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浩
為了應對朝鮮半島出現“非常事態”,美國與韓國一直在緊鑼密鼓地籌劃著各種應對方案。其中所謂的“5029計劃”,出臺至今已有近10年之久。
“5029計劃”的首次提出是在1999年。當時美國認為朝鮮經濟“已經觸底”,雖然美國沒有對朝鮮實施“外科手術式的改造”,但時任駐韓美軍司令的約翰·泰利里承認,美韓已經制定了方案,準備應付“崩潰的朝鮮。”這指的是“5029計劃”,“50”是美國太平洋司令部的代號,“2”是作戰地區朝鮮半島的編號,“9”是作戰計劃的序列號。
這時的“5029計劃”,嚴格來說是“概念計劃5029”。而最近韓國軍方人士所說的,則是“行動計劃5029”。
2006年12月,韓國《朝鮮日報》首先披露了“概念計劃5029”的一些內容,主要是針對美韓所設想的“朝鮮可能發生的5種情況”: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被叛軍奪取;領導人突然去世引發內亂;大批難民脫北;嚴重自然災害;韓國人質危機。到了2008年,“概念計劃5029”又有了細微的變化,包含了6種美韓設想的情況:朝鮮政權交替導致內戰;政變導致內戰;被朝綁架韓國人事態;居民大規模脫逃;核武器及生化武器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大規模自然災害。
早在幾年前,美方就向韓方提出,要將“概念計劃5029”推進到“行動計劃5029”。2008年10月17日,在華盛頓舉行的第40次韓美年度安保會議上,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再次提出了這一要求。據韓國《朝鮮日報》報道,蓋茨向韓國國防部長官李相憙提議,“目前的‘概念計劃5029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應該使其成為可以立刻付諸于實踐的計劃。美國已經做好準備向韓國支援所需戰斗力。”
實際上,美國向韓國再次提出推動“概念計劃5029”向“行動計劃5029”轉變,更多是向外界散布一種煙霧,顯示韓美雙方對朝鮮半島還有“掌控能力”。朝鮮半島是“冷戰”遺留給世界的未爆炸彈,是等著炸彈爆炸還是成功摘除引信,考驗的是政治家的智慧與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