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應
摘要高職院校是我國近十年間發展起來的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高技能綜合性人才的職業技術院校。分析高職院校的成長與現狀,從國家政策傾斜、地方政府扶持和地區經濟發展的角度闡述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現狀和發展愿景。
關鍵詞高職院校圖書館交流合作服務
1前言
2004—2008年,教育部對全國高職高專院校全面開展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2009年,第二輪評估即將開始。在五年間,成長出一批通過國家教育部評估的國家級示范性高職院校、省級示范性高職院校,出現了一批全國重點專業、精品課程,涌現出大批高素質、高技能的專業技術人才,緩解了國家經濟建設對人才的需要。高職院校呈現迅猛發展的喜人景象,學校建設、專業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尤其是圖書館的建設與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高職院校的快速發展歸結為國家政策的傾斜,歸結為教育部各項教學質量評估檢查,歸結為地方政府扶持和地方經濟的增長,歸結為高職院校自身建設的快速發展培養出的大批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國家急需的技能型人才。高職教育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2發展中的高職院校圖書館現狀
高職院校圖書館在配合學校通過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逐步得到重視,在藏書建設和文獻服務上體現以學校專業建設館藏為特色,建設以服務為本的既“姓高又姓職”的高職院校圖書館,成為高等職業教育講究基于工作過程的學習、學習工作過程化和實驗實訓課程大于課堂教學等不可或缺的支撐。但是,由于高職院校圖書館發展的歷史時間短,資源積累少,且發展不平衡,還存在著各種問題。
2.1需求大于供給
一是館舍面積不足,影響圖書館職能發揮。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建筑面積都在5000平方米左右,滿足不了圖書館的工作需要和廣大師生的閱讀需求。館舍的不足也影響了紙本藏書的有效增長。
二是館藏資源不足,影響圖書館服務到位。高職院校圖書館圍繞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結合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開發館藏資源,文獻服務以教學、實驗實訓為重點、以科研為補充,把社會需求和專業建設需求作為圖書館建設的基本方向,文獻資源大都具有較強的專業和職業特色,注重實用性。收藏重點是與本院專業相關的產業或職業的專業文獻資料,體現本校專業特色,但品種相對單一,藏書數量少。
三是經費普遍緊張,影響文獻資源到位。我國高職院校現階段的辦學經費大都比較緊張。受人力、財力等多種因素的限制,圖書館收集的各類文獻信息資源相對有限。教師從事教學、實訓、科研所需的較高層次的參考資料較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文獻資料、參考信息的需求也明顯低于普通本科院校。為了應對高職院校發展競爭的局面,一些高職院校把主要經費投入到教學樓和學生宿舍的修建上,圖書館的建設相對滯后,一些學校的校園網還未建成或設施陳舊,數字資源匱乏。
四是辦館理念定位不高,影響效益到位。高職院校圖書館除發展資金不足外,由于受到體制和服務觀念的影響,還存在著管理水平落后,人員素質偏低等多種缺陷,限制了高職院校圖書館的自身建設和可持續發展。不少高職院校圖書館都只能為校內讀者提供一些簡單的借閱服務,難以開展信息咨詢、館際互借、網絡信息服務等較高層次的文獻信息服務活動,參與區域性圖書館協作組織的資源共享體系或與其他高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建立有效的合作交流機制較少。
2.2機遇與挑戰并存
教育部的評估為高職院校圖書館注入了發展的活力。2004-2008年,教育部對高職高專院校進行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高職院校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進步,但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淘汰了劣質的、缺乏辦學能力的少數高職院校。2009年,第二輪評估即將開始,高職院校又將在新一輪評估檢查中大浪淘沙、優勝劣汰。
市場競爭為高職院校圖書館注入了發展的動力。職業教育的發展與地方區域經濟的發展聯系緊密,高職專業與當地的經濟增長點聯系緊密,人才培養與職業崗位需要聯系緊密,市場競爭要求圖書館必須盡快改變落后面貌,跟上職院發展的步伐。
3高職院校圖書館增強服務功能路徑探索
3.1提高圖書館館員服務意識的措施與對策
