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英奎
自去年以來,因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企業貸款難的問題更加突出。如何科學分析當前形勢,適應外部環境變化,切實做好新形勢下中小企業融資工作,是急需各級領導認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問題。
一、金融機構基本概況
(一)基本情況
地區目前共有8家金融企業。截止2009年5月底,地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為370.21億元,較年初增加16.34億元,增長16.34%,同比增加10.3億元。各項貸款余額155.78億元,較年初增加3.16億元,增長-13.83%,各項存貸款差率為42.07%。
(二)信貸運行情況
今年以來,在中央保增長政策措施及適度寬松貨幣政策效應下,轄區金融機構存款大幅增長,貸款投放加快,從上年銀行投資貸款數據與本年投資貸款狀況相比較,全地區各項貸款較上年增加3.16億元,累計增長-13.83%,同比增長15.67億元。如果剔除政策性銀行收購貸款回籠因素,貸款余額增加了16.94億元,增長18.44%,累計發放各類貸款49.55億元,同比增長27.63%,與去年同期相比有較大增長。
(三)存在的問題
一是棉紡、煤焦化、農副產品加工等優勢行業,市場低迷,產品價格處于低位,再加上個別銀行信貸投放集中在較大型企業上,而企業建成后又無法如期投產,影響了金融運行的質量。
二是中小企業信貸政策環境仍然偏緊,適合中小企業的授信體制、授信政策和授信程序、企業在評級、審批、擔保等信貸內外程序還沒有明顯變化。
三是銀企合作平臺還不完善,企業與銀行之間溝通不暢,沒有構筑密切的銀企關系。再加之現有金融體制因素,企業是否盈利,對銀行運營績效沒有直接考量關系,企業是否短缺資金,銀行對其沒有直接關注的義務。
四是銀行在服務意識、創新意識、市場意識、專業化水平和企業社會責任意識上還有欠缺。
五是融資渠道面窄,股份制銀行、小額貸款公司、信用中介服務或典當行業發展緩慢。
六是貸款猛增的背后潛在著風險加大。由于銀行喜歡一些資源性開發企業,大額貸款往往集中度過高,部分貸款審查審批環節有所放寬,票據融資審查不夠嚴格,跨區貸款抬頭等因素影響。銀行監管部門加強了對地區金融機構已發放的在建、擬建項目或已承諾發放貸款的使用狀況審查,嚴格了融資的準入度。使得下單一的融資渠道變得更窄,更大程度地影響了當前經濟回升的積極效果。
二、擔保機構基本概況
(一)基本情況
地區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始于2001年底,由地區財政局、經貿委、發改委牽頭,依據《中小企業促進法》規定,逐步在一些縣(市)建立了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中心。中小企業擔保公司(中心)屬政府主導過渡性、政策性擔保機構。擔保形式有三種:
一是政府組建,商業性與政策性相輔的運作模式。擔保對象或擔保項目由政府相關出資部門領導審查批準,不以市場機制方式進行擔保運作,不以盈利為主要目標,堅持保本微利的經營原則。
二是擔保對象以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和扶持下崗就業人員為主,擔保項目由企業自找貸款銀行,經銀行對承貸項目評審確定放款后,再提交給擔保公司審定同意,發放擔保責任貸款,并有一定的資產作為抵押。
三是擔保額度實行上限制。一般不能超過注冊資本金的5倍,要以實有資金做貸款的事前保證,存入協作銀行作為代償。在擔保貸款收費方面;擔保公司收費比率按國家規定,最高不能超過銀行貸款利率的50%。而由于多種原因,一般的運作也只在銀行利率的25—30%之間。為不讓中小企業增加貸款成本,作為承擔貸款風險的擔保公司,其收入不及貸款銀行的一半。
(二)擔保運行情況
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實收資本25010萬元,先后給中小企業和下崗失業人員貸款擔保累計57716.4萬元,共計63戶。資金放大倍率運作及資產負債比例為51.9%,符合其信用擔保規定的范圍,擔保貸款運行大部分良好,未發生一筆呆滯扣收擔保資金現象。通過不斷擴大擔保,已有效緩解了部分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并朝著推動中小企業建設,社會就業,培育稅源,提升企業信用等方面健康發展。
(三)存在的問題
一是擔保業務法規、政策不健全。信用擔保業是新興的高風險行業,從現行的《擔保法》看,重點側重于債權人利益,對信用擔保業缺乏公平、對等的保護。導致信用擔保機構在地位、職能上缺少法律支持,處于弱勢地位。
二是地區相關的縣在促進擔保信用發展上未真正形成共識,對建立擔保中心觀望多,顧慮重,擔保建設普遍滯后。
三是擔保公司資本金有限,資本金補償機制未建立,限制了擔保額度的比例,也難以徹底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擔保難的問題。在調查中發現,擔保公司發展還存在著管理責權不明確,職責不到位,個別擔保有行政干預的情況,影響了信用擔保業的規范管理。
四是擔保資金追加沒有制度化,且協作銀行渠道不暢,銀行希望擔保金放大倍數越低越好,而擔保機構則希望資金放大倍數越大越好。還存在著對協作銀行拓展難的問題,在擔保貸款風險的分擔上,由于政策的不平等,協作銀行往往也不愿承擔風險。
五是中小企業擔保公司作為商業性、政策性雙重身份的中介機構,是以贏利為目的的。但在實際運作過程中,明顯存在利潤空間小、風險大,而相應的監管有空位的問題。按規定擔保收費不得超過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50%,收費比平均為30%計算,扣除經營成本、稅金,盈利所剩無幾,要想擴大利潤空間,擴大積累,防范風險,顯然是杯水車薪。
六是社會信用環境不完善,企業信用觀念淡薄,信息共享不公平,一直困擾著信用擔保業的發展。在信用體制不健全的情況下,部分中小企業的機會主義明顯,擔保公司難以掌握經營者的信息以及所隱含的風險,使得擔保公司處在擔保與否的兩難境地。
