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慶全
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這是中共的政治理想,也是張瀾一生的追求
在共和國開國領袖的群體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張瀾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位。這不僅是因為他在天安門城樓上那身穿長衫、頭戴瓜皮帽的打扮,更重要的是,他非凡的人生經歷是那樣獨特。
1911年,張瀾擔任川北宣慰史;此后,城頭變幻大王旗,歷史走入北京政府主政時期,張瀾歷任嘉陵道道尹、四川省省長;中華民國政府期間,張瀾為國立成都大學校長、四川安撫委員會委員長、中國民主政團同盟主席;1949年新中國建立后,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民主同盟主席。
這是一份極不尋常的履歷。從清末到民國再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近一百年波瀾起伏,潮漲潮落中走出來的知名人士不在少數,而每個時代都在政治舞臺上身居要職,并且舉足輕重,惟張瀾一人。
1954年五一節,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對張瀾說:“表老啊!你好,你的德很好,你是與日俱進?!?980年春節,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在民盟中央和民盟北京市委舉行的迎春茶話會上,特意提到張瀾先生說:“我感到這位先生有兩條是值得佩服的,第一條,他有很高尚的精神,這就是他的頑強的民主精神、民主思想;第二條,他有一個很優良的氣質,就是他有強烈的正義感?!?/p>
毛澤東和胡耀邦的總結,涵蓋了張瀾一生的理念和追求——“民主精神”是他的政治理想,而“德”所構成的“強烈的正義感”,則是他理想中政治清明的基石。
從立憲救國轉向民主救國
1872年,張瀾出生之時,為挽救日薄西山的大清王朝的洋務運動方興未艾,第一批中國留學生開始走出國門。1894年,在張瀾考中秀才這一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中國前所未有的劇變開始了。1898年的維新變法運動,給中國帶來了一股清新的風。1905年,延續幾千年的科舉制度被廢除,張瀾子承父業做了一名教書先生。 維新派這股清風的吹動中,1903年,張瀾作為四川官派留學生赴日本東京宏文書院學習物理化學。此時,明治維新使這個古老、保守的國家產生了新的活力。張瀾從真切的感受中確立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君主立憲是個好東西,變法維新才能救中國。為此,張瀾迫切希望被囚禁在瀛臺的光緒皇帝能重掌大權,在中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在留日學生舉辦的慈禧太后70大壽慶祝會上,張瀾迫切地表達了自己的政治主張:皇太后結束垂簾聽政,還政于光緒,結果被清政府駐日公使扣押。后由于學院出面干涉,張瀾才得以釋放。
張瀾的君主立憲主張,很快被國內的局面所打破。1911年發生在湖北和四川的保路運動,張瀾和民眾一起,高舉光緒皇帝神主牌合法請愿,卻遭到野蠻鎮壓。身高不滿五尺的張瀾挺胸對著清兵的槍口,以生命維護民主權利,被捕入獄。被營救出獄后,張瀾開始踏上政治舞臺,他的政治理想也從立憲走向了革命。
從1911年至1918年,張瀾在四川前后當了8年地方官,從川北宣慰史到四川省長。當政期間,張瀾運用民主的理念,改革舊官場種種腐敗,自己帶頭清廉;大力興辦教育,人民安居樂業,在百姓中贏得了“川北圣人”的美譽,為以后登上政治舞臺奠定了基礎。
1919年五四運動期間,張瀾正在北京。追求民主和科學的五四運動,與他所追求的政治理念相容、相通。他尤為欣賞李大釗、毛澤東、趙世炎等人參加的少年中國學會,稱贊“此乃振興中華希望之所在”。此外,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的“學術自由,兼容并包”的辦學理念也深深留下烙印。
1926年,軍閥劉湘坐鎮四川后,新成立的成都大學校長一職出現空缺,劉湘請出了德高望重的張瀾。當校長后,張瀾把蔡元培的教育理念移植到成都大學,提出的第一個口號,就是打開夔門。無論教師政治信仰如何,來自何黨何派,學歷出自何校,一律惟才是舉。從1926年到1930年,張瀾把只有一塊牌子的成都大學,辦成了聲名遠播的高等學府,創造了教育史上的奇跡。當時的成都大學被看作西南地區“民主與科學的堡壘”,人們一度把他和北大校長蔡元培相提并論。后來軍閥劉文輝以三校合并之名排擠張瀾,張瀾不得不辭去了校長職務。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在社會上享有聲譽的張瀾,對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極為不滿,因而傾向于中共的抗日政策。全面抗戰爆發后,張瀾對中共堅持抗日、追求民主的政策更是非常贊賞。1937年1月,國民黨的五屆五中全會確立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四項方針,并設置了專門的防共委員會,由蔣介石親自提案的《限制異黨活動辦法》也在這次會議上獲得通過。為此張瀾當面質問蔣介石,共產黨抗日是大好事,為啥子要反它、限它?1941年1月皖南事變爆發后,張瀾對國民黨的獨裁行動予以強烈譴責,同時與中共緊密聯系,相互配合,揭露國民黨的惡劣行徑。他冒著生命危險,把周恩來送來的皖南事變真相材料秘密散發出去。
