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晨雨
中日關系的經濟命脈
鳩山時代的中日關系會是怎么樣?上海社科院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王少普在接受《新民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鳩山希望建立日本同盟和亞洲同盟并重的格局。中國的崛起是亞洲發展和世界多極化發展最濃墨重彩的一筆,為了順應這樣一個潮流,他必然會與之前的自民黨政策有所不同,對中國采取一個更加積極的外交態度。”
今年上半年日本國內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日本第一大經貿合作伙伴。而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中日兩國經貿合作日益頻繁,日本對華經濟依賴也愈發加重。不久前,一紙世界汽車集團公布的排行榜更使得鳩山在意志上堅信要將改善日中關系之路進行到底:中國國內汽車銷售量躍居世界第一,而汽車出口正是日本經濟的命脈?!靶∪獣r期,中國主要是日本的勞動力市場。然而,中國如今的消費能力迅速提高,超過美國。在這一個條件之下,鳩山希望把中國從勞動力市場向日本的產品消費市場轉變的心情也可見一斑?!蓖跎倨战忉尩?,擺在鳩山面前的中日關系議題不再是過去政黨間可有可無的“政治游戲”,而已升級到關系日本生計的基礎性問題。為此,鳩山還特意提出要把自民黨提出的兩國“戰略互惠關系”的內涵進一步深化,雖然本質上是“換湯不換藥”,可鳩山擺出的“微笑攻勢”卻是中方樂意看到的,“在經濟外交的前提下,中日關系雖可能還會在領土、歷史等問題上有所波折,但中日的基本態勢還是積極向上的。”
鳩山面臨的難題
然而,我們也不能忽視日本國內彌漫著的悲觀主義論調:“重提中日關系不過是新瓶裝舊釀,無論鳩山還是麻生執政,受限于國內政局的掣肘,中日關系都很難有本質上的突破?!北M管在老生常談的兩個不可回避的原則性問題:領土、領海問題和歷史問題上,鳩山一改自民黨小泉時代遺留下來的遺風,不但明確表示自己作為首相不會去參拜靖國神社,更在臺灣、西藏、新疆等敏感的內政問題上表態:一切都要在1972年制定的《中日聯合聲明》下操作,絕不干涉中國內政。但這種“大度”的表現并不代表中日之間就此心無芥蒂,王少普告訴記者,“我們需要警惕和密切關注的是,中日關系依然存在許多矛盾和分歧,比如食品安全,人權問題,能源保護……”

“鳩山由紀夫也希望抱著‘解決問題的態度,與中方心平氣和地坐下來交流溝通,但我們還是應該看到民主黨對華政策的矛盾指向——中日韓究竟應怎樣加強合作?東亞各國之間如何調和?如果美國表現極度反感的態度,鳩山又會做出怎樣的舉措?這些都是一環扣一環的問題。”王少普總結道。雖然,鳩山極力表現出對華態度的積極面,但說與做永遠是兩碼事,倘若鳩山由紀夫上任后無法在諸如“民間情緒”、“達賴”、“東海油氣田”等中日關系的敏感問題上做出同他執政理念“平等博愛”一樣的實際舉措,那中日關系也無法有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