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莉
這一舉措出臺,用北京市政府參事,北京節能環保促進會常務副會長柴曉鐘的話來說:“就是政府掏腰包,鼓勵企業更多地采用合同能源管理這種新模式。”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6月15日在“2009中國北京國際節能環保高層論壇”上宣布,政府將通過財政資金獎勵等方式,鼓勵企業通過“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來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所謂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種基于市場的節能新機制,企業間簽訂合同,能源服務公司幫助減少業主的能源消費,而減少的能源費用,則用來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投資的節能投資方式。
推廣EMC政府掏腰包
根據北京最新發布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扶持辦法(試行)》(下稱《辦法》),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實施的節能改造項目,將區別不同類型予以政府資金支持。據了解,政府扶持對象主要針對北京市公共機構,2萬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和年耗能2000噸標準煤以上的其他用能單位開展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投資補助比例與項目實施后節能量掛鉤,對改造后節能率在15%至25%的項目給予不超過項目建設投資20%的補助,對改造后節能率在25%以上的項目給予不超過項目建設投資30%的補助。單個項目的補助資金原則上不超過500萬元。
這一舉措出臺,用北京市政府參事北京節能環保促進會常務副會長柴曉鐘的話來說:“就是政府掏腰包,鼓勵企業更多地采用合同能源管理這種新模式?!?/p>
“這種機制十分有助于推動技術上的可行,經濟上合理的節能項目的實施?!敝袊澞軈f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主任沈龍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說。
據記者了解,這是國內繼上海之后公布實施的第二個有關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扶持辦法。對于北京市政府該項舉措,光大證券分析師王海生表示:“北京的政策將在全國產生示范效應,鼓勵政策的出臺或意味著國內節能服務市場的啟動。如果按照30%的補助額度,節能改造投資平均回收期將由3年降至2年!”
目前北京分屬中國節能環保產業委員會EMC會員共有113家,占據全國三分一的比例,主要集中在建筑、工業,交通等三大領域。這些公司中,近半數的公司注冊資金在1000萬元以上,其中5000萬元的有13家,部分公司已經具備了良好的資信等級,多數公司可以提供從節能診斷,設計施工,運行管理直至融資的一條龍服務。近幾年,北京市場共完成合同600個,投資總額9億多元,年節能300萬噸標準煤以上,減排二氧化碳200萬噸以上。
據了解,合同能源管理在發達國家是一種普遍的節能方式,但在中國,仍存在著市場認知度不高節能服務公司不多且融資難節能服務產業市場混亂以及企業對于節能意識缺乏等多個問題。
北京市財政局副局長竇錚說:“很多效益好的企業并不重視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而效益不好的企業又缺乏資金開展節能項目,無法分享節能受益?!彼瑫r表示,從目前來看,合同能源管理機制的投資渠道還不通暢,市場上缺少對節能服務公司簡潔有效的擔保方法,節能服務公司貸款困難。另外,在評價標準方面,也缺少統一的評價標準和權威性的第三方機構。
柴曉鐘告訴記者,針對上述問題,此次北京市政府還將搭建個北京市合同能源管理公共服務平臺,進一步強化服務強度,同時搭建兩個服務機構庫節能服務機構庫和能量監測機構庫;針對合同文本不規范的情況,將由政府相關部門組織制定合同范本,指導規范節能服務市場;而項目實施過程中困擾節能服務公司的節能量審核狀況也將得到改善。據介紹,此次北京市政府將在實施過程中組織引入第三方進行節能量審核,要求項目申報時需提供有資質的節能量審核機構提交的項目實施前及項目實施后的用能狀況審核報告。同時,采取后扶持方式,即完成節能改造并通過節能量核定后安排扶持資金撥付。
對于資本方來說,他們看到了很多新的投資機會。據當天參會的一位銀行界人士告訴記者,新辦法的出臺除了將刺激用能企業積極節能,使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在北京獲得快速發展,還將帶動帶動節能診斷、設計、節能產品生產、安裝施工,節能運行管理和融資等產業發展,帶動社會投資投入節能改造。在發展壯大節能服務產業的同時,取得社會節能效益。
誰將最大受益?
6月15日,在節能環保高層論壇上,12家企業在北京簽訂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協議,意向合作金額近億元。其中,北京唯綠建筑節能科技有限公司和外企服務總公司簽訂了3000萬元的節能改造合同,西門子樓宇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4000萬元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意向合同,這兩個千萬大單引起了各方的關注。
作為建筑節能空間最大的北京市場,這兩個千萬大單均出自建筑節能領域。一家節能服務公司總經理告訴記者,不管在哪個領域,上千萬的大單并不多見,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大部分建筑企業節能意識不夠,最重要的還在于合同能源管理由專業節能公司先掏腰包,即便是首期改造,資金量也使很多公司負擔不起;但此次簽約中以大單居多,讓他們也看明白了合同能源管理至少在北京的建筑節能市場非常有前途。
合同能源管理是工業節能和建筑節能的重要模式,EMC公司通過與客戶簽訂節能服務合同,提供包括能源審計、項目設計、項目融資設備采購等一整套的節能服務。其中,合同節能管理解決方案運用于建筑,可以實現節省能耗10%-30%。
伴隨著政府財政支持政策的出臺和各種優惠細則的陸續亮相,有業內人士分析,北京市內的大型公共建筑面積僅占民用建筑的5.4%,但全年耗電量卻高達33億度,接近全市居民生活用電的一半,將會成為此次政策支持的重點。一旦高達萬億的建筑節能市場大門漸次開啟,那些積極拓展合同能源業務的上市公司如泰豪科技以及以智光電氣,榮信股份等為首的節能設備制造商將最大受益。
很多證券分析人士認為,相關EMC公司將成為北京合同能源管理市場啟動的直接受益者,其中泰豪科技在大型公共建筑系統集成市場占有5%的份額,同時長期開拓北京市場,擁有眾多著名案例。公司不僅將直接受益于北京EMC市場的啟動,還將進一步增強在節能服務領域的品牌優勢和資金優勢,并將因節能產品帶動傳統業務的成長。申銀萬國分析師呂琪則表示,泰豪科技在合同能源管理方面的業務值得期待,估計今明兩年有可能收購相關EMC公司,并有望獲得1-2億元的合同訂單。
據記者了解,不僅是泰豪科技這些大企業躍躍欲試準備進入這個生機勃勃的領域,就連一些小的節能服務公司也按捺不住,各自使招希望分到一杯羹。而記者從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400億平方米的既有建筑,其中130多億平方米需進行節能改造,按改造費用200元/平方米算,僅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就有高達2.6萬億元的市場,相當于目前市場容量的60倍。
不過,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雖然節能服務市場空間巨大,但目前發展也存在融資等瓶頸。據其介紹,EMC公司大都規模較小,多采用無抵押的方式向銀行申請信用貸款,制約行業發展的主要是融資難題。上述人士建議政府進一步放寬信貸,同時設立專項資金支持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