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 日
在北京東五環外萬科青青社區商街的盡頭找到了“讀易洞”,這個京城知名的社區書店有著小小的門臉。盡管早在網上瀏覽過書店內各個方位、各個角度布局的圖片,但一進“洞”還是立即被這個精妙的小空間所吸引,古樸的木質書架、舒適的布面沙發、溫馨的燈光、盡情舒展的綠植,縹緲柔和的音樂,還有書架上分類獨特的圖書。好想不打擾店主,就窩進沙發里吊兒郎當地翻上一下午書啊,把采訪和工作統統放到一邊。
因為是工作日的下午,店里還沒有顧客,邱小石在角落里的辦公桌前做著自己的事。通常這里是妻子阮從的天下,她不是斜靠在沙發上讀書,就是認真地在博客里貼出當日推薦的圖書及書評。
“讀易洞”書房算是家庭作坊,開書店是夫妻倆一直以來的理想。妻子阮從為此辭去了報社記者的工作,丈夫邱小石在打理書店的同時,仍然做著廣告人兼圖書顧問。2006年,“讀易洞”靜悄悄地開在了他們家所在社區的商街內,店鋪是他們付了全款買的,“所以我不擔心它能不能持續下去,我希望它能掙錢,但不指望。”店主是以這樣非常輕松的心態來看待這個書店的,“讀易洞”是他們家的另一個客廳或書房,只不過它是開放的,他們沒有利益的壓迫,所以這種家庭式經營是一種純粹的樂趣與消遣。
“讀易洞”的書并不多,但都是主人喜歡的,店主每天會認真地寫書評,貼在書店的展示墻上和博客里。在擁有2000住戶、33個商鋪的社區,“讀易洞”是最有特色的一個,為社區業主們提供更豐富的精神空間的同時,也為在那里經營商業的同行們,提供一種商業方式的可能嘗試,安逸與便利的生活之外,還保有一些可以體現社區意志的形式。一直對社區文化和社區現象有著研究的邱小石是這樣詮釋他的書店理念的:“我們希望給大家提供一個閱讀的空間和可能,希望通過鄰居之間的口耳相傳讓更多人知道讀易洞書房,盡量用一種順理成章的方式讓大家對書房有浸潤式的認知。”
到9月9日“讀易洞”開業就三年了,但不可思議的是他們現在依然連進書和銷售都不做統計和記錄,賣書的錢就直接投入到維持書店的正常循環,以及買柴米油鹽了。但在書店經營上,善于搞創意的邱小石開創了很多有特色的方式,“涂書置換”便是其一。全款購書,閱后返還時此書的50%款額沖抵下一本書的購書款,以此類推。書店鼓勵讀者在書上任何地方批注,留下感言、評論或其他。此書即進入“讀易洞分享者”書架,成為讀書置換專用書籍,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也可完成思想交流。在書店里舉辦小規模的跳蚤市場;一些業主對旅游、攝影或收藏感興趣,他們可以到書店里舉辦興趣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收藏品。慢慢的“讀易洞”便成為了社區一個比家更自在,比一般公共場合更私密、更有親和力的場所,這里不僅僅是一個讀書的地方,它也是一個散播溫暖的社區成員。
從愛好讀書到開辦書坊,邱小石也逐步完善了自己對書的認知和了解,于是他開始在特定的讀者群中實施一項新的創意——“DIAO計劃”。這個計劃就是為讀者置身定制讀書單,作為圖書顧問,邱小石在充分了解對方的興趣愛好、專業特質、思維傾向之后,根據自己的判斷擬書目并為對方購買,而對方在收到書之前完全不知道書目的內容。讓我們看看“DIAO計劃”第一期讀者反饋。便明了這個創意的吸引力所在:“不對具體的書評價,是對整體評價,第一個詞是:很好。第二,挺興奮,你選的書跟我近期買的沒有重復。第三,從整體選書上,很有品味?!?/p>
至此,“讀易洞”已經不僅僅是一間社區書房,也不僅是一個社區交流場所,它得到進一步延伸,延展出一項智力服務——圖書顧問。邱小石的第一個客戶是北京香港馬會會所圖書館,這是一項非常規的、帶有個性識別的圖書館定制業務?!白x易洞”致力于提供有策劃意識的智力服務,力求馬會圖書館能呈現符合其定位的風貌并獨具特色。在確定選配書籍的過程中,邱小石苛刻地堅持著最初設定的四個原則:品質品味上,讓會員欣賞到中國最美的書;內容廣度上,讓不同的會員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個人樂趣所在和興趣延伸方向;地域文化上,搜羅最具特色的北京歷史、人文、生活與當下熱點書籍,閱讀方式上,短暫的旅途停留中,一份輕松精致的閱讀享受。其反饋自不必贅述,合作一直持續,并不定時開辦主題書展,“讀易洞”充滿創意的點子在一次次活動中閃爍。
為SOGO崇光百貨“例外生態館”選書的原則是藝術、生活,思想,邱小石在例外服飾公司定期開辦閱讀講座,這是這家高檔服飾公司在文化層面提升的重要舉措。
時常被問到為什么開書店,“讀易洞”作為社區書店提出的觀念是“樂趣在,生活在”。邱小石說,其實書店就不是掙錢的方式,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滿足內心一個欲望?!坝腥速I車,有人旅游,而我們選擇開書店,對我們來說這是最劃算的投資,但卻有更持久的樂趣。”
目前,商業只是書店的最初級形式,在書籍中獲得完整的精神結構,這是“讀易洞”的至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