一是改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圖書館的服務,是人與人之間一種特殊形式的“互動”,圖書館服務的好壞與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只有優質服務才能提升人氣,只有發展才會有生存。如我院圖書館在經費緊張、館舍面積不足的情況下,通過與普通高校建立合作協議,使本院讀者同時辦理其他高校圖書館的借書證,保證了讀者的文獻借閱需求和閱讀需要;通過開通與其他協作網的合作與文獻專遞服務,想盡辦法主動為讀者解決疑難問題,而不是遇到困難就退縮或停止不前。
二是使硬件建設與軟件建設結合。硬件是指館舍、資金、設備等要素。軟件是指管理手段、服務態度等一切人為的因素,可以通過人的努力得到改變。對高職圖書館來講,硬件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和短缺,可以通過管理手段與服務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在圖書館的所有問題上,人是最關鍵的因素,人的意識與能動性是改變一切事務的根本。要通過人的努力提高服務能力彌補硬件不足,達到硬件與軟件相結合。
三是館內與館外互動。高職院校圖書館應配合學院的教育環節,從技能育人、知識育人到文化育人;從注重知識傳授和技能培養向全面素質教育轉變;既教人求真、求技,又教人求善、求美。圖書館員應走出圖書館,主持或參與學院各項活動,既提高了服務意識又得到師生的認可,既完善了教育功能又提高了自身定位,有“為”才有“位”就是這個道理。
四是促校內與校外合作,包括與行業、企業的合作。職業院校教學講究職業情境真實的再現,要求實踐與理論結合、仿真與現場結合、結果與過程結合、動態與靜態結合、專業成績與能力評估結合、針對教育結構的考試與針對就業結構的考試結合。為給教學提供良好的實訓環境,我院圖書館為湘菜實訓基地自建湘菜視頻數據庫,得到湘菜發展產業協會的大力支持與協作;為給學院領導決策和企業競爭服務,建立競爭情報中心等等。圖書館通過務實與務虛相結合、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相結合的工作措施,得到校外合作企業和師生的稱贊與認可。
五是紙本與電子資源互補。紙本資源的不足與質量不高是高職院校圖書館歷史遺留的老大難問題,我館在保證年生均紙本藏書數量與質量的情況下,通過購買和自建解決數字資源問題,形成學院財經、商貿、旅游為主干的多學科特色館藏,并不斷加強數字資源的使用和宣傳力度,解決了校外教師的閱讀和訪問問題,數字資源容量已達到18T,成為圖書館必不可少的重點項目,達到了與紙本資源的互補。
3.2加強合作與交流,共同促進、共同提高。
合作是高職院校圖書館發展的必由之路,交流是高職院校圖書館加快發展的助推力。
一是得到教育部高等學校圖書與情報指導工作委員會的指導。2005年4月,教育部高等學校圖書與情報指導委員會在江蘇南京召開全國第一次高職高專圖書館工作會議,標志著指導高職高專院校圖書館的發展正式納入到的工作計劃中;2005—2007年,教育部連續三年分別在大連理工大學、四川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舉辦全國高職高專圖書館館長培訓班,全國上百所高職高專院校圖書館館長參加培訓和學習;2005年7月,教育部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指導委員會第二屆二次會議決定,在全國推薦選拔高職高專院校圖書館代表加入教育部高校圖工委,成立高職高專組,為全國高職高專服務,2007年3月,該小組增補委員正式通過并開始開展系列組織活動。
二是得到地區高校圖工委的扶持。各地區高校圖工委積極開展的數字資源共享、數字資源聯合采購、定期學術交流、崗位技術人員培訓、聯合文體活動等都給高職院校圖書館提供了良好的幫助和引導作用,促進了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合作與發展。
三是得到地方行業學會的支持。地方行業學會是聯系中國圖書館學會的地區引路人,在地區行業事業發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長期以來,湖南省圖書館學會、湖南科技情報學會、湖南高校圖工委、湖南高職圖書館研究會等組織,為湖南高職圖書館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臺。
四是開展高職院校圖書館館際交流與合作。湖南省高職教育圖書館管理研究會自2005年成立以來,多次組織館際交流、專題研討、學術年會等活動,在湖南地區高職圖書館業務指導與管理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發展與交流進入了良性循環。湖南省高職教育圖書館管理研究會也多次得到湖南省教育廳的表彰和好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50—51
2鄭彩云,高等職業教育呼喚質量意識,[2004—11—12],http://www.tech.net.cn/page/N100/8210,html
3劉阿多,全國部分省市高職高專院校圖書館基本情況調查報告,[2007—7—23],教育部高等學校圖書與情報工作指導委員會二屆四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