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良平
實行科學決策,必須堅持群眾觀點實行民主決策。民主決策的核心,是擴大官兵參與面,盡量讓部隊的各個層次、各個方面參與決策過程,這既是軍事民主的具體表現,也是確保決策順利實施的重要條件。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發展的成敗取決于決策是否科學。科學決策,是我軍各級領導推動部隊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
一、準確把握信息是科學決策的基礎
把握各方真實的信息,是做好工作、促進發展的前提,是科學決策的依據。
深入學習吃透上情。黨中央、中央軍委的大政方針和上級黨委的指示精神,是部隊建設發展的指南,領導干部必須認真學習,深入領會,吃透精神,把握實質,形成理論指導和工作思路,自覺將部隊決策統一到黨中央、中央軍委和上級黨委的決策部署上來,保證部隊建設科學發展的正確方向。
調查研究掌握下情。調查研究是科學決策的基本條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更沒有決策權。正確的決策依據來源于實際,來源于基層,來源于現場。必須深入下去,從官兵中來,到官兵中去,廣泛深入地聽取官兵的意見,了解官兵現實思想動態,關心的熱點問題,為科學決策獲取豐富翔實、客觀全面的第一手材料。
統籌全局掌握外情。要以世界的眼光分析、研究國際軍事態勢和外軍的軍事發展情況,以及本單位建設發展的影響。特別要結合擔負的作戰任務,從外情中了解態勢,收集情報,找準差距,加強研究,制定對策。還要以寬廣的胸懷和虛心的態度,認真學習借鑒我軍內部和地方的一些新鮮經驗和成功做法。只有確立開放的眼光、發展的意識、全局的觀念,堅持從整體出發,從長遠出發,搞建設謀發展,才能確保決策的科學性、準確性。
二、精心抓好體現科學決策的設計要求
確定部隊建設發展的任務目標,擬制方案,制定計劃,是科學決策的重要環節。
綜合分析確定任務目標。任何決策都是為了達到一定的目的,決策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這是做好決策的前提。要恰當地確立任務目標,必須綜合考慮決策的目的、條件、時間、內容和資源等因素。在決策中,應根據情況的不同而有所區別:當決策者在上級指導下制定決策時,就具體表現為領會上級的意圖和理解所下達的任務;當決策者獨立制定決策時,就具體表現為試圖解決特定的問題或利用特定的機會。
精心設計擬制方案。在明確任務目標之后,就需要制定能夠在現實條件下最有效達成任務的行動方案。方案擬制的過程可分為總體構想與細節設計兩個階段。總體構想階段要通過經驗推斷、直覺洞察或簡單計算,發掘出盡可能多的有一定可行性的總體設計方案,并對所提出的各種總體構想進行考察,將沒有競爭力的方案先行淘汰。細節設計階段,應對方案的總體構想作進一步細化,通過嚴格的論證、細致的推敲和精確的計算,確定決策行動方案各環節的全部細節。
統籌優化制定計劃。制定計劃的實質,是根據決策的客觀環境和條件,對落實行動決心的具體措施和步驟的籌劃、優化和選擇,是一個分解和統籌的過程。一要把各個任務行動過程分解成若干步驟,在統籌確定實施每個步驟的所需時間和資源基礎上,擬定實施該行動的程序和方法;二要在不同行動過程之間進行整體籌劃,把握主次,確定關鍵的主要行動過程,以主要行動過程為基準,從時間和空間上對各項行動進行協調,集中使用資源,優先保障關鍵行動;三是在不同階段的行動之間進行籌劃,積極運用系統科學和運籌學的原理和方法,對在時間上順序進行的各階段行動進行統籌考慮和安排,以使其綜合效果達到最優。
三、在遵循規律的實踐中提升科學決策的質量
規律,是科學決策的本質反映,遵循規律是科學決策的必然要求。
遵循主觀和客觀符合一致的規律。決策活動,是決策者主觀認識客觀的矛盾運動過程,是主觀意志對客觀世界的改造,主觀決策與客觀實際不符合,就會導致決策失誤和工作失誤。決策實踐是發展的,客觀實際也隨實踐的發展而變化,實現主觀和客觀符合一致,要具有戰略眼光和全局觀念,學會駕馭事物發展,遵循事物發展趨勢,順勢而為,乘勢而進。在部隊建設發展的具體決策中,必須著眼于把上級的指示精神與本部隊的實際情況緊密結合,既貫徹上級的原則指示,又從部隊實際出發加強分類具體指導。由于決策具有負責性、不確定性、隨機性和可操作性等特點,決策中難免會出現失誤,關鍵要從失誤中總結教訓,堅持主觀和客觀實際符合一致,及時調整做好失誤轉換。
