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7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的第三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開幕式上,新聞出版總署黨組成員、副署長孫壽山,發表了題為《把握新趨勢 破解新難題 進一步加快新聞出版業向數字化轉型》的主旨報告,該報告包括當前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的新趨勢、當前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的突出問題、推動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的新舉措三部分。以下為報告摘要。
一、當前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的新趨勢
(一)產業融合不斷深化。傳統出版的數字化進程繼續加快,積極探索新的出版方式。以內容價值最大化為目標,相關內容產業融合不斷加深,降低生產成本,有效拓展了傳統出版的閱讀空間,延長了出版物生命周期。
(二)手機出版勢頭迅猛。近年來,手機已逐漸成為人們獲取各種信息的主要閱讀終端。用手機收看電視、上網、讀報紙、讀書非常普遍。
(三)數字技術不斷創新。近兩年來,以搜索引擎、移動終端、電子閱讀器等為主的數字出版技術創新日新月異,數字閱讀終端產品不斷升級,新型閱讀方式不斷涌現。
(四)產業形態日趨完善。目前,數字出版的產業形態經過多年的探索,已經逐漸清晰,數字出版企業結合自身優勢,找到了適合企業特點的數字出版模式。
(五)積極推動加快轉型。政府部門始終是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和主要推動力。
二、當前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的突出問題
(一)傳統出版企業對數字出版仍缺乏研究和足夠的認識。目前,一些傳統出版單位從業人員中,特別是出版企業領導人員的科技知識儲備不足,對發展數字出版采取了猶豫、觀望的態度,行動上鎖步不前。
(二)資金不足,產業發展后勁不足。一些傳統出版單位在進行數字化轉型時,缺乏資金投入的魄力。
(三)自主研發能力不夠。關鍵技術研發能力有限,特別是企業核心競爭力不足,推動技術研發的體制機制存在弊端,投入產出比嚴重失衡,技術成果推廣不力,優秀復合型拔尖人才比較匱乏。行業標準建設基礎薄弱,大量的信息孤島制約了出版傳媒產業鏈的貫通和市場開拓。
(四)數字出版尚未形成業界普遍認同的商業模式。數字出版產業在產品內容與種類上形成了規模,但遠未形成經濟規模。
三、推動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的新舉措
第一,通過政策引導和重大項目實施,推動傳統出版業數字化轉型。政策是政府的最大資源。要站在科技發展的最前沿,制定鼓勵傳統出版業向數字出版轉型的政策措施。
第二,加快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增強企業研發能力。技術創新能力,尤其是核心技術研發能力,是數字出版發展的基礎,資源配置的優化和產業升級都要依靠技術進步來實現。要加快實現由傳統媒體為主向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轉變,打造主流媒體在新聞出版多元傳播格局中的強勢地位。
第三,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積極探索出版監管的長效機制。進一步適應出版多元化的新態勢,加大網絡出版管理的監督、引導、規范、查處職能,加快建立法律規范、行政監督、行業自律、技術保障相結合的網絡出版管理體制和機制,為數字出版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第四,加強制度建設,完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傳統出版業的發展模式的改變與升級,促使行政管理手段必須作出相應的調整。要跟蹤高新技術發展的新動態,適應技術創新的新要求,加快立法進程,積極推動《著作權法》、《出版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適時修訂,增加涉及手機出版、互聯網出版等相關內容,確保有法可依,監管有據。
第五,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充分發揮人才在數字出版發展中的關鍵作用。要進一步落實人才強國戰略,堅持把發現、培養、使用、凝聚優秀科技人才作為數字出版發展的重要任務,促進科技創新人才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