三、中小企業基本概況
(一)基本情況
阿克蘇地區現有中小企業1830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0戶,商貿流通企業92戶,外經貿企業47戶。列入2009年地區扶優扶強企業的重點工業企業80戶。主要經營石油、煤炭、棉紡、鹽業、新型建材、商貿物流、農副產品深加工、房地產等8類優勢產業。產值在10億元以上的企業有3戶,1—5億元以上的有12戶,5000萬元以上的38戶。
截止2008年底,中小企業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06億元,占全部總值的65%。近年來,地委、行署圍繞大項目、好項目,特別是精心抓好對產業升級、效益增長具有重大影響的一批重點項目建設,推進產業集群,使地區中小企業發展在不同時期、不同領域分別實現新的突破。同時,通過積極支持核心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創建中小企業配套、產業集群公共服務平臺、打造創業園等孵化基地建設,催生出一批成長性的高新技術企業。
(二)存在的問題
主要表現在:自身先天不足,地區中小企業規模小、效益低、變化大、風險高;企業產業結構優化緩慢,高新技術產業所占的比重依然偏低,仍以資源型、政策性企業為主;技術裝備落后,技術創新能力較低;懂管理、懂經營、懂市場、懂技術的人才嚴重缺乏,致使企業過于依賴政府、依賴政策;中小企業融資信用普遍不高等。
四、破解融資難應采取的措施
(一)積極培育金融市場,不斷完善金融體系
一是為企業信用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要充分發揮政府在維護社會信用方面的主導地位,對企業加強誠信教育和法制建設,實行分類監管,建立企業信用獎懲制度,以誠信求得銀行的支持,擴大融資規模。同時,加快引進股份制銀行力度。二是在組建地方銀行方面下功夫。要加快發展農村信用聯社,積極協助溫州商會等優勢企業,成立阿克蘇地區中小企業貸款公司,不斷加快培育企業上市,進一步擴大融資渠道,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更寬松的融資環境和更便利的金融服務。
(二)推進政、銀、企合作,促進企業和金融協調發展
一是要建立政、銀、企聯席會議制度。建立由經貿委、財政、人民銀行、銀監局、各金融機構等有關部門組成的聯席會議,實行例會和臨時會議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開會議,通報經濟運行情況,資金融通情況及國家產業政策和貨幣政策的變化情況,協調解決銀行、企業提出的有關問題。
二是要建立信息發布制度。定期發布工業運行、行業發展信息,不定期發布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企業信用信息。由招商局對工業經濟領域的招商引資情況及在建、新建、已核準和已備案的擬建項目情況進行分析,并不定期向銀行發布,另外對企業在稅務、工商、銀行等部門記錄的經濟金融活動的臺帳,信息資料進行歸集,并不定期向金融機構通報發布企業逃稅、違規經營、逃避銀行債務的有關信用信息。
三是要建立“企業貸款”,政府協調,銀行放貸,擔保機構擔保的“聯動機制”。由經貿委向金融機構推薦的項目和企業,經金融機構風險評估,及時向政府及信用擔保機構聯系和溝通。有關信用擔保機構應根據申請信用擔保企業的管理、經營、資金情況,為企業提供擔保。同時,發布《阿克蘇地區中小企業投資發展產業指導目錄》,出臺《扶持中小企業發展七項措施》等相關文件。對企業的資信、資金用途等進行審查。
四是要指導和督促企業加強內部管理。指導和督促企業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做到“產權清晰,權責分明”,建立嚴格的內控體系和科學的決策制度,主動向開戶行提交年度經營計劃,通報重大經營決策。
(三)加強信貸政策引導,大力支持企業發展
一是繼續發揮央行“窗口指導作用”,積極引導金融機構貸款投向和資金流向,貫徹落實已經出臺的各項中小企業金融政策,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
二是引導商業銀行完善金融服務體系,提高投融資力度。建立適合中小企業的授信體制、授信政策和授信程序,積極推出適合中小企業的信貸品種。完善銀行信貸管理機制,制定內部激勵與處罰機制,減少對中小企業申請貸款的管理層次,簡化審批程序,提高辦事效率。
三是加快利率市場化,形成競爭機制。在防范風險的基礎上,積極進行業務創新,把適當放寬貸款條件與嚴格貸款監督有機結合起來,確保企業能貸款,銀行無風險的良性循環格局。
(四)健全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全面促進經濟發展
地區已在縣(市)組建了6個企業信用擔保公司,他們在構建信用擔保體系、促進中小企業快速發展上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因擔保資本金不足,往往影響了擔保效應。建議,應該按照《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機構風險管理暫行辦法》盡快建立補償機制,擴大注冊資本金,提高擔保能力。可考慮由地方財政每年核定適當的風險補償金用于出現代償損失。
(五)高度重視信用環境建設,促進存貸環境的良性發展
一是加強了宣傳教育。總結推廣誠信典型,促進企業和銀行信用的良性循環。
二是加大執法力度。支持司法部門加大對逃債行為的打擊力度。加強金融執法檢查,切實保障銀行債權。積極協助司法部門依法追究因逃避金融債務行為造成信貸資產損失的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三是開展信用評選。積極開展對中小企業社會信用綜合考核評價工作,并將考評結果向社會公布。考評結果作為企業招投標,金融機構發放貸款及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
(作者單位:新疆阿克蘇地區人大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