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兆君 吳 丹
[摘要]加強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是一項系統的工程。要切實加強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應從確立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努力提高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綜合素質,不斷豐富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強化貧困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意識等方面綜合進行。
[關鍵詞]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234(2009)04—0121—02
加強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是一項系統的工程,要切實加強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就必須把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觀規律,確立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制定有針對性的從事教育目標,遵循教育原則開展思想教育工作。作為教育對象的貧困大學生自身以及教育內容與教育方法等幾方面作用發揮的有效性,以上任何一方面的不足都會制約和影響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效果,使之不能正常發揮作用,從而導致整個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處于低效、無效,甚至是負效狀態。因此,高校要使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須使以上諸因素融為一體,發揮其強大的合力效應。
一、確立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
理念是行為的先導,是人們認識提高的思想基點和實際工作得失成敗的評估尺度與方法論的依據,它能夠為人們認識的深化、實踐的推進開辟道路、增添動力,但有時也會對人們的認識和實踐活動產生誤導,形成障礙和阻力。因此,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的確立,是新形勢下增強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前提。針對貧困大學生思想行為的新特點,思想政治教育應確立以下理念:
1.科學的定位觀?!八枷胝谓逃滓目茖W內涵并不在于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具體的教育類別對智育、體育、美育等具體教育類別的統帥,不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較之于其他各育位高一等,而在于各種教育之中,各種教育都承擔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都要把堅定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
2.“主導與先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觀。要從強調思想政治教育要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轉變到正確認識思想政治教育對社會發展的主導和先行作用中來,充分發揮這一作用。“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與先行作用表現在從思想、政治、道德心理上等諸多方面培養貧困大學生,造就貧困大學生,使貧困大學生具備高尚的道德,促進經濟的發展,增強綜合國力,引導整個社會的進步?!?/p>
3.合力思想政治教育觀。在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一方面要加強、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專門課程的建設,使之成為有別于智育,符合德育規律的課程,對貧困大學生進行有效的、集中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充分發揮智育、美育、體育等的育人功能;一方面要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優勢,另一方面要充分調動更為廣大的其他一切教師的育人熱情。從更廣闊的視域來看,“貧困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重要的社會系統工程,決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私責,這項工作應該動員并整合全社會的力量。”
二、努力提高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綜合素質
鄧小平同志指出:“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痹谪毨Т髮W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具體體現在:認識貧困大學生的狀況及特點,確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目的,選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與方法,發揮思想政治教育介體的中介作用,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開發利用,堅持從具體的環境出發組織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影響和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進程。在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工作者的政治素質、理論素質、科學文化素質、人格素質、能力素質及思想道德素質都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實效性。
1.過硬的政治素質。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鮮明政治特征的教育活動,思想政治教育者在體現貫徹思想政治教育特定的政治指向過程中,發揮關鍵性的作用。為更好地對貧困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端正貧困大學生的政治方向,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有過硬的政治素質。
2.深厚的理論素養?!袄碚撍刭|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業務素質的靈魂。理論素質的高低,關系到思想政治教育者認識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思想意識問題,分析社會上的重大理論與實際問題,引導思想政治教育對象準確認識社會并形成正確的思想政治素質的成效,關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實現與增強?!弊鳛樨毨Т髮W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教育工作者必須具備深厚的理論素質,這種理論素質包括與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實際組織、實施相關的理論準備及與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相關的理論準備。
3.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從事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必須掌握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才能擔當組織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江澤民同志指出:“宣傳思想政治者要努力學習理論,學習一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科學技術知識,學習一點文學史、音樂史、美術史,了解中國文化和世界文化發展的梗概,要博覽群書,哲學、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學等方面的書籍都應該讀一些,科技知識也應盡可能多學一些?!?/p>
三、不斷豐富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是指要求大學生接受的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思想觀念體系及行為規范的總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在大學生身上引起預期的變化,形成預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這些都深受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影響,所以研究和確定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是做好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
1.開展“三觀”教育,幫助貧困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江澤民同志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加強政治理想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引導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比^”教育是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內容,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世界觀具有決定性作用,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開展自立自強及挫折教育,培養貧困大學生艱苦奮斗的精神?!白詮姴幌?,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不朽的民族精神。要加強對貧困大學生自立自強、抵御挫折、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的教育。自立自強教育有助于貧困大學生克服困難,順利完成學業,防止他們出現思想滑坡而產生精神貧困,是幫助貧困大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的保證。高校應利用各種教育手段向貧困大學生宣傳家貧志堅的學習榜樣,樹立自立自強、奮發成才的典型,培養貧困大學生艱苦奮斗的精神,轉變觀念,要變資助為自助,樹立逆境中堅定信念、開拓進取的精神。通過教育引導貧困大學生正確對待挫折,培養他們抵御挫折的能力。鼓勵貧困大學生勇敢面對困難和挫折,在挫折面前不自暴自棄,提高他們戰勝困難
的勇氣,激勵他們以自強不息的姿態和信心迎接各種挑戰,以艱苦奮斗的民族精神頑強拼搏。
3.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幫助貧困大學生實現自我心理調適。貧困大學生健康的心理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實施的良好背景,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本條件。同時,貧困大學生具有健康的心理,也可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內容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培養良好的人格品質教育、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教育,加強自我心理調整教育等方面。部分貧困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較弱,易產生沮喪、自卑、孤獨、焦慮等消極情緒,甚至發生輕生行為,高校要充分認識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了解把握他們的心理變化,及時對其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引導他們進行自我心理調適,以豁然的心態去對待一切問題,讓他們學會用自己的力量去戰勝心理困難,同時更好地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四、強化貧困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意識
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既是教育者按照社會要求積極組織實施教育的過程,也是教育對象基于自身思想基礎的內在要求,通過自己的積極活動,能動的選擇、接受教育者的影響,同時進行自我教育的過程。
1.引導貧困大學生樹立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確態度。人類的學習活動是在一定目的的指導下進行的,當人們對其學習活動本身的意義缺乏認識或者認識不清時,不會產生學習上的動力需求。在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貧困大學生應是直接的受惠者,他們接受思想、政治、道德諸方面的教育不僅是國家、社會穩定發展的需要,更是他們自身發展的需要
2.尊重貧困大學生,重視他們的需求。在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尊重貧困大學生的人格,尊重他們的權利、意見、興趣愛好,同時要尊重貧困大學生的需求,貧困大學生作為一個個體是有自身的各種不同需求的,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就要重視貧困大學生的各種需要,從他們的需要出發,分析和研究它們需求變化的特點,給予及時地、正確的引導和教育。
3.強化貧困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主體性。受教育者的主體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影響產生效果的最重要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貧困大學生與思想政治教育者應是平等的,但在當前形勢下,仍是思想教育者提出教育的目的與任務,使貧困大學生往往認為自己處于被動地位,作為研究對象而出現,加之客觀上貧困大學生與思想政治教育者由于實踐經驗和知識水平的差異,他們的思想和思維方法也客觀存在著分歧,因此貧困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難免產生消極被動的情緒。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正確引導貧困大學生確立自己在教育中的主體意識,使其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作為主體發揮作用,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3]沈壯海,簡論高校德育觀念的變革[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32,111
[2]韓國文,面向經濟時代的高校德育工作[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87
[4]張明倉,“知行矛盾”論[J],中州學刊,1998,(6):37
[5]李永勝,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靈魂[J],求是,2000,(6):54
[6]張耀燦,鄭永廷,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CM3,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96
[7]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論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515
[責任編輯:孫文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