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發
摘要學術論文起首部分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論文題目的提煉失準,冗長啰嗦和觀點外露,關鍵詞提取出現短語、詞組以及通用詞。最為普遍的問題是,不重視摘要的事實描述,習慣用定性描述的方法編寫摘要,達不到“摘要應包含與論文等同量主要信息”的要求,無法揭示文章的主要內容。論文主體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引言和結語的缺位或有名無實,最突出的問題是文后參考文獻虛列。論文常見邏輯問題是,標題和內容不對稱,標題之間的關系不契合。基本訓練對論文寫作起著基礎作用,學術規范對論文寫作具有指導意義,從基本結構著眼,從學術規范做起,從基本邏輯入手,是提高學術論文水平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學術論文學術方法學術規范
1引言
由于工作關系,成天和圖書館學稿件打交道,接觸最多、關注最多的是文章的標題、關鍵詞、摘要,以及引言、結語和參考文獻。筆者發現,來稿中存在著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相當一部分文章的基本結構存在問題。這些問題影響了作者思想的表達,致使文章沒有達到本來可以達到的水平和高度。筆者認為,同作者交流和探討論文寫作方面的問題,對于編輯人員與作者的共同提高是有益的。出此目的,筆者以實例就論文寫作的一些基本問題,與新老朋友交流,以期能得到朋友們的批評指正。
本文只針對投稿中最常見的文章基本結構方面的問題,學術文章涉及到的選題、創新、研究方法等問題,不在討論之列。學術文章的基本結構,一般分為前置部分和主體部分。前置部分主要包括:題名、摘要、關鍵詞。主體部分主要包括:引言、正文、結論、參考文獻。本文針對這些問題,依次展開討論。考慮到邏輯問題也是筆者平時所接觸到的非常普遍的問題,所以對常見的基本邏輯問題也作一些探討。
2前置部分常見問題舉要
2.1標題
標題是“以簡明的詞語恰當、準確地反映論文最重要的特定內容”論文題目是判斷一篇論文水平的重要信息。論文題目十分重要,必須用心斟酌。論文題目常見的問題主要是出現病句、冗長啰嗦和觀點外露。
2.1.1出現病句
錯誤的句子統稱為病句,病句除語法錯誤外,還有搭配不當、表意不清、邏輯不通等方面的問題。有一種邏輯問題造成的表意不清值得注意。這種情況是指標題的主客體指代不清或發生錯位,例如標題“近20年來我國對東盟經濟研究論文的統計分析”,就存在著主客體指代不清的問題。“我國”只是一個概念,不可能去“統計分析”什么。從邏輯上推敲,這里的“我國”應該是指“我國研究東盟經濟問題的作者”。“統計分析”的主體或者說動作的發出者是誰,是作者自己還是別人,從標題是看不清楚的。表意不清會讓人困惑,會分流和消解人們閱讀文章的熱情。
作為學術論文,出現低級的語法錯誤是很難讓人理解的。例如標題“信息生態系統在高校數字化圖書館建設中的思考與應用”,就是一個明顯搭配不當的例子,“信息生態系統”不能與“思考”搭配。而標題“淺談高校圖書館閱覽室的特點及育人功能的探討”,則是“淺談高校圖書館閱覽室的特點及育人功能”和“高校圖書館閱覽室的特點及育人功能的探討”兩個句子的雜糅。
有很多人趕時髦,喜歡用“基于……”的句型,反而弄巧成拙,成了病句。例如:“基于網絡時代圖書館對大學生的網絡閱讀引導”、“基于網絡環境地方高校圖書館信息組織與開發策略”、“基于AHP構建圖書館導入RFID技術的決策模型”、“基于OA文獻概念及應用前景探討”等等,這是典型的結構不全。“基于”相當于“以……為基礎”,譬如“基于核心價值觀的人力資源管理”,相當于“以核心價值觀為基礎的人力資源管理”。在使用“基于……”句型時,一定不能缺少結構助詞“的”字,同時還要檢查句子是否通達,表意是否清楚。標題最起碼的要求就是要避免病句。唯此,才能一免自己受累,二免他人受苦。