遵循民主決策中與群眾結合的規律。實行科學決策,必須堅持群眾觀點實行民主決策。民主決策的核心,是擴大官兵參與面,盡量讓部隊的各個層次、各個方面參與決策過程,這既是軍事民主的具體表現,也是確保決策順利實施的重要條件。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也是決策活動的主體。胡錦濤總書記強調“我們必須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堅持與群眾結合,就是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官兵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官兵的首創精神,真正做到集思廣益,促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
遵循班子成員間協調配合的規律。部隊決策主體不僅是一個人,而應是一個集體。解決班子的內部矛盾,加強班子的團結,形成班子決策的合力,必須遵循班子成員間協調配合規律。要注重發揮班子的整體功能,堅持民主基礎上的集中與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大膽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一把手嚴格要求自己,正副職緊密配合,相互協調。協調,就是要求班子成員之間經常進行思想交流,相互之間多溝通,以化解矛盾,減少摩擦;協調,就是要求班子成員求大同存小異,側重抓原則上的問題。
四、在勇于改革創新中注入科學決策的活力
決策主體要深刻認識創新的巨大價值和作用,把改革創新觀念體現在科學決策之中。
創新決策思維。決策思維要正確地選擇問題的突破口。面對出現的新問題,決策主體如果觀念陳舊,思維方式呆板、反應遲鈍,就可能把問題看偏、看錯,不可能拿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來。要做到科學的決策就不能墨守成規,要轉變決策的思維方式,積極面對新情況,發現新問題,掌握新形勢,敢于提出新見解,開拓新領域,運用新知識,敢于打破定勢,進行全方位思維,才能思想開闊,柳暗花明。
創新決策手段。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特別是信息技術的飛躍,既使人們的認識能力成倍地延伸和增強,又使人們可及時獲取大量信息,從而使決策能夠建立在全面、迅速、準確的信息基礎之上,建立大功能齊全的情報系統和網絡系統的物質基礎之上。建設信息化部隊,打贏信息化戰爭,對科學決策提出了很高要求;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拓寬民主決策渠道,如采取網上公示、網上咨詢、網上投票等方式,廣泛征求意見;利用現代統計技術作為輔助決策的手段,采取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進行決策論證;利用現代電子技術改進決策表決方式,如引進電子表決聽取不同的聲音;利用現代模擬技術完善決策評估手段,如采取計算機模擬推演、模擬作戰,減少決策失誤。
創新決策制度。迎接世界新軍事變革的挑戰,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適應作戰樣式的變化,構建聯合作戰指揮體系,要求創新指揮決策制度。必須制定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改善決策程序、改變指揮方式,改進工作方法,使決策指揮在法制化、科學化的軌道上實現高效運轉。為提高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還必須創新應急決策制度,建立健全能夠有效適應應急決策特點規律的制度機制。根據應急狀態特征、決策規則要求及現行制度存在的問題,創新應急決策制度,建立互動式決策制度、應急授權制度、軍政首長兼職制度、預決策制度、越級請報制度、無指令決策制度、無錯推定制度等等,積極推進軍事變革在不斷創新中健康發展。
(作者:解放軍某部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