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英
摘要:進入21世紀以來,東部沿海地區資源和環境承載壓力持續加大,要素成本不斷上升,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開始出現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趨勢,將東部地區企業的經營資源優勢和中西地區的資源優勢結合起來。基于區域優勢,中西部地區應積極承接的產業主要是資源密集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高新技術的中下游產業。在產業轉移中經濟發達地區的高職院校圖書館參考咨詢服務主要是在服務的理念、模式和價值等方面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從而搭建與產業轉移相適應的平臺,為學院專業建設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
關鍵詞:產業轉移;參考咨詢服務;經濟發達地區
中圖分類號:G258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09)17—0156—02
一、產業區域轉移的產業定位
(一)東部和中西部地區比較優勢分析
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產業定位依據的是各區域的比較優勢。東部地區優勢主要有二:一是高端要素優勢,東部地區多年的高速發展已積累了豐富的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在資金、技術、人才、企業家資源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二是發展環境優勢,多年的發展使東部地區的國際化、市場化、信息化程度較高,產業聚集效應明顯,市場秩序規范。中西部地區的優勢主要有三:一是自然資源資源優勢,由于自然資源稟賦的差異,中西部地區擁有石油、煤炭、有色金屬、畜牧產品、木材等資源優勢。二是勞動力要素優勢,盡管有的研究認為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在東部地區還不是邊際產業,甚至繼續向長三角等沿海地區集聚。但正如前文所述,東部地區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發展是依賴于中西部地區的勞動力流入,“民工荒”現象預示了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產業結構升級的必要性與緊迫性。隨著產業轉移帶動的中西部地區加快發展,勞動力必然回流,并以相對更為廉價的轉移成本實現就近轉移。三是中西部地區市場潛力很大,中西部地區擁有全國2/3的人口,尤其是中部地區人口密集,目前由于收入水平較低,市場容量較小,但可開發潛力很大。
(二)基于區域優勢的產業定位
根據中西部地區的比較優勢,中西部地區承接的產業應主要從以下三大類中選擇:資源密集型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高新技術的中下游產業,具體主要有:石油加工及煉焦業、煤炭開采業、有色金屬礦采選與冶煉業、特色冶金與金屬制品業、普通機械制造業、紡織服裝業、食品加工業、造紙及紙制品業、家用電子電器制造業、普通電子裝配業等。通過向中西部地區產業轉移,形成東部地區以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高技術度和深加工度產業、生產性服務業為主,中西部地區以勞動密集型產業、初加工度產業為主的區域產業梯級分工格局。除了從產業垂直分工的角度,還可以從產業水平分工的角度進行產業區域轉移,即在同一產業,甚至同一企業內部,根據東部和中西部省區各自的資源優勢和市場特點,通過產業轉移,合理的進行產業分工與協作,達到提升企業競爭力和區域產業結構優化的目標。比如產業鏈中高端環節(發展企劃、研究開發、營銷網絡),可以選擇在東部大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充分利用其市場、信息、技術、人才和企業家資源;低端環節(制造、加工)轉移到內地,充分利用其能源和勞動力優勢。另外,從增強產業勞動力吸納能力的角度來考慮,對哪些產業該引導進行區域轉移,應考慮其對勞動力吸納的潛力。有些產業(如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醫藥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目前雖然在落后地區其產值就業彈性系數比在發達地區低,但其固定資產投資就業彈性系數大,因此,對這些產業的新增投資應該列入往落后地區引導的行列。
二、高校圖書館參考咨詢服務的理念變革
在產業轉移帶來的變革中,用戶不再局限于學院的教師和學生,將會有更多的企業用戶加入,因此,高職圖書館應樹立“讀者第一”的服務理念,變“淺層次、單一的文獻服務”為“深層次、全方位的信息服務”,運用現代化手段和網絡技術,向讀者提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參考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對各種文獻信息需求,滿足專業調整帶來的知識更新的要求。
三、高校圖書館參考咨詢服務的模式改革
(一)參考信息源多元化
產業升級使得咨詢服務僅僅依賴于本館實地館藏是不能適應發展的要求。參考信息源從載體形式到內容都出現了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各種類型的電子圖書、光盤數據庫、數字化期刊等新型出版物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網絡的延伸,網上資源以超文本的載體形式和方便快捷的檢索方式在參考咨詢服務中占據了重要地位。
(二)服務范圍擴大化