2.1.2冗長啰嗦
題名冗長是一個較為常見的問題。前述提到,題名是用簡明的文字恰當、準確地反映論文中最重要的內容。標題句子太長,不容易讓人理解,不容易讓人抓住中心。如“圖書館經典作品‘深度的閱讀將成為治愈網絡語境下‘信息焦慮綜合癥的一劑良藥”這樣的標題,就會讓人琢磨半天,既費時又費腦。簡練明確的標題,看起來一目了然,讀起來干凈利落,可以讓人直奔主題,既有利于理解,也有利于記憶。簡明反映了作者的思維能力和概括能力,只有做到高度概括,才能準確揭示文章的本質屬性,才有語言的簡明。如“阻礙信息公平因素分析及構建信息公平社會對策研究”,完全可以提煉為“信息公平阻礙因素研究”,既簡練,意思又清楚。對文章標題的提煉,有助于作者深化文章的主題,對問題進行更為深入的思考。
2.1.3題目觀點外露
有一些文章的題名,類似社論和時評,例如:“高校應率先實現數字化圖書館”、“如何讓圖書館在社會閱讀的大變革中立于不敗之地”、“在倡導全民閱讀活動中發揮圖書館的主力軍作用”等等。我們知道,社論、時評、短評與學術論文在標題上的最大區別是,一般社論、時評、短論等報刊論文往往在題目中就表明了作者的觀點。這是那種文體本身的特點和功能所決定的。學術論文則不同,其題目只確定研究對象或研究范圍,一般不表達觀點。作者的觀點是在研究之后才形成的,應當表述在論文的結論中。在論文題目中表達觀點,會給人一種先入為主的生硬,失去了學術論文的厚重感和邏輯魅力,還可能會造成一部分讀者的流失。
論文題目出現病句、冗長啰嗦、觀點外露等問題,會給讀者閱讀造成困難,也會使讀者對這些文章的判斷標尺下移,招致讀者的不屑。造成上述情況的原因,從主觀講,是作者對標題的定位、概括、揭示、限定方面的作用認識不到位,因而對標題不夠重視,沒有在標題提煉上下功夫。從客觀講,病句說明了作者在文字基本訓練方面的缺陷,邏輯錯誤說明了作者思維不是很清晰,不簡練往往反映了作者對文章本質關聯的認識還不到位。因此,在設計和斟酌論文標題時,一定要反復推敲,堅決避免概念、邏輯、語法方面的錯誤,因為它既是文章的門面,也是作者的門面。
2.2摘要
“摘要是論文內容的簡要陳述”。摘要是揭示文章內容的重要窗口,由于文獻信息浩如煙海,加之人們的工作、生活和學習的節奏都非常快,用戶在檢索到論文題名后是否會閱讀全文,主要是通過閱讀摘要來判斷的。即使創新內容很多、學術價值很高的文章,如果摘要寫得不好,文章也會躺在數據庫中睡大覺。所以論文摘要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著論文的被檢率和被引頻次。高質量的摘要,利己又利人,利于編輯人員審稿,利于文獻檢索數據庫的建設和維護,也利于讀者閱讀利用。目前摘要編寫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定性描述代替事實描述,出現自我評價。
2.2.1定性描述代替事實描述
有一部分人,文章寫得不錯,但不會作摘要,習慣于用定性描述的方法編寫摘要。所謂定性描述,
就是使用結論式語言對文章進行概括性描述。例如:“文章概述了我國數字參考咨詢服務的現狀,指出了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這種定性描述所揭示的內涵太淺,不能反映全文內容。須知,摘要應包含與論文等同量的主要信息,即作者不閱讀論文全文,就能獲得文章的基本信息,便于讀者作出是否閱讀全文的取舍。內容精當的摘要,也便于二次文獻的開發和利用。摘要如果不能反映全文內容,就失去了摘要的意義,不利于文章的利用,不利于文章學術影響力的發揮,造成學術資源的浪費。因此,摘要應當避免籠統、空洞的定性描述,要對文章的主要思想、主要觀點、主要成果、主要事實進行具體描述,以便其客觀全面地揭示文章內容。
