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平
2009年鐵礦石談判終于在日前有了有利于中國企業的進展。對此,力拓方面否認中國鋼鐵企業與FMG達成的協議具有示范意義,以為自己仍會是鐵礦石談判的勝利方。
其實在鐵礦石談判中,難言贏家或輸家。在中澳貿易中,中國雖然獲得的價格并不理想,卻也不是毫無收獲。中國企業通過力拓并購案、鐵礦石談判已經明白,澳大利亞不是我們的伙伴和朋友,雙方沒有信任可言,這會進一步刺激中國企業調整政策,尋求其他解決辦法。“條條大路通羅馬”,中國的錢袋子沒必要綁在一只并非友善的袋鼠身上。
澳大利亞即便抬高了價格,也未必會是一直的贏家。商業是需要誠信和信任的,在兩個沒有信任的對手之間不會產生持久性的合作。必和必拓和力拓如果讓中國的企業意識到他們并非善輩,中國會更多地采取擺脫性動作,兩拓的市場份額將會削減,股票的市值將會縮水,而這種打擊并非來自中國政府。今天澳大利亞人的經營行為、經營理念將會為他們明天的經濟發展埋下隱患,在未來的發展中,澳大利亞這樣一個靠資源吃飯的國家,可能會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
此外,澳大利亞鐵礦石在全球的位置并非不可替代,世界上有很多的國家同樣擁有并能夠提供鐵礦石。中國周邊的蒙古、俄羅斯、朝鮮等國都有優質的鐵礦石,與中國陸路相連。蒙古擁有大量優質鐵礦資源,離中國更近,其中一些鐵礦石企業很快還將會在中國香港上市,利用中國的市場和中國資金實現迅速崛起。如果中國企業加大了跟蒙古鐵礦企業的合作,那么中國對澳大利亞的依賴勢必將減少。同時,新節能技術和低碳經濟的應用推廣也會減少中國對進口鐵礦石的依賴。中國一直強調考核“噸鋼煤耗”,導致中國鋼鐵企業放棄本國大量的中低品位資源,而更多采購進口的優質鐵礦石。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很好地回收利用鋼水降溫下來的余熱,用于發電、供應工業蒸汽、采暖和制冷,能源利用效率就會大幅度提高,而鋼渣可以生產優質水泥,一舉多得。
同時,澳大利亞也不是鐵板一塊,一些有遠見的企業家正在有所行動。17日下午,FMG的首席執行官就向中國媒體表示:“FMG要成為中國最主要的、值得依賴的供應商!”如果中國繼續推進在澳大利亞的投資,通過融資、參股等手段來與澳大利亞的礦業企業展開合作,將在鐵礦石談判中獲得下一個或下幾個FMG的配合,勢必對賣方陣營造成沖擊。
中國是全球鐵礦石的最大買主,澳大利亞卻排斥中國參與定價,希望中國成為澳大利亞后院里種的一棵搖錢樹。不過,至今為止,還沒有哪一種礦產資源能夠被某一個企業或國家所控制,也沒有哪種資源即將消耗殆盡,只要我們更多地投入資金和注意力,就可能發現更多的替代資源,獲得更多的談判籌碼,在鐵礦石談判中走得更遠。在全球化市場經濟的環境下,靠資源挾制他人,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作者為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
環球時報2009-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