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立強 沈艷東
軍人與國家緊緊聯系在一起,國家利益與軍隊使命密不可分,愛國主義是人民軍隊永恒的價值追求。在培養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實踐中,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不僅增強軍人對祖國的深厚情感,更要激勵我軍官兵以實際行動獻身歷史使命、堅決維護國家利益。獻身使命,就是要履行革命軍人神圣職責,愛軍精武,愛崗敬業,不怕犧牲,英勇善戰,堅決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新世紀新階段軍隊的歷史使命。
一、維護國家利益是人民軍隊的根本使命

國家利益是滿足國家生存、發展需要的所有因素的總和。在物質上,國家需要安全與發展;在精神上,國家需要國際社會尊重與認同。安全是國家的核心利益,它關系著民族的生存、國家的興衰。維護國家利益是人民軍隊的根本使命。
新中國成立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列強對我國進行軍事封鎖,妄圖把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中。1951年朝鮮戰爭爆發,戰火燒到鴨綠江邊,對我國的主權與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在黨中央的英明決策下,我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英勇地保家衛國抗美援朝。中國人民志愿軍不怕犧牲、英勇善戰、不辱使命,取得了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此后,我軍又進行了兩次邊境自衛反擊作戰,堅決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安全。陳水扁執政期間,臺灣島內的分裂勢力拒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大肆推動漸進式“臺獨”活動。在軍事上,他們加緊整軍備戰,綠化臺軍,提出所謂“決戰境外”的軍事戰略。“臺獨”活動對國家利益構成了嚴重威脅,它威脅到我國的安全利益、發展利益、國家統一與領土完整,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障礙。反對和遏制“臺獨”,穩住臺海局勢,維護國家主權和統一,是我軍最緊迫最現實的使命。在黨中央、中央軍委的堅強領導下,人民解放軍緊貼使命任務,以反“臺獨”軍事斗爭準備為龍頭,進行了一系列扎實有效的軍事準備和斗爭,有效威懾了“臺獨”分子的分裂活動,沉重地打擊了“臺獨”分子的囂張氣焰。
一個國家的國際地位和影響,是以綜合國力為基礎后盾的,綜合國力包括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實力,其中軍事實力在提高國家的綜合國力贏得國際良好影響中具有重要作用。新中國成立60年中,人民軍隊忠實履行使命,使我國軍事實力不斷增強,有力地配合了我國在國際上的軍事、外交斗爭,正如鄧小平所說:“當初如果我們沒有研制出原子彈、氫彈,我們就不會擁有今天這樣的國際地位”。同時我軍積極參加國際維和行動和打擊國際恐怖勢力合作,在維護世界和平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與尊重。
二、國家利益的拓展對我軍歷史使命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黨面臨著“實現現代化、完成祖國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三大歷史任務。我國將進一步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全面融入經濟全球化,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堅持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我國對海外能源、資源和市場的需求和依賴程度都在上升,保障經濟安全的任務更加繁重。軍隊要維護能源、資源供應和運輸管道安全,保護公民和法人海外利益、海外僑胞的正當權益,任務十分艱巨。
國家利益的拓展,對我軍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世紀新階段,胡錦濤主席著眼實現黨的三大歷史任務,從維護國家和民族根本利益出發,提出了“三個提供、一個發揮”的歷史使命,即:“為黨鞏固執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證,為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提供堅強的安全保障,為維護國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戰略支撐,為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共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它為我軍履行使命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我軍必須自覺樹立新的國家利益觀,站在維護國家發展利益的高度加強安全戰略和軍事戰略的籌劃指導。軍人要有很強的全局觀念和寬廣的世界眼光,從國際戰略全局和國家利益大局籌劃軍隊建設。要加快從機械化向信息化的轉型,加緊推進軍事斗爭準備,全面提高預警偵察、中遠程機動、精確打擊、信息對抗、聯合作戰和綜合保障能力。要發展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既能應對傳統安全威脅,也能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既能應對戰略力量對比失衡情況下的外部威脅,又應對國內不穩定因素帶來的內部威脅;既能遏制和打贏戰爭,還能處置突發事件和控制危機升級。要重視非戰爭軍事行動,積極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國際反恐合作和災難救援行動,開展雙邊或多邊聯合軍事演習,為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作出貢獻。
三、軍隊要在獻身歷史使命中維護國家利益
軍人和國家利益緊密相連,愛國主義是人民軍隊永恒的價值追求。列寧指出:“愛國主義是由于千百年來各自的祖國彼此隔離而形成一種極其深厚的民族情感。”新世紀新階段軍人的愛國主義體現在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獻身歷史使命,堅決維護國家利益。
獻身使命維護國家利益,我軍必須具有高度的政治覺悟。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必須高舉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國家意識、使命意識、犧牲奉獻意識。
獻身使命維護國家利益,就是要為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提供堅強的安全保障。對于軍隊,就是要忠實履行職責,維護好國家的安全,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為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安全穩定的國際國內和平環境,為建設和諧社會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同時,還要嚴密防范和打擊民族分裂勢力和各種恐怖勢力,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做貢獻。
獻身使命維護國家利益,就是要為維護國家利益提供重要的戰略支撐。新世紀新階段國家利益的拓展,軍隊也必須與時俱進,具備和完成多樣化作戰任務的能力,為國家發展提供多樣的戰略支撐。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會在未來的競爭中搶占了先機。我軍要大力發展海軍建設,大力提高遠洋作戰能力,有效維護我國的海洋資源,保護我國的海上能源運輸通道。要加緊提高我軍在電磁空間的研究和技術能力,為我國發展利用電磁空間提供有力的支持。
獻身使命維護國家利益,對于軍人個體而言,就是要愛崗敬業、愛軍精武。首先要有一種甘愿吃苦、樂于奉獻、勇于犧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軍隊的每一項使命都同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緊緊相關,每一項使命任務的完成往往伴隨巨大的困難和危險,這是對軍人的考驗,沒有獻身使命、堅決捍衛國家利益的精神狀態很難做到危機時的勇敢沖鋒、必要時的流血犧牲。軍人除了具有強烈的使命感外,還要具有獻身使命的多種能力。革命軍人愛國的主陣地就在本職崗位上,就是要化愛國之志為報國之行。每個軍人要繼承和發揚雷鋒的螺絲釘精神,服從革命分工,忠于職守,兢兢業業,干一行愛一行,立足本職建功立業,使自身具備崗位需要的任職能力和技術。如果你是一名二炮光榮的導彈操作號手,就要從每一個細小動作培養嚴謹細致的作風和沉著冷靜的心理素質,熟練把握操作流程,熟悉發射基本原理,煉就過硬的操作技能,在發射操作過程中,真正做到“科學嚴謹、周到細致、穩妥可靠、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