2.2.2出現自我評價
有一些論文摘要經常出現自我評價。如“……提出了改進的有效措施。”,“……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最佳方案”,“……在實際應用中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為圖書館和學校人事主管部門對人力資源的管理和決策提供了科學手段”,等等。“有效措施”、“最佳方案”、“指導意義”、“科學手段”,都屬自我評價。“摘要是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文章是給同行看的,作者只需對文章的創新點客觀描述即可。有無創新,價值大小,同行自明,自有公論,無需自夸。自我評價會造成讀者的心理排斥,招來他人詬病,占字太多,還會沖淡摘要的主旨。
上述問題,是作者對“摘要應擁有與文獻同等量的主要信息”的要求不甚清楚,不掌握學術規范意義上的摘要方法,反映出作者不清楚讀者在利用數據庫檢索文獻時摘要對文獻取舍的影響程度。
2.3關鍵詞
“關鍵詞是反映論文主要內容的名詞性術語”。我們知道,由于種種因素,在許多情況下,題名不能完全揭示一篇文章的內涵,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關鍵詞對文章內容進一步揭示的作用就顯得特別重要。關鍵詞具有概念特性,它反映了文獻特有的內容。因此,它具有重要的檢索意義。一篇學術論文的關鍵詞,關系到該論文和該成果的利用率和學術影響力。學術論文中提取關鍵詞常出現的問題有:出現短語和詞組,通用詞泛用和簡單切分題名獲取標引詞等。
2.3.1出現詞組或短語
關鍵詞提取,最常見的問題是將關鍵詞寫成未被專業認同的詞組或短語,例如:“在線信息素質教育”、“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圖書館信息文化”、“廈門大學圖書館圖林網志聚合模式”、“麥肯錫7S管理模型”、“問題與對策研究”等等。據前述所知,關鍵詞是反映論文主要內容的名詞性術語。術語是用來指稱某一專業知識領域概念的詞或詞組,如“共享工程”、“農家書屋”、“非典型性肺炎”等等。將關鍵詞寫成未被專業所認同的詞組或短語,是作者生怕語句太短,不能揭示相關內容,用句子組合代替了邏輯組合。作為學術論文的關鍵詞必須是能反映論文主要內容的名詞性術語,這是因為,在目前,絕大部分投入運營的文獻數據庫,還沒有實現以短語、章節、段落等自然語言為檢索口的智能檢索。主題標引是采用不依靠詞表的關鍵詞自由標引方式,其檢索人口是以關鍵詞的邏輯組合揭示論文主要內容的,而不是用非專業化詞組和短語,非專業意義的詞組和短語是無法實現計算機檢索的,因此作者在選取關鍵詞時,應當避免使用未被專業所認同的詞組和短語。
2.3.2通用詞泛用
通用詞是指那些在專業領域沒有獨立檢索意義的泛指詞。通用概念詞不屬于任何學科,內涵較淺,詞義簡單,一般難以使主題標引深化。例如:“研究、調查、設計、分析、演變、方案、總結、進展、概況、探討、作用、報告、方法、模式”等均為通用詞。由于通用詞不具有獨立檢索意義,所以不能作為讀者查找文獻的入口。例如某文章的關鍵詞為:“機構知識庫模式分析”,其中通用詞“模式、分析”,沒有檢索意義。如果過量地使用通用詞進行標引,會影響系統的標引質量,降低檢索效率。導致通用詞濫用,是因為作者不熟悉主題分析和標引的方法及規則,導致了大量選取通用詞標引的情況發生。通用詞沒有檢索意義,我們在標引時最好不用,從縮小檢索范圍考慮,一篇文章的關鍵詞,通用詞一般不要超過兩個。
