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是長期的斗爭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政治、經濟、生活等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且呈日益加快的趨勢。在大變革、大發展的時刻,各種思潮、觀念紛紛涌入。黨中央提出一系列加強教育、健全法制、強化監督、深化改革等舉措,歸根到底是要激活每一個干部自身拒腐防變的內在動力。每個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自覺警惕,自己管住自己,這是第一道防線。自己能管住自己至關重要。自己管不住自己,那就要靠組織管、靠群眾管。這兩道防線都防不住,那就依紀依法懲處。曾為高官,如今卻是囚徒的腐敗分子,下場可悲,其作為更令人痛恨,嚴重影響損害了黨的形象,敗壞了風氣,給黨和人民的事業都會帶來極大危害。
腐敗分子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作為謀取私利的工具,最終只能落個身敗名裂、傾家蕩產,甚至家破人亡的下場。
北京湘樊
前局長雇兇殺人的“利益之殤”
黑龍江鶴崗市公安局通報,鶴崗市政協原副主席、交通局原局長、環宇集團總經理白玉庫供認,出資30萬元,指使其表弟王劍波雇兇殺人。類似的官員雇兇殺人案,媒體公開報道的,就有縣長、縣委書記(如江西省安義縣陳錦云),有公安局長(如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南地分局梁冠中),有政法委書記(如平頂山市政法委書記),有省政府局長(如山東省水產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程震),甚至還有副省長(如河南省副省長呂德彬)。2007年7月,原濟南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段義和“導演”惡性汽車爆炸案,其情婦被炸成兩截。
私利當前的官員,信仰已經喪失,更不會有絲毫對制度和法紀的敬畏。什么黨性道德,在他們眼中是一張廢紙。官員雇兇殺人,表面看是官員之間甚至官員與情婦利益集團內部利益之爭,暴露的是部分權勢群體道德素質的集體潰退,和法紀陽光照不進個別群體的“燈下黑”。
河北畢曉哲
機關多出個“控煙員”
杭州市人大常委會近日通過一項地方法規,機關企事業單位須設控煙員監督“煙民”。用法規形式控制抽煙固然有用,但機關單位設置控煙員,我以為,有些不妥。
機關應該是個有素質的地方,公務員也是有自制力的,有法規出臺,大家就該模范遵守。遵守不了,以紀律處分就是。設置控煙員,如何解決這個人的工資問題呢?兼職倒也罷了,但估計某些機關就會忙不迭安排新崗位——專職控煙員。倘若由財政買單,無疑增加百姓的稅賦,是機關單位自己解決,也只能給罰款經濟帶來“借口”。再說,大家都低頭不見抬頭見,熟人熟面,控煙員未必就能拉下臉來去“嚴肅制止”。禁煙重要,禁酒就不重要了?機關是否也要設置“控酒員”呢?
安徽查俊
區長信箱的“官腔軟件”
浙江寧波一市民向所在區的區長信箱反映出行難問題,6天后等來的卻是“已閱”二字回復。對此,信訪局回應稱,這是信箱軟件設計不合理所致。所謂“軟件設計不合理”,是因為“區長電話受理中心無審核過濾權限設置”,“沒有攔截功能”,本是內部流轉的回復,因此變成了公開答復,“從而導致了該‘轉閱件的嚴重處理不妥”。
我以為,這本是內部的官腔,如今,所謂軟件問題,讓目前內部的推諉、扯皮、搪塞,都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把打官腔的“已閱”歸咎于“軟件設計不合理”,表明并沒有從為民情懷、責任意識的缺失這個根本上去吸取教訓,因此所謂的“改進”措施,也只會掩蓋真正的問題。
浙江錢夙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