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君
學習研究中醫者和從事中醫工作者,經常要查考中醫文獻,但不少同仁卻不知從何查起。中國中醫研究院圖書館編輯、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全國中醫圖書聯合目錄》就為上述人員提供了極其方便的條件。
這部聯合目錄是一部查找中醫書籍的檢索性工具書。自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出版以來,在海內外有著廣泛的影響并得到中醫人員的好評。我以為這部聯合目錄有如下幾個特點:
一、收錄齊全。編輯組歷七年努力,與有關單位協作,通過廣泛調查、認真核實,總共收錄113個圖書館截至1980年底為止的館藏中醫藥學圖書12124種,包括建國前出版的,建國后的影印、再版、復制本,國外所藏中醫書原著、中文譯本;甚至對叢書中的醫書子目亦予以反映。如此做法就擴大了文獻收錄范圍,方便了文獻資源的開發利用。
二、著錄完備。主表內容包括:類名、總序號、著作年號、書名(卷數、異名、重要附錄)、著者(朝代、姓名、字號、別名、著作方式)、版本(出版時間、出版地、出版者、版本類別)、館代號、叢書子目、注釋。從而準確告訴讀者每部醫書的基本信息;每部醫書可從哪所或哪些圖書館查檢到。每一書名、編著者又在書后索引中分別準確反映,以利讀者查檢。
三、分類合理。考慮到現存中西藥書籍的實際情況,本聯合目錄采用分類編年的方法,以學科分類為主,兼顧到中醫古籍體裁特征,劃分為醫經、基礎理論、傷寒金匱、診法、針灸按摩、本草、方書、臨證各科、養生、醫案醫話醫論、醫史、綜合性著作等12個大類52小類,必要時在小類下再細分。例如,醫史大類下分通史、專史、傳記、史料、雜著5小類;其中傳記小類下再細分匯傳、先秦醫家傳、秦漢三國醫家傳、唐宋元醫家傳、明清近代醫家傳。這樣,既可從目錄的整體結構上看出中醫學術發展的歷史源流;又符合中醫工作者從中醫學術角度檢索中醫書籍的習慣。
凡一書涉及兩個以上類目時,按其主要內容歸類,同時參見有關類目。叢書子目進行分析著錄單列條目,按其內容分至相關類目。這就充分發揮了分類的作用,提高了目錄的檢索功能。
四、檢索便捷。該聯合目錄后附索引和附錄。索引有書名筆畫索引和書名音序索引,著者筆畫索引和著者音序索引,這就方便讀者從多種角度與途徑查到所需的中醫書籍。附錄有甲子表、歲陽歲陰表、歷代建都簡表與歷代帝王名諱表。這都是在查考中醫書籍常常需要參考的資料。
上述四方面相互聯系,相得益彰。說明本聯合目錄編者考慮周全,得到使用者的一致好評。
應該指出,這部聯合目錄出版于1991年,雖然距今已近二十年了。但仍是中醫院圖書館不可或缺的一部有價值的工具書。如果編者通過進一步調查,增補收書范圍,則它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在中外中醫學術與文獻交流方面更具有特殊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