2.3.3簡單切分題名獲取關鍵詞
據有關專家統計,作者在提取關鍵詞時,一半以上是直接取自文獻題名的。我們知道,在很多情況下,題名并不能完全反映文獻的主題。需要進一步發揮關鍵詞揭示文章主題的作用,填補題名揭示時留下的空白,以期達到的理想的深度和廣度。從這個意義上講,關鍵詞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而簡單拆分題名,關鍵詞便形同虛設,沒有起到應有的補充揭示作用,無法使文獻主題深化,純屬多此一舉。關鍵詞選取時拆分題名的比例如此之高,說明作者忽視了對深層隱性主題的提煉。或者說本來就是一種懶惰的表現,不愿意下工夫對文章主題進行分析。無論敘詞標引或自由標引,都應當提高主題分析的質量,要注意對文獻中的隱含內容深入分析,不能簡單地切分題名。
以上這些問題說明,相當一部分人還存在著常識方面的問題,認為題名、關鍵詞、文摘都不過是形式而已,無關緊要。沒有認識到這些“形式”在揭示文章內容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沒有認識到這些“形式”在學術交流和傳播方面的功能,沒有從學術規范的高度去認識問題。因而導致了文章題名、關鍵詞和文摘的下筆的隨意和粗放。這是一種對自己、對讀者、對他人不負責任的態度,是一種毫不利己、又不利人的做法。
3主體部分常見問題舉要
引言、正文、結論、參考文獻被稱為文章的主體部分。主體部分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結構不全或結構不完整。結構完整是一篇合格論文的起碼要求。結構完整的邏輯意義是結構合理,即論文的全篇布局既要完整,還要得當。學術論文較為通行的結構是三段式,即引論、本論、結論三個部分。引論是提出問題,本論是研究問題,結論是總結問題。論文結構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引言和結語的缺位或有名無實,文后參考文獻虛列。
3.1引言缺位
引言又名前言。引言的作用是引出文章的研究對象,提供研究對象的背景資料,闡述他人已有的論述和不足,對選題的創新點和價值加以說明,以便使讀者了解文章的立意。引言還有助于作者匡正文章的思路和架構,保證文章的邏輯性。然而,許多作者的文章沒有引言,在讀者沒有獲知任何背景材料的情況下,便展開了文章的敘述。這樣會讓人一頭霧水,即使硬著頭皮看下去,也不會明白文章的創新在哪里。有些文章雖然有引言,但不得要領,總是引而不發,洋洋灑灑說了不少,就是不點題,不介紹文章的研究對象,不介紹研究對象的背景情況,不介紹文章選題的價值。讓人看不清文章究竟要說什么。前言體現著作者對文章的定位、寫作意圖和思路。如果沒有前言,或者在前言中漫無邊際地東拉西扯,往往反映出作者對文章的思考不深入,反映出作者在邏輯方面的準備不足。這種情況,不利于作者對文
章結構的安排,不利于論述。同理,不利于編輯審稿,也不利于讀者閱讀。
3.2結語缺失
結論是對文章思想觀點的強調,是對正文言猶未盡的補充。從文章布局講,提出問題,研究問題,到總結問題,結語體現著文章的結構完整和邏輯美感。從學術研究講,科研是一個過程,最終得到什么研究結果,應當有個概括和結論。結語對于作者深化思想和讀者把握全文是有幫助的。遺憾的是,許多文章沒有結語,有些結語說一些不疼不癢的話,甚至是和主題無關的話,沒有體會到結語是文章的最后落腳點,沒有體會到結語應當體現作者更深層的認識和見解。文章沒有結語,使得文章殘缺不全,影響文章的美感,會給人一種嘎然而止的突然和言猶未盡的遺憾。這種情況不利于讀者體會作者的思想,不利于讀者對文章的理解。
3.3參考文獻虛引
