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英
摘 要:文章對建筑業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闡述,并提出較全面的安全管理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建筑企業 安全管理 對策措施
中圖分類號:F2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9)08-288-02
從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調度統計司統計情況來看,目前我國生產安全總體情況保持穩定。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事故總量在下降;二是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也在下降。但形勢仍不容樂觀,主要是事故總量仍然較大,部分地區形勢嚴峻。本文僅就建筑業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的對策措施談點個人的認識。
一、要正確認識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正確認識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對施工企業是至關重要的。
1.施工安全管理是建筑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保證。安全管理對任何企業都是重要的。對于施工業來說,必須下大力氣抓工程質量和工期等方面的工作,對施工現場的勞動力、機械設備和資金要進行優化配置、合理調度,按照合同的要求按期完工。但這些工作的完成都離不開施工安全管理,只有強化施工安全管理才能使工程項目保質保量的完成。這樣,企業才能憑借自身的業績和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
2.施工安全管理是提高企業社會信譽度的保證。建筑企業強化施工安全管理,才能保證工程項目的出色完成,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企業的社會信譽度。通過工程項目的各種優質工程獎項和質量安全驗收證書,企業可以申請省優、部優、國優等各種獎。而施工企業可憑借省優、國優等榮譽證書,在建筑業市場的競標隊伍中脫穎而出,提高中標率,這就大大提高了社會信譽度和知名度,去更多占領建筑市場。
二、建筑企業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眾所周知,當前建筑企業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仍存在著許多問題。
1.政府監管方面,有些政府主管部門存在執法不嚴、監管不力的問題。目前負責全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管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門,只對建筑業中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實施監督管理,而對全國各類建筑工程安全生產依法監管工作尚未完全到位,也未全面履行對建筑業和各類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職責;有關交通、鐵路、水利、電力等行業建設單位監管部門,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對專業工程安全生產的監管職責不清,安全管理體系不健全,主體責任還未完全落實;由于政府機構改革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有些建設工程,政府行業安全管理職責不明,行政監管主體缺失,建筑工地安全處于失控狀態,存在管理盲區。比如2008年2月21日,廣東某社區一棟在建8層樓房,混凝土預支架發生局部倒塌,造成3人死亡、1人受傷。經調查,建設單位未取得《建筑工程規劃許可證》和《建筑用地規劃許可證》,施工單位為包工頭私人施工隊。這些該有的證件都沒有的施工隊伍居然能帶進施工工地,不能不說監管單位管理的缺少。
2.企業管理方面,安全生產條件不符合要求,安全投入太少。主要表現在:一是建筑業部分設備、設施陳舊落后。由于受資金的限制,一些建筑企業生產設備設施陳舊落后存在隱患,容易造成因設備設施不安全導致的事故。還有些企業,雖然增添了新的設備,卻因資金和缺乏經驗等原因沒有購置防護裝置,又產生新的隱患。二是工作條件與環境較差。目前有一些建筑企業,特別是一些小企業,工作條件和工作環境普遍較差,粉塵、噪音超標,通風、采光不符合要求,環境溫度過高或過低等。甚至有些個體私營企業只追求經濟利益,根本不重視生產安全和衛生條件的要求,這更加劇了事故的發生。三是安全投入較少。安全投入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是公認的,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許多企業因資金問題卻忽視了安全投入,這些是發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3.管理方式粗放,責任主體未起到應有的安全管理和監理作用。有的建設單位對承包企業把關不嚴,一些總承包企業對分承包企業資質特別是安全生產條件審核把關不嚴,違規分包現象嚴重;監理公司忽視對建設項目的安全監理,項目監理人員不認真履行安全監理職責現象比較普遍;還有的建設單位過分依賴監理、施工單位,未發揮建設單位安全監督管理的作用。
4.建筑行業勞動者素質較低、安全意識淡薄、技能差。我國建筑業一線作業人員是以農民工為主的,他們的基本操作技能較差,安全意識也比較淡薄。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進入城市,這是一種必然的現象。大量農民工涌向市場進入“門檻”低的建筑行業。目前,建筑業從業人員達4000多萬人,80%為農民工,占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的1/3。不少農民未經培訓就上崗作業,有的雖然進行了培訓,但培訓中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往往流于形式,難以滿足施工安全的需要。大量農民工安全素質差,流動性大,又缺乏合格的教育培訓,是建筑業安全生產的一個突出問題。
同時,有些建筑企業違規施工,為了追求施工效率和效益,不按施工方案和施工規劃作業,在工程中使用不合格產品,也給安全生產管理留下了隱患。
三、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對策措施
建筑業要制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對策措施。建筑安全生產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多個部門和方面的工作,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認真總結建筑安全生產管理的經驗,積極拓寬新思路,實施有效的管理辦法和措施。
1.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強化職能部門的監督管理。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干好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必須要依據《安全生產法》和《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具體管理辦法,使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制度化、規范化。職能部門應依據法律法規和具體管理措施,加強監督管理,落實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把安全生產各項工作真正落實到位。特別要落實企業法人代表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將安全責任落實到每一個班組和崗位,確保安全生產。
2.改善施工裝備,提高生產安全性。生產設備的狀況如何對安全生產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須加大投入,加強對生產設備的購置、維護和管理。長期以來,大部分建筑業在安全投入方面嚴重不足。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因陋就簡的狀況已經不適應時代的需要,保障設備的完好率是對生產和職工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護。尤其是對特種和危險較大設備設施,應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對設備設施的安全裝置要經常維護、保養和檢修。在購買新設備時,必須同時購買其防護裝置。設計制造設備設施時,應為職工創造安全舒適的工作條件。因此,企業必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并進入到年度和中長期生產經營計劃之中,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整體安全性。
3.開展建筑施工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針對有些企業違章施工現象,建筑主管部門要加大對施工過程的檢查力度,認真開展建筑施工安全專項整治工作。要堅決糾正企業違章施工現象,嚴肅查處因違章作業造成事故的施工單位和個人。建筑施工要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健全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大力治理違章施工的企業。
4.加強對施工企業員工的安全生產教育。針對施工企業員工素質普遍較低的狀況,要加強對施工企業員工的安全生產教育。一是進行安全思想教育。對施工人員進行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法令、法規制度的教育,使他們樹立安全生產意識,增強安全生產的自覺性。二是進行安全技術知識教育。安全技術知識是勞動生產技術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育內容有:項目施工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危險設備和區域的注意事項;電氣設備安全技術知識;超重設備、壓力容器的基本安全知識;危險物品管理;防火等基本安全知識。以及如何正確使用和保管個人勞保用品,如何報告和處理傷亡事故。
5.進行艱苦創業的教育。建筑企業施工現場的工作都是比較艱苦的工作,因此,要對企業員工進行艱苦創業的教育,要繼承和發揚建筑企業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增強行業的榮譽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建筑企業的創造力和凝聚力。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營市勝利油田技術檢測中心工程質量監督站 山東東營 257000)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