產業升級,新技術的應用使得參考咨詢人員必須深入各個數據庫,綜合各學科知識,對大量信息資源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和加工,使得參考咨詢服務的范圍得到了拓寬。參考咨詢館員除了提供原有的服務外,更致力于解答一些高智力疑難性問題,更注重高層次的咨詢服務,例如專題檢索、定題服務、情報調研等特色服務,使得圖書館的參考咨詢向更廣闊的領域發展。
(三)服務方式多樣化
產業升級使得學院用戶迫切需要得到各種有效的參考咨詢服務和信息資源引導,其希望得到的信息不再僅局限于印刷型文獻資源,他們還希望獲取多樣化的網絡信息和多媒體信息。讀者需求和信息資源的多樣化,使得參考咨詢服務方式也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傳統的參考咨詢服務方式將逐步被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虛擬咨詢服務方式所取代。借助虛擬咨詢臺,用戶與參考咨詢館員之間可以實現互動交流,從而有效地克服了地域和時間的限制。用戶無論身在何方都可以通過虛擬咨詢臺得到所需要的信息資源。此外,借助于網上虛擬咨詢臺開展參考咨詢服務工作,在服務方式上還可以采取經常性問題解答(FAQ)、文件傳輸協議(FTP)及實時視頻咨詢(Real-time-Teleconference)等多種新形式。
(四)服務對象廣泛化
傳統的參考咨詢服務工作主要面向本校師生,而隨著產業轉移,校企合作等工作的深入,咨詢工作的服務對象擴大到整個社會。一方面,高職院校圖書館本身成為產業轉移網絡中的一個結點,共享資源的一部分,同樣,其他地區高校圖書館以及各類型圖書館的網絡資源也可以被本地高校圖書館利用,這就使得參考咨詢館員的服務對象超越出校園的界限,延伸到整個社會的讀者群。另一方面,在網絡化、市場化趨勢的推動下,大量信息服務機構紛紛出現,信息咨詢業蓬勃發展,向高校圖書館參考咨詢工作提出了挑戰。參考咨詢館員也只有主動擴大服務范圍,面向社會提供服務,才能尋求自身的發展。
四、高職圖書館參考咨詢工作服務價值的新體現
產業轉移使得參考咨詢工作出現了以上變化,相應地對參考咨詢工作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而體現了其服務價值。
(一)科學權威性
信息的準確完整和結構的合理是衡量參考信息源的核心標準,信息內容不應該粗制濫造或有思想上的偏見,而應該符合實際,實事求是。參考咨詢館員應當具備某一領域的學科背景,如武漢大學圖書館的學科館員,具體工作中要根據咨詢服務的深度來確定專家需要具備的知識水平,這樣才能保證咨詢服務質量的權威性。
對于高校圖書館來說應保證:(1)在實時咨詢服務中有一批不同學科領域的專業人員,在信息檢索服務中要有專業的、經驗豐富的咨詢館員;(2)在檢索站點上提供能夠進行咨詢的專家證明信息,包括合作組織的咨詢專家證明信息;(3)在為用戶解答問題的過程中盡可能提供有證明的權威性材料。
(二)快速及時性
產業轉移帶來的變化是迅速的,因此對參考咨詢服務的速度是一個很重要的評價指標,尤其是來自企業的用戶對解答問題的速度要求更高一層。在實際工作中具體的解答時間應當根據現有的資源而定。一般情況下,接受問題的10%應該在兩個工作日內做出答復;在收到問題的2-5天之內,應該回答至少10%-50%的問題。如果暫時無法解答的應該立即通知用戶。理想狀態下應該在1-2個工作日內對所接受的問題100%地做出答復,允許用戶通過網絡說明其請求的緊急性,工作人員根據具體情況決定解答問題的先后次序。
(三)實時交互性
產業轉移要求高職院校圖書館必須擁有實現實時咨詢的技術平臺,實時交互的參考咨詢使得用戶能和參考咨詢館員實時交流,澄清用戶的疑問。圖書館應鼓勵參考咨詢館員通過網絡詢問形式或跟蹤郵件交流共享重要的用戶信息,提供實時的參考交談方式或通過站點檢索方式,在不侵犯用戶隱私權的條件下盡可能多地獲取用戶信息,在服務范圍內鼓勵用戶反復提問直至獲得滿意答復;利用常用的通訊協議鏈接相關站點,建立并維持相關隸屬關系。
(四)宣傳拓展性
產業轉移給高職院校帶來了許多的企業用戶,使得圖書館在提供參考咨詢服務時,除了直接解答用戶的問題外,還應該給用戶提供相關信息及可用信息源的檢索途徑:(1)提供在服務內容領域使用信息的權力,包括有權使用以前所提出的問題和相應答案的知識基礎,或者外部資源的鏈接參考書目等;(2)在網站上張貼選擇政策以說明外部資源的選擇標準;(3)定期評論和更新網站以確保內容正確、鏈接與參考書目有效,即保證FAQs和其他資源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高校圖書館在提供參考咨詢服務時可將有關消息發布給所有潛在讀者,但應注意控制宣傳的范圍,否則將導致無法承受的過多的信息需求。(1)向有關的電子討論組發布消息,并在網絡站點上發布;(2)在有關網站上建立數字化參考咨詢服務的鏈接;(3)直接向潛在的用戶發送電子郵件;(4)宣傳要以基本的服務質量為保證。
產業轉移在經濟發達地區帶來更多的學習和研究,在此,參考咨詢服務可以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高質量的數字化參考咨詢服務不僅為讀者提供直接的、事實型的答案,還應當為他們提供更深層次的信息,引導他們掌握專業領域的信息渠道,同時潛移默化地提高用戶的信息素養。(1)盡量利用網頁推送和共同瀏覽功能;(2)提供答案的同時解釋檢索方法與策略,演示檢索過程;(3)提供進一步查找線索時應提供具體的網址;(4)通過評價、描述、提供關鍵詞和路徑等方式提供增值信息;(5)100%解答提問,對每個問題至少提供一條線索;(6)在參考服務界面及其幫助欄里提供相關信息的獲取途徑、常見問題解答、知識庫、網絡輔導教程、印刷型手冊及實體講座等。
參考文獻:
[1]彭連清.我國產業區域轉移的路徑選擇、產業定位與政府作用[J].山東社會科學.2007,(11):35-37.
[2]隆國強.中國產業升級的機遇與策略[J].中國對外留易,2008,(4):10-15.
[3]胡敏.數字化參考咨詢服務質量的評價標準[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5,(1):45-47.
[4]JoannM.Wasik.Digital Reference Evaluation [EB/OL].[2003-06 -30].
(責任編輯/石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