參考文獻是“為撰寫或編輯論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關文獻信息資源”,通常我們所說的“參考文獻”,實際上是指文后的引用文獻。引用文獻是參考文獻的一部分,人們習慣上將其稱之為參考文獻。參考文獻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文獻虛引,有相當一部分作者,參考文獻在正文中不作標注,只是在文后羅列一些篇名或書名,抑或不注明所引文獻的具體頁碼。對學術文章而言,參考文獻的正確標注是十分重要的:從參考文獻可以判斷一篇文章是否新穎,從作者所引用數據、材料的時效,可以看出一篇文章是不是陳舊過時,看出作者的思想是否新穎。學術是發展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技術在不斷涌現,如果引用過時的材料或數據,是不嚴謹的,學術水平也將大打折扣;參考文獻是判斷一篇文章學術性的重要依據,從作者所選用的參考文獻的水平和質量,大體可以體現作者文章本身的水平和質量,閉門造車,自話自說,必將孤陋寡聞,很難有高遠的眼界,很難有理論上的創見,而引用了專家的思想和他人的研究成果,就等于有一批專家和學者給文章做學術后盾,文章的厚重感自然產生。從參考文獻的占有量,從作者對參考文獻的駕馭,可以看出作者對某一問題的了解程度、深入程度和把握程度,看出作者的學術視野、學術積淀和研究起點,綜合這些參考文獻所反映的研究現狀,便不難判斷作者選題的創新所在。對參考文獻認識缺位,是造成參考文獻虛引的主要原因,它表明有些作者沒有把參考文獻視為學術內容和科研方法,不解其真諦。毫不夸張地說,參考文獻虛引成了相當一部分作者文章水平提升的瓶頸,如果對參考文獻的認識問題得不到徹底解決,就無法突破這個瓶頸。從學術研究的繼承性出發,從科研工作的嚴謹性出發,從對被引作者的尊重出發,從避免可能出現的抄襲出發,也從便于讀者檢索出發,學術文章一定要做到凡引必注。它既是學術內容,又是科研方法,同時也是治學態度。
4邏輯問題
學術論文的邏輯是指總論點、分論點和小論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只有恰當處理論文內容之間的聯系,才能使論文有嚴謹的結構。文章的邏輯是通過文章的標題系統體現的,通過對文章大小標題的審視,就可以看出文章的邏輯是否嚴密。文章常見的邏輯問題是:標題和內容不對應,標題之間的關系不契合。
4.1標題和內容不對應
有一個并非個別現象的問題,不少作者的題目與內容不對應,即文不對題。標題與內容不對稱表現有二:一是內容與題目完全錯位,二是外延太大或太小。
例如“數字時代開展社會閱讀的冷思考”一文的二級標題分別是:“1我國國民社會閱讀現狀的思考”,“2引起社會閱讀危機的幾個因素的思考”,“3圖書館應對措施的綜合思考”。從文字表面看,文章似乎是切題的。但是,題目的中心詞是“冷思考”,“冷思考”是逆向思維,是對問題的一種反思,要表達的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理性,立意往往與眾不同。可是,該文章所有二級標題,并沒有呼應主標題,沒有列舉“熱”的表現,為“冷思考”鋪墊,也沒有“冷思考”的具體內容。這是內容與標題完全不對應的例子。
再如,某文的三級標題是“2.3中國留美歸國人士積極開展圖書館學教育”,在論述中出現“…,…杜定友,畢業于菲律賓大學,獲圖書館學學士學位。他們是本世紀中國新圖書館事業發展以來的第一代學人,奠定了我國20世紀圖書館事業的基礎…,…”,杜定友畢業于菲律賓,在外延上顯然超出了“留美歸國人士”,這是敘述內容外延太大的例子。
某作者在《國外圖書館職業道德踐行概況》一文中,介紹了日本、美國、英國和法國的圖書館職業道德規范方面的有關情況,日、美、英、法只是主要發達國家,其外延顯然比“國外”要小,這是敘述內容外延太小的例子。
