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林雪原
本報特約記者 戴 奇
13日晚,臺灣基隆漁釣船“福爾摩沙酋長二號”遭日本巡防艦登船檢查,船上的巡海人員據稱也被日方扣押。臺日雙方徹夜緊急交涉,直到14日中午船上9名釣客和4名巡海人員才得以獲釋。這一事態立即激起輿論熱議,并質疑當局對日軟弱,只求減緩爭議,不能盡力維護漁民利益。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北駐日本代表處14日上午發布的新聞稿稱, 13日晚8時10分,“福爾摩沙酋長二號”在暫定執法線外9.2海里處被日本海上保安廳公務船要求停船受檢。海巡部門獲報后,立即派遣連江艦等4艦一艇前往協助處理,希望日方能將海釣船交給臺灣海巡部門護送回航,但交涉未果。日本方面稱,被扣留的漁船有越界捕魚之嫌。據共同社和時事通信社等報道,石垣海上保安部派出的兩艘巡邏船將其截住,拖至保安部。石垣市是日本政府強行規定的釣魚島行政所屬市。
聽到這個消息,國民黨籍“立委”李鴻鈞直呼太夸張,稱過去日方帶走漁船、漁民時有所聞,但這次是連海巡人員都扣留。他批評日方的做法對目前正在進行的漁權談判有負面影響,并表示將向有關方抗議。國民黨“立委”周守訓質疑,這是否是日本政權輪替后的交接期間,日方對臺日過去默契認知的轉變。此前,只要臺灣漁船在暫定執法線內,臺灣海巡部門都會全力保護,日本也會理性退讓,雙方一直有熱線聯絡,一般不會發生沖撞狀況。臺灣當局則出面“滅火”。據“中央社”報道,臺“外交部” 發言人陳銘政表示,臺日雙方目前正積極交涉,日方態度和善,相信不會造成臺日關系惡化。臺灣《聯合晚報》14日發表文章稱,“總統府”、“外交部”還是慢條斯理地要大家重回談判桌,要理性,但“外交”談判永遠是軟硬兼施,可是從來只有臺灣讓步,日方強硬扣船,臺灣漁民永遠只能向日本交罰款了事,等于是默許日本擴大海域主權。
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二戰后,美國占領了日本,并于1972年擅自把釣魚島與沖繩一起“歸還”給日本,成為中日釣魚島爭端的直接根源。日本政府一再縱容右翼團體登島,意在打“民間牌”加強對釣魚島的“實際控制”。自2005年起,日本在釣魚島海域扣押臺灣漁船的事件日益頻繁,雙方一度爆發臺灣漁船包圍日本巡邏艦的事件,漁民積怨日深。2005年6月22日,臺灣“立法院長”王金平、“國防部長”李杰偕同15位“立委”,搭乘“鳳陽”號軍艦到釣魚島海域宣示“主權”。▲
環球時報2009-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