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人大都正直善良,美國的企業大都誠信規范……這是我以前從電視、電影、書本和報紙中得到的信息。但到紐約住了一段時間,深入到生活細節之中,才發現原來自己把紐約想得太完美了。
我在紐約租房一個月后,房屋公司寄來了一份賬單,除了房租外,還有100美元的登記費以及50美元的罰金。我大感奇怪,打電話過去問,房屋公司回復說,因為我沒交登記費,并且晚交了一個月,因此要交納50%的罰金。一個月50%,這簡直比高利貸還黑!我又仔細一想,登記費明明交過了啊!趕忙找到收據送過去,房屋公司這才承認弄錯了。看來如果收據找不到,事情就說不清楚了。
頭一個月的電話費賬單寄過來,上面赫然列有48美元的國際長途費,可我平時都用電話卡!我向電信公司打電話詢問,工作人員肯定地告訴我,是我用電話卡時操作失誤,解決辦法是申請關閉國際長途功能,但眼下這筆費用卻非交不可。然而,當我詢問技術中心后,技術人員卻告訴我:這個號碼根本沒開通國際長途功能!這可是大名鼎鼎的美國電報電話公司,竟然還犯這種低級錯誤。
剛到美國,我租的房子四壁空空,所有家具都要自己買。紐約有一家名為sleepy(意為“困覺”)的著名的銷售床的公司,在其網站上,所有的床都寫著半價促銷。我選中一款,去“困覺”公司位于紐約的一家門店購買。但店員告訴我,這款只在網上銷售,店里沒貨。店員接著向我大力推銷其他產品,最后我暈乎乎地訂了一張高價床。床送來后,感覺一般,我又到其他平價商店看了看,類似的床比“困覺”公司打完折的價格還低。我感覺上當后要求退貨,可“困覺”公司說,退貨可以,你自己負責把床運回來,還要交499美元的退貨費。
買沙發時,我在法拉盛一家華人家具店訂了一款皮沙發。送貨上門后,卻發現不僅包裝散亂,沙發的兩個角也都磨破了。運貨工人非但對破損的沙發視而不見,還態度不好地嚷著:“哪里破了?不想要就算了!”此后幾周,那家家具店再不理我。我上門要求退還訂金,也遭到店員拒絕。不僅小店如此,美國的一些大店也是如此。比如美國有家叫ashley的家具店,在新澤西有很多展廳。我周末坐火車去看,發現展廳很大,家具很漂亮,店員很熱情。可送的貨卻比華人家具店的還舊,明顯又是樣品。我要求換貨,公司倒是同意了,不過要等8周!
一個接一個的事實沖擊我腦袋里的“固有觀念”,這就是美國嗎?我與一對在美國生活多年的華人朋友交流看法,男的是一位醫生,他告訴我:紐約就是這樣,尤其服務方面,遠不如國內做的好。國內送家具的工人進門都得穿鞋套,美國工人都是穿著皮鞋進來,才不管你家是木地板還是地毯。我一聽,沒錯,給我送家具的工人,進門后隨手就把工具放床上。在我的抗議下,他才慢吞吞地拿開工具,連句抱歉都沒說。另一位做律師的朋友告訴我,有些紐約人能坑就坑,能騙就騙,逼得你要和他們打官司,他們才會老實一點。這位女律師說,金融危機一來,美國車廠倒閉,其實不是偶然的。“美國產品質量不好,服務差,價格又高,不倒才怪呢。”聽完他們的話,我深思良久,想弄明白以前對美國的好印象是從哪兒來的,也許是美國人的宣傳技巧很高超吧。▲
本報記者 任建民
環球時報2009-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