5).
[5]孫淑生,海峰.國內外綜合型大學物流管理專業的培養比較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5(5).
[6]漢新·克利斯蒂安·波費爾.物流結構的變化——人員結構[J].王微,張計劃,譯.連載講座,2005,(2).
[7]劉永紅,李惠君.利用信息技術提升我國現代物流業[J].物流科技,2008,(1).
[8]潘文軍.差距·現狀·舉措——國外物流教育與我國物流人才培養[J].中國物流與采購,2005,(14).
作者簡介:
李建萍(1973—),女,廣東澄海人,碩士,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講師,工程師,物流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為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物流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