文章的基本要求是標題與內容相符。論述的內容要緊扣題目,使其外延和內涵對等,不能大也不能小。標題要確切地表達出論文論述的對象和范圍,論述的內容一定不能超出和小于標題的規定。題目與內容的外延是反比關系。內容的外延大了,則說明題目的內涵小了。內容的外延小了,則說明題目的內涵大了。在文章主旨的統領下,或者修改內容,或者修改題目,使其外延與內涵完全對應。
4.2二級標題之間不契合
這種情況表現為標題內容前后不呼應。
例如《圖書館倡導大眾閱讀的新思考》一文,二級標題有5個部分,分別是:“1閱讀的內涵和意義”;“2國外閱讀狀況”;“3我國的閱讀現狀”;“4圖書館在大眾閱讀中的地位和作用”;“5圖書館倡導大眾閱讀的建議和思考”。
從主標題可知,文章的研究主體是“圖書館”,客體是“大眾閱讀”。但是,文章第一、第二、第三部分的論述,遺漏了主體“圖書館”,也遺漏了客體“大眾閱讀”,沒有為文章的第四、第五部分鋪墊。明顯可以看出二級標題之間概念的不對等。
標題之間是一種鋪墊和呼應的關系。前者要為后者做鋪墊,后者要呼應前者。這是敘述所必須的,說理所必須的。只有這樣,文章才能吸引人,才談得上有說服力,才可以承載和容納學術思想的精妙和細微。
4.3二、三級標題之間不對應
這種情況表現為標題指代的對象不一致。
某篇文章的二級標題是:“2圖書館在全民閱讀中的地位與作用”,其三級標題分別為:“2.1全民閱讀活動是公共圖書館產生和發展的前提條件”,“2.2促進全民閱讀是公共圖書館的職能所在和主要任務”,“2.3圖書館是大眾閱讀的主要陣地,豐富的館藏資源為開展全民閱讀提供了物質基礎”,“2.4圖書館現有的網絡化格局體系,為開展全民閱讀提供了體系保障”,“2.5促進全民閱讀活動是由圖書館的公益性和服務性所決定的”,“2.6公共圖書館具有閱讀指導功能”,“2.7圖書館事業的發展能滿足大眾新的閱讀需要”。
此例二級標題的主體是“圖書館”,客體是“地位與作用”,然而,通過甄別不難看出,下位標題“2.1”、“2.7”論述的是公共圖書館與大眾閱讀兩者之間的關系,而“2.2”、“2.6”論述的又是公共圖書館的職能、任務和功能;除2.3內容與上位標題對應外,其余六條與二級標題的客體“地位和作用”無涉。這是典型的三級標題與二級標題不對稱的例子。
上位標題與下位標題之間的不對稱,說明作者的概念不清楚,對要敘述的問題還沒有弄明白,還沒有想清楚。這種敘述,是典型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這種文章的“價值”是可想而之的。
需要強調的是,文章所有的下位標題都要為上位標題服務。同級標題之間是一種鋪墊和呼應的關系,要做到環環相扣。否則,就會影響對問題的敘述和表達。標題是文章的靈魂,文章標題一旦確定,所有的文章要素都要受文章標題統領,摘要、關鍵詞、子標題、前言、結語、參考文獻都要為主標題服務。
5結語
學術論文是學術研究的文字記載,它在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影響。它對人們文字水平的提高,對觀察事物、分析問題習慣的養成,對邏輯思維的訓練,對學術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對專業意識的強化和職業理念的更新都是不可或缺的。學術論文的基本結構是學術文本演進的必然結果,是長期以來人們在學術交流過程中的智慧凝結。邏輯是人們思維高度發展的體現,嚴密的邏輯有利于作者在最小的時空容納最豐富的內容。基本訓練對論文寫作起著基礎作用,學術規范對論文寫作具有指導意義,從基本結構著眼,從學術規范做起,從基本邏輯人手,是提高學術論文水平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