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驪
摘要:《安裝工程造價》是一門綜合性、政策性及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程。本文對比定額計價模式和清單計價模式的不同,就清單計價模式下的課程教學改革進行探討,研究適應清單模式的教學方案。通過調整教學內容、加強實踐教學、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以及培養“雙師型”教師等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可以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
關鍵詞:安裝工程造價;工程量清單;課程教學;教學方法
引言
安裝工程造價是建設工程造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涉及電氣工程、給排水工程、暖通空調等多學科專業知識,同時還要應用施工技術、項目管理等相關知識。2003年,國家頒布實施了《建設工程工程量計價規范》,這是隨著我國加入WTO,為推行建筑業行業發展,與國際慣例接軌,適應全球市場而出臺的新舉措。工程量清單計價相對于定額計價是一種新的計價模式,二者既相互聯系,又有本質區別。與定額計價相比,工程量清單計價無論在計價依據、結算方式、價款構成、工程內容還是計算規則上,都做了較大的調整和改動。本文就清單計價模式下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及課程改革等內容進行探討,研究適應清單模式的教學方案,以期在有限的學時內,使學生掌握計價方法,適應人才培養的需求。
依據培養目標,調整教學內容
明確課程特點,了解課程體系《安裝工程造價》是建筑類相關專業的專業課程,所研究的內容不僅涉及工程技術,而且與國家的方針政策、分配制度等都有密切的關系。課程所研究的對象既有生產力方面的課題,也有生產關系方面的課題;既有實際問題,又有理論問題;既有技術問題,又涉及方針政策問題。其內容可以分為計價原理和費用構成兩個部分,計價原理部分主要講述計價方式的基本概念、作用、編制方法、計價方式的組成;費用構成部分主要講述工程建設項目的費用構成及計算方法,其費用計算隨地區不同而不同,隨生產力的發展與經濟政策的變化而變化,各地區、各部門均按照當地造價管理部門的規定執行,具有較強的地區性、政策性。同時,費用的計算貫穿于基本建設的設計、施工的各個階段,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該課程與相關的課程體系,如《建筑電氣》、《給排水工程》、《通風空調工程》等專業課程的工程材料、施工技術要求、施工工藝等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必須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熟悉掌握相關專業的識圖、材料、工藝要求等相關知識,形成完整的課程體系。
適應清單計價,調整教學內容根據課程的研究對象和特點,教學內容主要包括技術計量和費用計算兩個部分。對于單位工程造價費用的構成形式,工程量清單的計價模式與傳統的定額計價模式有很大的差異。定額計價模式先計算工程直接費,以直接費或人工費為基數計算間接費、利潤、稅金。而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的費用構成包括:分部分項目工程費、措施項目費、其他項目費以及稅金。清單計價將施工過程中的實體性消耗和措施性消耗分開。措施性消耗的費用體現出以施工方案為基礎的造價競爭,而實體性的消耗費用則是列出具體的工程數量,投標人依據企業自身的技術組織條件和企業定額自主報價,主要反映出工程個別成本,有利于企業公平競爭。這也正是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的目的所在,因此,費用計算教學內容應強調兩種計價模式下計價方式的不同,強調工程量清單計價在體現企業生產技術水平、管理水平,實現公開、公正、公平的市場競爭以及與國際慣例接軌、適應國際市場競爭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特別要強調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要求施工企業在控制工程成本、利潤分析方面應統籌考慮,在施工方案選擇方面應精心策劃,在現場費用和措施費用方面應合理控制,鼓勵企業編制自己的企業定額,也為學生將來走上社會,進入施工企業鋪路,為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明確目標。在技術計量部分,定額計價模式與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有著原則性不同。首先在計算規則上,清單的計算規則是以工程實體安裝就位的凈尺寸計算,而定額計算規則要考慮施工安裝的預留量。但是工程量清單的計算規則又是在傳統定額計算規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大部分保留了定額規則的內容和特點,是定額計算規則的繼承和發展。因此,在教學內容安排上,應先講授定額的計算規則,在理解定額規則的基礎上,通過對比清單的計算規則與定額規則的不同,來理解掌握清單的計算規則。其次,兩種計價模式在項目劃分和工程內容的含義上不同。工程量清單的項目劃分是以形成工程實體為原則,按完成實體項目所需的全部工程內容列項,是對完成工程實體的各道工序內容的組合,并以主體工程的名稱作為工程量清單項目名稱,對于附屬、次要部分均不設項目。而傳統定額項目劃分的依據是施工工序,工程內容僅是單一工序的內容。因此,講解這部分內容時,應先講解定額的項目內容的劃分和計算方法,再詳細介紹計價規范附錄中的項目劃分、計算方法及工程內容,通過對比二者的不同,使學生明確兩種計價模式下在項目劃分上的區別與聯系。總之,工程量清單計價與傳統定額計價既有機結合,又有所區別,清單計價是在定額計價基礎上發展的,因此,在教學內容上,教師不能孤立地講解清單計價部分,那樣學生既不容易理解,也不能形成完整的計價體系,要在理解掌握定額原理的基礎上,通過二者對比,達到掌握清單計價的目的。
精心挑選教材,備足參考資料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教材的選擇是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目前,適合用于本科安裝工程造價教學的教材不多,雖然實行《計價規范》以來,有關定額與清單計價內容的資料越來越多,但是真正適合用于教學的卻不多。而且大多數的教材只是羅列計算規則和清單計價規范的規定,即使有工程實例,也只是將結果列出,沒有說明計算的詳細過程。由于教材編寫出版周期長,無法及時反饋新規范、新技術、新工藝,內容也過于學科化和系統化,與工程造價實際的應知應會的要求相脫節,實用性不強;同時,沒有突出地域性,無法結合本地區的現行定額及收費程序,脫離當地的實際情況。因此,在教材選擇上應首選新近出版的、內容涵蓋定額與清單計價的、適合學生自學參考的教材。另外,光靠一本教材是遠遠不夠的,還應將《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本地區消耗量定額、費用定額以及現行的有關造價管理的政策作為教學的參考資料,供教學和實踐性環節使用。由于本課程實踐性強,因此,僅僅講解規范與規則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一套適合的工程實例參考資料,通過講解實例,讓學生掌握計算的方法,深刻理解計算規則和取費過程的計算,全面了解掌握安裝工程造價的計算程序。
