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賴戰區導彈防御 海陸空軍各有絕招
本報特約記者 陳肇祥 司 古
THAAD反導系統發射時的場景。
美國國防部長蓋茨20日緊急為美國總統奧巴馬改變東歐反導系統部署計劃的決定辯護稱,這并非是“向俄羅斯妥協”,“是為達到目標尋求更佳途徑”。英國廣播公司(BBC)20日認為,美國新反導戰略正轉向以戰區導彈防御為主。有分析認為,相比之前以遠程洲際導彈為目標的反導系統而言,五角大樓針對中短程導彈的新計劃,無論在政治還是技術領域更具可行性,這正如蓋茨所說,“我們并非取消在歐洲的反導系統,而是要加強它”。
不放棄在歐部署反導系統
多名美國官員此前曾解釋說,這次調整主要基于技術原因,因為伊朗洲際導彈研發進程比預想晚3年至5年,而短程、中程導彈發展迅猛,理應成為新的重點防御對象。美國《華盛頓郵報》21日引用蓋茨的話說,批評者“抱有一種僵化觀念,即任何改變或者取消反導計劃的做法均相當于背信棄義”,而事實上,新部署不會改變美國將在歐洲大陸部署反導系統的事實。
《華盛頓郵報》認為,這次改變更主要是由于國防預算削減的壓力,因為在東歐、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亞的部署行動會讓奧巴馬國防預算削減計劃無法執行。BBC認為,美國新反導計劃將重心放在“保護伊朗的鄰國”,因此將加大對各種戰區導彈防御系統的依賴。
而在現有較成熟的反導技術中,部署在宙斯盾驅逐艦上的“標準-3”海基攔截系統最受關注。美軍參聯會副主席卡特萊特透露,根據新計劃美國將于2011年在地中海和北海部署3艘裝備海基攔截系統的宙斯盾戰艦。作為一種成熟設計,“標準-3”在歷次針對短程導彈的攔截試驗中取得極高的成功率,15次攔截14次命中,特別是去年2月21日的反衛星攻擊中“標準-3”擊落衛星,進一步驗證了反衛星能力。更重要的是,搭載“標準-3”反導系統的軍艦能根據需求在海面上靈活部署,不需要在陸地上建設固定陣地,從而避免了一系列法律和政治麻煩。此外美國海軍還宣布,未來“標準-3”系統將具備攔截洲際導彈的能力。
美新反導系統選擇余地大
無論是被推遲在波蘭部署的陸基中程攔截導彈,還是被寄予厚望的“標準-3”反導系統,都只是五角大樓龐大反導項目中的冰山一角。由于洲際導彈速度快高度高,而且行蹤詭秘,要攔截它不僅需要復雜的情報支持,而且技術難度也更大。相比起來,對付中短程彈道導彈,美軍有更多技術成熟的選擇。例如由美國空軍主導的“網絡中心機載防御單元”,就是把AIM-120中程空空導彈改裝成空射攔截導彈,它可方便整合進F-16、F-22、F-15戰斗機乃至MQ-9無人機,讓美國龐大的戰斗機部隊具備廉價有效的反導能力。
而美國陸軍則推出由“末端高空區域防御系統”(THAAD)和“愛國者-3”攔截導彈組成的高低空多層反導網。比起著名的“愛國者”反導系統,THAAD盡管名聲不響,但卻是美國反導系統中少見的提前服役的型號。這種專為攔截中短程彈道導彈研制的反導系統可安裝在越野卡車上機動部署,它利用動能彈直接撞擊的方式摧毀目標,最大作戰高度達150公里,實際具備太空攔截的能力。THAAD在2007年針對大氣層內外不同高度的目標導彈4次攔截全部成功,并在2008年5月裝備美國陸軍。日本《每日新聞》7月透露,日本也有意引進這種成熟的反導系統,與“愛國者”反導系統組成高低搭配的攔截網。
反導系統未來看法不一
對反導系統的未來,各界的看法不一。BBC認為,奧巴馬選擇更加靈活的歐洲及中近東反導方案,更接近于達到自己的目的。正如美國專家所說,對于上世紀技術的彈道導彈而言,多類別、多層次的美國反導體系已相當密集。美國暫時在東歐反導問題上讓步,是“退一步,進兩步”。美國國內也有人并不看好反導系統的未來。《華盛頓郵報》21日引用鏵犁基金會總裁約瑟夫·賽林西奧尼的話說,“我想目前的情況和克林頓時期發生的一樣,軍方從沒有真正喜歡過這個項目,預算增加時他們就愿意支持它,一旦預算開始縮減,他們就立即將它拋棄。”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削減遠程導彈的部署計劃,并不是真放棄整個導彈防御技術。蓋茨和卡特萊特17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強調說,美國要首先保證防御本土,雖然部署行動推遲,但相關的研究卻仍在擴展。導彈防御局的發言人也表示,雖然政府決定將更多資源集中用于部署防御伊朗中短程導彈的系統,但用于遠程導彈防御的經費仍然會維持在導彈防御經費總額的1/4-1/3。▲
環球時報2009-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