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自然 楊江波
見到北京蟹島集團董事長付秀平時,他剛簽完新發地綠色有機農產品交易基地項目。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他的笑容沒有絲毫沉重,反倒是輕松。他坦言,金融危機之前,自己特別有壓力,和“掙快錢”的炒股,賣樓相比他感覺自己做農業來錢很慢,似平太保守了。那時,煤炭也正炙手可熱,他認識的一個煤老板,每天可挖煤數萬噸,利潤極為可觀。在那時,他選擇做農業和旅游就像坐上冷板凳,寂寞、誘惑折磨著他。周圍的朋友都在大干快上,酣暢淋漓的掙快錢,而農業和旅游是典型的慢工出細活。
在利益誘惑下,付秀平也動過心。2008年,他曾涉足礦業。但礦業是專業性很強的行業,沒有對專業透徹的理解難成氣候。找礦不成功讓他意識到不能偏離主業,要時刻守住自己的本分,分外之事看不透把握不準就會失敗。
今年,付秀平的心情明顯變好,濾去浮躁,不再貪大求強,而是把現有事業精耕細作,認真做好。做農業起家,靠旅游發家的付秀平,更專注主業。
專注主業做強生態農業產業鏈
1998年,付秀平租了3000畝地建起蟹島,如今的蟹島有大田作物,有蔬菜,有糧食深加工,有畜牧,這個集銷售,觀光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產業體系,在實踐中形成“蟹島模式”。
“蟹島模式”的核心是循環經濟運營模式。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多年,付秀平對農業最深刻的體會是,發展有機食品很難,但發展空間很大。他認為在北京發展有機農業最省錢。北京有2000萬人口,城市人口產生的垃圾都可進入蟹島循環經濟圈中變廢為寶,成為有機作物的肥料,可謂垃圾處理和資源增值兼顧。這使蟹島的有機農業成本更低、利潤空間更高。而微生物技術生物天敵技術等高科技的應用,更使蟹島有機農業形成一個立體科技生態產業鏈。
“中國農產品用自己的方法完全可以提高品質,發展好產業。不用化肥,農藥等就能解決好質量問題。高科技和傳統農耕技術的深度結合,改變了現代農業的種植方式,生產出無公害,無激素的綠色有機農產品。”讓付秀平所津津樂道的是,傳統農業和高科技嫁接而成的綠色農業不僅實現了高品質,而且降低了成本。“化學農業是成本最高的,而傳統農業則是低成本”,付秀平說。
蟹島在把自身成熟的有機食品種植經驗總結提煉后,形成了標準化和規范化的“蟹島范本”,而蟹島發展循環經濟的運營模式在經過中國農業大學的數位博士聯合總結后,成為可以復制的“蟹島模式”。
蟹島逐漸進入綠色品牌營銷階段。蟹島剛在內蒙古租了一塊地,用來建立農產品深加工廠。加工廠向當地農民收購糧食等農產品后,進行深加工。因為當地是一季收獲,糧食品質很高。比如當地的棒茬因是硬芯,煮粥比南方產的更香。除糧食外,加工廠還生產綠色雞蛋等農副產品。在當地進行糧食深加工的蟹島品牌拓展。
同時,他們還收購內蒙古一個旗的油廠進行有機油加工。當地產的葵瓜子和抗旱的野山杏榨出的油品品質很好。蟹島從糧食拓展到農副產品和油品,不斷拓展著產品線和品牌空間。
付秀平最為得意的是剛簽約的新發地項目。這一項目將在有機食品領域給蟹島未來的跑馬圈地預留大片發展空間。
付秀平在新發地租了308畝地與新發地合作建立中國綠色有機農產品交易市場和相應的物流配送服務體系。來自不同的區域甚至是國際間的綠色認證有機農產品在此展示,公開交易,實現端到端的服務配送。同時,這一服務體系引入對交易過程的檢測,跟蹤和價格發現等項職能。而蟹島承擔經營者責任,運用價格杠桿的調節作用,進行收購加工,既可高效對接超市,商超等專業客戶的物流配送體系,又可自建平臺,延伸到終端居民用戶。
這個預計年交易額達60億元,投資4億多元的綠色有機農產品深度交易市場,附加值要高于占地3000畝的簡單地攤式交易市場所產生的市場價值。
發展旅游延伸生態旅游產業鏈
蟹島在發展農業的基礎上,嫁接的另一枝奇葩是旅游業。從1998年建立度假村開始,蟹島的旅游扎根并依托于農業,在蟹島天然綠色的生態環境中,游客可以在這里小住,體會農家四合院的愜意,又可以欣賞純天然的田園風光,還可垂釣、泡溫泉,享受美食等,體會人回歸鄉野環境的舒適放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是蟹島生態旅游產業的特色和模式。現在度假村的員工已達到1800多人。問到今后的發展方向,付秀平坦言不想跨行業,只想圍繞著“生態”兩字做文章:老老實實做生態農業,踏踏實實發展生態旅游業。
旅游產業是朝陽產業。在農業搭起的平臺上做旅游業是付秀平最得意的投資手筆。
很“土”的農業卻嫁接有些“洋”的旅游業甚而是發展更“洋”的生態會展,引進國際資源,土洋結合派生出最有亮點的市場項目。2010年年中,蟹島將舉辦第屆北京蟹島國際啤酒文化節。
蟹島選擇和德國慕尼黑合作這次國際啤酒文化節是極具挑戰性的項目,但經濟前景也很可觀。這不僅拉動相關飯店,酒店和購物,交通,航空,物流等行業的發展,單就業一項數字就很可觀。啤酒節如期舉辦,將帶動區內6000個農民實現就業,而啤酒節季的收入有望達到人均全年的收入水平。而舉辦國際性的啤酒節也將讓蟹島近距離學習國外先進的運營模式。
同時,蟹島還要發展更高層級的生態會展業。蟹島將與意大利頂級精品店合作,引進意大利精品店入駐。在蟹島一片青翠的綠色空間,世界頂級精品在游客面前閃亮登場,游客徜徉在充滿綠色的環境,可以挑選世界頂級商品的場景讓付秀平很神往。而蟹島未來要發展成大型生態會展和國際化展品匯集地。未來十年,蟹島將從一個村變成世界的一個大型生態會展窗口。而付秀平目前要做的就是從整體戰略上推進并實施。
付秀平如何平衡守成與創新?他說在員工眼中,他是個“愛折騰”的人。喜歡不停地“變”。在蟹島人眼中,他以思維快著稱,員工們要緊追快跑,才能跟上他。
自言并不聰明的付秀平,歷練讓他越來思維越敏捷。他非常重視溝通,和各方的多渠道信息溝通使他保持了敏銳的意識和市場直覺。而國際化既是蟹島的發展戰略,也是蟹島高起點學習的重要渠道。
付秀平說國際化帶給蟹島最大的收獲是給他更多信息資源以及商業機會。國際化在他的眼中,不僅是個美妙字眼,更是實在的商業機會。他說,國際化的目的就是掙更多人的錢,這是蟹島發展的升華,更是思維的改變。蟹島要從慢爬的“蝸牛”變成快跑的“兔子”。今年底,蟹島要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這將為蟹島的擴張帶來一個全新的資本平臺。
有資源、有經驗,有資金的蟹島開始了更新一輪的全國擴張。落地生根的傳統農業開始走出草船借箭的小作坊式發展模式,開始了在現代商業版圖內的快速擴張,隨著蟹島農業擴張步伐狂飆突進的是它對旅游市場的深度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