強化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安裝工程造價》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只靠課堂聽講,沒有動手實際操作,是不能掌握其精髓的。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教師只能將造價原理、計算方法傳授給學生,不可能將安裝定額和清單計價的所有內容與子目、條款一一講解,學生只有通過工程實踐仔細琢磨,深入理解,才能達到更高的學習層次。因此,本課程應安排相當的實踐教學時間,除了課堂需講解一套工程實例外,還要專門安排時間進行課程設計。課程設計是對學生的工程思想、工程觀念、工程量計算、清單的編制、清單的報價、造價計算等多方面能力進行綜合訓練的一個重要環節。在課程設計中,應精選實際工程中具有較強代表性的不同形式工程的施工圖紙,進行工程量清單編制和報價。要鍛煉學生運用快速手編技巧的能力,通過進行嚴格的繁瑣的計算,提高運算速度;訓練學生使用計算機工程預算軟件的能力,準確使用地區定額,使學生具有初步的綜合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系統的課程設計,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為其今后能較快地適應具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利用多媒體教學優勢,優化教學過程
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傳統的教學手段,板書占用時間多,講解的知識量少,無法傳遞大量信息。由于本課程內容多、學時少、所列表格較多,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效果較好。與傳統的教學手段相比,多媒體教學不僅能實現對信息的選擇和控制,同時也能增加信息表現形式,即將教學內容以文本、圖像、動畫、音頻及視頻等形式表現出來,使課堂教學更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特別是安裝工程,很多設備材料、施工方法、圖集規范,學生沒有感性認識,僅靠講解與板書,既抽象又枯燥,教師作圖的效果也不一定理想。若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則省下了課堂作圖的工作量,增加課堂講解的時間,而且圖形更直觀、清晰,學生更易接受。多媒體教學的關鍵是課件的設計與制作,課件應根據課堂的教學內容,將教材、計價規范以及本地區的造價管理規定和費用計算融合起來,形成適合本地區造價實際的教學體系,彌補教材的不足,同時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突出重點,分散難點,使課件內容深入淺出、語言精練、意義明確,易于學生理解。
培養“雙師”人才,發揮教師主導作用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教師除了要具有深厚的課程理論知識,還要具有與課程相關的廣博的實踐經驗。本課程講授內容多,實踐性強,教師要精心備課,高度濃縮教學內容,突出重點和難點,要清楚概念和整個造價文件的編制過程的脈絡,要吃透地區的消耗量定額和工程量清單內容。同時,教師還應關注國家或地區經濟政策的變化、市場信息的變化、影響工程造價的相關因素等信息。
因此,教師要通過參加造價工程師考試,取得注冊造價師資格證書;要深入企業鍛煉,參與實際工程預算的編制和審查;要關心了解市場,注意搜集、掌握造價管理部門的文件精神,并將其充實完善到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將教學與科研、教學與實踐結合起來,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達到與社會的交流與融合,從而真正成為“雙師型”教師。
《安裝工程造價》是一門綜合性、政策性及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課程。在工程量清單計價背景下,完善課程體系,調整教學內容;加強實踐教學,突出教學重點;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提高教學效果;提高教師自身的業務素質,培養“雙師型”教師,才能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實踐證明,以上幾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既學到了理論知識,也掌握了實踐技能,同時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建設部,國家質檢總局.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50500-2003)[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3.
[2]朱永恒,李俊,陳艷,等.安裝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9-20.
[3]孫啟林.清單計價模式下的房地產專業概預算課程教學[J].科技信息,2008,(14).
[4]葛啟舉.清單計價模式下工程預算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攀枝花學院學報,2006,(23).
[5]郭喜庚.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化安裝工程預算課教學效果[J].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5).
[6]徐琳.《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課程的改革與探索[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11).
作者簡介:
董驪(1969—),女,福建福州人,碩士,福建工程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建筑安裝工程造價。
(本文責任編輯:尚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