1941年3月19日,在有“民主之家”之稱的重慶特園,中國民主政團同盟秘密成立。民盟由三黨三派所組成,其成員基本上都是社會上的知名人士。作為這個團體的領導人自然應該德高望重。在梁漱溟的提議下,一貫反對結黨、追求民主救國的張瀾,眾望所歸,被推上了民盟主席的位置。在半年后的國民參政會上,張瀾、羅隆基等人根據民盟綱領提交了一份議案,要求國民黨盡快結束訓政,實行憲政。蔣介石惱羞成怒,拍案大罵,“把我當宣統了”,隨即派特務對張瀾進行嚴密監視。張瀾不以為意,與蔣介石當面辯論長達兩個小時,并在此后兩年中拒絕出席參政會。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蔣介石邀請毛澤東來重慶共商國是。張瀾作為民主黨派的代表,到機場迎接毛澤東。在重慶,毛澤東與張瀾三次相見,交換對未來中國的看法。張瀾所追求的民主建國理念與毛澤東和中共的追求如出一轍。在對民主的共同期盼中,民盟和中共走到了同一個戰壕。
1946年國共內戰后,蔣介石宣布即將召開“國民大會”,中共宣布這個“國大”違反政協決議,拒絕參加。此時,作為國共之間的第三種力量的民盟,是否承認和參加“國大”,便顯得至關重要。張瀾向周恩來明確表示,民盟絕對不參加“國大”。為此,國民黨宣布民盟為非法團體,以逮捕和生命危險相威脅,強制民盟總部宣布解散。張瀾派沈鈞儒秘密潛往香港,召開民盟的一屆三中全會,成立民盟的臨時總部。這次會議是民主同盟在政治上的一個轉折點。此后,民盟放棄了中間道路,為建立民主、和平、獨立、統一的新中國與中共攜手合作。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出五一口號,號召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而中國共產黨發起的這次政治協商會議在歷史上通常被稱作新政協。5月5日,在香港的民盟總部和各民主黨派代表聯名通電全國,并同時致電中共中央毛澤東,表示擁護五一口號。張瀾得知后,立即給香港的沈鈞儒等人去電報,對響應五一號召這一行動非常贊同,指出“這是國家當前自救的唯一途徑”。
進入1949年后,國共兩黨在戰場決戰的同時,都把目光轉向了張瀾等民主人士。國民黨特務擬就了一份名單,其中有宋慶齡、張瀾、羅隆基等重要人物,蔣介石要求把這些人強行帶到臺灣。而周恩來也在行動,在他周密的安排下,被特務嚴密監視在醫院中張瀾、羅隆基成功逃脫,北上北平,參加中共政治協商的開國盛典。6月25日,毛澤東來到北京飯店,看望住在這里的張瀾。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中南海懷仁堂召開,張瀾作為民盟的首席代表出席了這次會議,并做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號召全國人民在毛澤東主席的領導下,精誠團結,共相勉勵,并特別要求民盟要團結一致,擁護將來的新政府,以完成建設新中國新社會的歷史使命。9月30日,張瀾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10月1日,張瀾與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登上了天安門城樓,出席開國大典。在這樣的時刻,他仍像平時一樣,身穿長衫,頭戴瓜皮帽。
以身作則,戒除歷來為政者的病根
1949年6月25日,當毛澤東到北京飯店與張瀾見面時,兩人有如下的對話:
張瀾:“共產黨真有本領,取得如此偉大的勝利?!?/p>
毛澤東:“我們共產黨人,其實也無過人的本領,我們只不過做到了謙虛、謹慎、勤勞、節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全國人民擁護我們,這才辦成了一些事情?!?/p>
張瀾:“主席講的前八個字,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少數人能夠做到。但要做到這后一句話就很難啦!恐怕這也就是歷來為政者的病根之所在吧?”
毛澤東點頭認同。
這番看似普普通通的對話,實質上卻點出中共勝利的實質,得人民者得天下。而要得人民,就必須戒除“歷來為政者的病根”,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這是中共的政治理想,也是張瀾一生的追求。
張瀾在四川主政8年間,夫人老母及一概親人,仍在家鄉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家生活。其四弟曾請求在他的政府機關中謀一低職,遭斷然拒絕,諄諄相勸道:“我不能任用親人,你在家中務農并奉養老母親最好?!碑敃r南充軍閥石青陽欲倒張瀾,曾派人喬裝暗訪其家,但見“環堵蕭然,一屋空空,家人庵居素食,無可竊物”。暗訪者以實相告,石嘆曰:“川北圣人之譽,名不虛傳也?!逼淙娜鉃榘傩辗盏那椴?,連政敵亦無不欽然。
1949年,張瀾被蔣介石軟禁于上海虹橋療養院。當時,他的生活十分清苦,不過手上卻有一筆只有劉文輝等少數人知道的1700萬銀元的巨款,這是民盟的活動經費,只有張瀾有權動用。但張瀾寧可清貧自守,而絕不挪用分厘。
10月1日開國大典上,張瀾仍如平日,穿著一身舊布長衫就上了天安門,連毛澤東主席都笑著對他說:“表老(張瀾字表方),你太儉樸了,你現在是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了,還是應該穿好點?!遍_國大典后,毛主席讓政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專門為張瀾送去呢料中山裝和大衣,張瀾舍不得穿,放在箱內長期保存,去世前囑人還給了國家。同時,他一次次拒絕了國家為他安排的住宅。在他看來,那些院子委實太大了,房屋也委實太好了。后來,他親自選擇,終于合家團聚在一處小小的舊陋的宅院里。
在北京皮庫胡同的一個四合院里,張瀾度過了生命中最后的5年,沒有人相信這個毫不起眼的地方,住著一位國家副主席。據說張家曾在這里開辟了一小塊地,地里種的不是什么奇珍異卉,而是老百姓飯桌上最常見的蔬菜。種菜的人也不是我們想象中的保姆或者警衛員,而是張瀾的夫人劉慧征。
一襲長衫,一個瓜皮帽,定格了張瀾的一生。毛澤東用“你的德很好”給予贊賞。而在張瀾看來,只有戒除“歷來為政者的病根”,政治清明的理想才能實現。這或許可以解釋他一生穿長衫的舉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