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陽
摘要:流行時尚一直是人們非常關心的話題,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物質的追求也越來越高。物品更新的時間變得越來越短,這就意味著一些物品的壽命將越來越短。面對這樣一種趨勢,一些新型設計開始走上設計的舞臺。
關鍵詞:流行時尚節約型設計
流行時尚的迅速變遷使得太多的“生命”要過早的結束。當一種潮流不再流行,追隨而來的除了新生命的降臨,還將有對那些曾經陪伴過我們的生命無情的拋棄。
一、流行時尚的形成及社會影響
時尚是在特定的社會基礎之上,受商業市場或文化市場更新換代的利益驅動,由少數人首先發起,經過大眾的趨同,“人云亦云”地發展起來到的,是一種大眾時尚的周期性流動變化。時尚變化的心理來自人們求新、求異的本性,這是一種“喜新厭舊”的心態。時尚流行往往具有社會的誘因,需要借助社會的影響、社會變革、社會事件,以及某種社會思潮的興起,都可能成為時尚流行的誘因。時尚作為一種社會文化,同意識形態有一定關聯,寬松的社會環境也是一個必要條件,但更多的是受到經濟發展活動的影響,尤其需要借助現代大眾媒體的強大影響力,現代生活的快節奏使時尚流行起來十分迅速。
流行時尚受到大眾的如此關注,它對我們所生存的社會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呢?時尚帶給人的是一種愉悅的心情和優雅、純粹與不凡的感受,賦予人們不同的氣質和神韻,能體現不凡的生活品味并展露個性。同時我們也意識到,人類對時尚的追求,改善了人們的生活,無論是精神的還是物質的。近年來可持續發展一直是人們非常關心的話題,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物質的追求也越來越高。物品更新的時間變得越來越短,這就意味著一些物品的壽命將越來越短。面對這樣一種趨勢,一些新型設計開始走上設計的舞臺。
二、流行時尚的“生命周期”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特定的時間,從它生命的開始到結束,我把這段時期稱之為“生命周期”。那么何為流行時尚的“生命周期”呢?
流行時尚的“生命周期”是指一種時尚從興起走向盛行,又從盛行走向衰落,最終漸漸退出生命的舞臺的過程。影響流行周期的因素很多,由于商品流通領域和傳播媒體的快捷,流行的周期正在不斷縮短,一個偶然的原因有可能促成一時興起,時尚的走向常常令人眼花繚亂。盡管如此,我們還是可以在人的心理特點和相應的變化規律中找到周期性變化的基本規律。
一種流行從興起、盛行到衰落,有一定的周期性變化規律。影響周期性的外在因素很多,其中有兩點相對穩定的因素:一是從新鮮感到厭倦心理的變化過程;二是在變化過程中的螺旋式發展規律。日本的流行色協會曾經做過一個調查,他們發現藍色與紅色常常同時流行,而這兩種色彩的補色橘黃和綠色又可以成為下一輪的流行色。一般認為心理變化的周期和流行的性質朝反向變化的規律是相對穩定的。時尚的新舊觀只是相對的概念,新的形式終將被淘汰,舊有的形式也具有再創新的可能,這是一種周而復始的循環變替,呈現出螺旋狀的發展軌跡。
三、流行時尚背后的啟示
時尚終究就是時尚,它永遠追隨潮流,今日的時尚終究會退下明日的舞臺,任誰都不可能成為時尚舞臺上永遠的主角。無論今日多么輝煌,當退下舞臺后也終將被人遺忘。而被我們遺忘的除了那些昔日陪伴我們的“生命”,還有一份看不到的情感是不易被我們遺忘的。這樣的遺忘多多少少會讓人覺得有些殘忍。面對那些曾在生命舞臺上不曾久留的“過客”又將如何面對呢?生命結束了,它不愿成為角落里的白色小山,它選擇把自己給了別人,即使要變得面目全非,但也十分值得。不奢求有什么價值,只希望讓自己的生命得以完美。一個生命結束,用它的生命創造另一個新的生命,即使在新生命的身上已完全看不到原來的生命,只能依稀感覺得到原來生命的一點點影子。只是它們遠離了“白色小山”,遠離了人們厭惡的目光,運氣好或許會重新贏得人們的喜愛。我們亦不會因為生命的結束而感到惋惜和遺憾。
四、流行時尚與“節約型”設計的關系
設計本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我們所有設計的理念都來源于現實生活中,經過藝術性加工而形成了一種獨有的風格。風格也許是老的,也許是新的;也許是美的,也許是丑的;也許是好的,也許是壞的。即使得到不同的認同,一種風格仍將是一種風格,當它獲得廣泛的認同時,它就變為一種時尚。
人們對時尚的追求有時呈現出一種盲從的狀態,而這種盲從當我們靜下的時候,又會發現一我們所追求的某些時尚并非我們所需要,這種不需要對于我們來說將是一種負擔。“節約型”設計恰恰就是這種負擔最好的承接者。它承擔著對環境的愛、對身邊事物的愛、更是對我們人類自身的愛。它不僅僅是一個承接者,同時也會成為一個推動者,推動著時尚潮流的步伐。自從塑膠袋的嚴禁使用,環保袋開始迅速上市,設計師們也借此紛紛加入到環保袋的設計行列。沒計師們設計的環保袋在注重環保、實用的同時也注重與流行元素結合,使環保袋的使用不僅僅是一種潮流,更加成為一種時尚。我們可以說流行時尚與“節約型”設計之間存在著一種互動關系。這種關系讓它們互相推動著對方,使雙方都得以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