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第軼
價值受超預期外界因素刺激而得到很大提高,股價超跌帶來的估值錯位,是目前投資的重要依據。
市場在大家的擔憂和猶豫中,不知不覺地上升了快半年了。上證指數從去年10月28日1664點開始的這波行情,截止到4月17日為止,最大漲幅為53%,深圳綜指的最大漲幅是91%,加權計算兩市的平均漲幅約65%。
光看指數看不出市場的強態,初步統計有接近20%的個股創下了歷史新高,兩市漲幅超過100%的股票已經達到1113只,為上市家數的71%。這種情況不禁令人疑惑,這到底是牛市還是熊市?
有人會認為,這波市場漲幅高是因為前期跌得深。的確存在這個因素,但跌幅深的市場就一定會出現如此漲勢嗎?
市場異樣背后一定是有未知的信息,經濟和股市的短期變化是難以預測的。我們一定要等經濟數據全面復蘇才入場,一定要等全球經濟全面回暖才入場嗎?到那時市場估值是否會格外便宜?
其實,無論經濟短期如何變化,無論市場怎么走,投資者對它如何預期。我們在選擇投資目標時,都要盡可能尋找額外的保護和盡量多的安全邊際。
現階段來看,要尋找仍能提供足夠安全邊際需要的公司,可考慮運用雙重變化的原則。
第一重變化,是指公司本身價值受到超預期的外界因素刺激,促使其得到很大的提高。結合當前市場的變化,能夠發生這種價值轉變的公司,可能會出現在受此波經濟刺激政策影響的板塊中。四萬億經濟刺激政策的推出和之后陸續出臺的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將會使個別板塊的發展背景發生巨大的變化。比如之前存在發展緩慢、落后于世界先進水平的行業,現階段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除去產業升級的要求,它還能夠與現階段促進內需的政策緊密結合。這樣的板塊其增長潛力不言而喻。
具體來看,裝備制造業似乎有可能成為未來轉變最大的行業。首先,它包含在之前出臺的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之中,同時結合現階段國家發展國防的迫切需求來看,相較于拉動居民消費,國家軍費的剛性需求對該行業短期刺激效應非常明顯。近期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和市場的表現也逐步證實了對此板塊的影響。
第二重變化,是指由于公司股價超跌帶來的估值錯位。市場對于某些板塊和公司的預估過于悲觀,造成股票價格嚴重偏離其實際價值。經過一段時間的檢驗,投資者發現原來這些板塊和公司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差,甚至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它們發生了帶來驚喜的態勢扭轉,比如公司發生主營業務調整或有外部資產注入等情況。
只可以對照股票價格來尋找當前跌幅依舊極深的公司。這波反彈進展到現在,對比歷史最高價跌幅依然較大的公司,說明其基本面依然得不到市場的認同,如果相關板塊中有些個股的基本面正悄然發生轉變,這就值得投資者格外關注。
當然,如將上述兩種情況相結合,在公司發展前景發生向好逆轉的同時,該公司股價還存在被低估的情況,那么對照這個標準尋找出來的投資標的,就值得你格外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