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敏
【摘 要】“面批”為學生和老師的心靈上的近距離接觸創造了可能;為學生和老師的和諧交流拓展了最大的空間;為學生和老師的寫作神筆灌注最純樸的墨水。枯燥空洞的說教只會讓學生作文的興趣一點一點地褪卻,談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簡直是無稽之談。
【關鍵詞】作文 批改 面批
作文教學向來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而作文評改教學又是制約語文教學發展的瓶頸。一般作文教學的模式為“教師指導——學生寫作——教師批改——教師講評”,教師的評改往往耗費大量的心血,然而作文發下去后,學生只關注幾句評語,或者只關注分數,教師長達七八小時的批閱成了出力而無所收獲的苦果。有的教師把個人思維方式強加給學生,用自己所喜好的文章形式,語言特點來評判成績不等、水平差異、閱歷各異、愛好迥異的各位學生,培養一段后,把學生活躍的思維禁錮成“思維八股”,文章變成千人一面的古板之文,學生的個性、創造力逐步萎縮;有的教師按成人化的要求來拔高評改作文,結果滿篇成了教師的改動文章,嚴重挫傷了學生的作文積極性,使學生的作文收獲甚微,沒有真正起到激勵和指導作用。這樣學生就形成一種錯誤認識,認為作文批改就應是教師的活動,是教師的職責權力。教師則苦不堪言,害怕評改學生作文,有的減少學生作文次數。
這種無視學生作文評改的主動作用,缺乏學生參與意識培養的“少、慢、差、費”的評改模式,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基于此,我們深感必須在高中階段進行作文教學評改方法的改革。然而,為了扭轉此狀況,一些教師做了初步的嘗試,大體可分為以下幾種形式:
一、是以“樣本”評改帶動作文寫作
教師在面對學生辛苦寫出的幾十本習作,自己埋頭閱讀,通覽整體作文,選擇出典型樣本,然后進入精細加工階段,猶如自己在下水作文一般,憑個人的喜好特點開始投入加工雕刻,然后,到課堂上,精評這3—5篇作品,以此來給學生示范,雖然增加了一些習作者個人的經驗體會,但整個評改進程還是教師“一言堂”,是“主管”在眉飛色舞的評講。師生沒有在平等的交流中達成共識,學生只是被動接受。
二、是不作批改訓練,盲目讓學生分組式自我評改
教師片面采用學生分組式自我評改,盲目強調學生在作文評改中的主動性,沒有經教師精當的批改導引,就放手由學生自主評改,課堂上學生討論激烈,沒有規范化的要求,學生的評改處于盲目的無序狀態。幾次訓練后,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受到了打擊,這種互改自改的作文模式中途夭折。
三、是利用高考兩級評分標準,宏觀打分或分檔
教師不細心研究學生的作文現狀,不根據學生年級特點,利用高考的兩級評分標準,只給學生作文以分數評判。學生的習作在內容、選材、構思、結構、語言、文面等方面究竟哪些方面存在差距,不能從評改中全面反映出來。長此以往,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被壓抑,心中空空然而無標準。
四、是采用面批指導,帶動全體
每次學生作文都具有強烈的個性特色,有的擅長記敘,有的擅長議論,有的擅長抒情,有的思維活躍,有的邏輯嚴密卻拓展不開,教師根據此情況,多采用面批指導的方式,集中收集3-5篇加以比較分析,學生從面批的指導中,受到了很大鼓舞。
對于學生作文的批改,葉圣陶先生早就指出:“教師獨改,不如與學生共改,為效更大,動筆改的時候,叫學生站在旁邊,與他商量,共同商定該怎么改……”通過實踐證明,我對學生作文實行“面批”,既為我班學生增加了寫作體驗、加深了思考深度。而且,在這個過程中無形的培養了學生的交往能力、表達能力、寫作能力,還豐富了學生的情感世界,鏈接了學生的生活世界,更超越了學生的創新世界。
新課標也強調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提倡學生自主命題,基于這樣的現實背景,我認為學生作文還是“ 面批 ” 好,而且我在實際操作中也獲益甚多。
首先,面批為學生和老師的近距離接觸尋找了最佳的借口。囿于傳統師道尊嚴的嚴威和“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的束縛,學生和教師的關系漸漸緊張成“見面違心喊好的虛假和點頭不屑一顧的傲慢”,陷入無情無義的傷痕邊緣,讓人心痛更心酸。而作文面批卻為師生的空間上的近距離接觸尋找了最佳借口。從而,為繼之而來的心靈上的近距離接觸創造了可能。
其次,面批為學生和老師的和諧交流拓展了最大的空間。 記得小時侯,被老師叫到辦公室心里總是特別的緊張,從教室到辦公室的那段路總是我思考最敏捷的時段,搜腸刮肚的思想到底是哪里又出了問題?把作文“面批”作為批改作文的制度在全班定下來,不僅可以面對面的與學生交流作文,而且可以消除學生的心理緊張,有利于教師與學生和諧交流。因為真誠,所以感人。惟有真實,才會有真情。這樣,通過師生間推心置腹的交流,把新課標培養學生自我作文評價的能力落到實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再次,面批為學生和老師的寫作神筆灌注最純樸的墨水。 面批,像一面忠實誠懇的平面鏡,真實的再現學生的作文和老師誠摯的建議;面批,像一面寬容大度凹透鏡,包容的縮小著學生作文的缺陷;面批,像一面細致和藹的凸透鏡,放大著老師的精心批閱和真情鼓勵。“ 真情 ” 澆灌才會盛開“ 實感 ” 的花朵。枯燥空洞的說教只會讓學生作文的興趣一點一點地褪卻,談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簡直是無稽之談。只有激發學生的真情實感的流露,促發學生心底深處對作文的興趣,才會有學生滿紙真言的自然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