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連線》雜志8月24日文章,原題:印中在非洲展開競爭 在印度人心中,非洲的形象一直是疾病、貧窮和骯臟。但不知何故,當我們注意到這塊大陸開始變得更好、對新非洲做出響應時,別人已捷足先登。中國制定了詳細周全并得到很好執行的戰略,已在非洲經濟活動的所有領域大舉推進。
過去10年來,中國對非洲的“入侵”是名副其實的最大規模的國家投資。他們無處不在,架橋、筑路、修建電信網絡和機場……但最近,一個新景象浮現在我們對非洲的印象中。令人高興的是,帶來新色調的是印度人。與中國由政府大力推進不同的是,印度人進軍非洲是由私營部門引領。最近幾年在汽車及教育等領域里證明了實力后,印度企業慢慢提高賭注,大額投資和兼并正在發生。換句話說,非洲成為印度公司闖入的一個新領域。
盡管非洲受到金融危機影響,但非洲與中印的貿易聯系有理由讓人相信非洲可能同這兩個國家一起復蘇。得克薩斯大學教授維杰伊·馬哈簡說:“當你尋找世界上的機會時,請留意印度和中國,下一步要去哪兒?合理的答案是非洲。”“西方投資者在一些地方失去了興趣”,經合組織發展中心高級經濟學家安德魯·莫爾德說,他認為中國人以及現在的印度人正在填補這個空缺。
與在其他方面一樣,中國人在非洲進行一場大規模的比賽,印度人的涌現可能還不足以與之抗衡。盡管印度去年對非投入20億美元,但中國在2009年承諾進行的投資額約有80億美元。莫爾德說,中非領導人的接觸也要比印非多。印度企業家承認縮小同中國的差距將是困難的。“我們幾乎落后5到7年”,印度愛薩集團首席執行官普拉夏特·瑞阿說,“坦率地說,與中國人進行競爭幾乎不可能贏。他們能承受20年的投資風險,這對我們這些私營公司是辦不到的……”在南非等地搶得灘頭陣地的印企在努力進軍其他地區。印度人在說英語的非洲國家感到更舒服,他們還沒到說法語和葡萄牙語的地區冒險。“但中國人能去任何地方,盡管他們不說英語,卻能在任何地方做生意,”印度塔塔鋼鐵南非區一家鐵廠老總說。▲(作者布魯斯·斯特林,陳一譯)
環球時報2009-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