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寬善 楊雙萍
[摘要]市政基礎設施具有公益性,建成后不直接產生經濟效益,但其產生的社會效益以及間接產生的經濟效益巨大,無法估量。市政工程的特點決定其建設資金的來源靠國家或地方政府的財政投入。在實施過程中,尤其是在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方式的情況下,如何強化全過程監(jiān)管,嚴格控制工程造價,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盡可能多建設、建設好市政工程,為城市居民造福,就成各級市政工程管理者和建設者必須努力和追求的方向。
[關鍵詞]市政工程 造價控制 項目管理
中圖分類號:TU9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920200-01
一、市政工程造價控制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1.全面成本管理的觀念尚未形成。目前,對于造價管理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預結算上,對工程造價的控制,主要側重于事后核算,即對竣工決算進行審核,對其他階段的控制顯得薄弱。但事實上前期階段的管理工作是很重要的。
2.設計管理制度不夠完善,限額設計未得到全面推行。據統(tǒng)計分析,設計階段影響工程造價可能性為40%~70%,施工階段影響工程造價的可能性為5%~25%。
3.施工階段設計變更隨意性大。工程項目應該經過可行性研究和投資額度的審批程序,其工程造價的控制應該按批準的投資額度。但很多建設單位急于項目的開工,又沒有做好必要的準備,對投資額度的要求、建筑標準的把握、設計深度的審查、招標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理與完善程度沒有嚴格把關,造成邊施工邊變更,對施工中的工程想改就改,有的項目一改再改,對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沒有監(jiān)督,對更改造成的損失沒有相應的責任制約。
4.現場簽證問題多。由于我國目前采取的是計量(監(jiān)理)與評價(決算)分離的工程監(jiān)管模式,負責決算審核工作的造價工程師施工時一般不到現場,決算審核時工程量的計算依據主要就是施工圖和監(jiān)理簽證,這為施工環(huán)節(jié)(尤其是隱蔽工程)偷工減料提供了可能。比如,市政道路工程中的石碴基層填筑,石碴方量的計算,一般采用現場丈量體積,按實結算。但如果在丈量時施工單位弄虛作假,或者監(jiān)理人員不負責任,簽證時填筑厚度比實際厚度多出10cm,則對于一個面積在10萬m3的道路工程,石碴方量則增加1萬m3,按石碴填筑綜合單價40元/m3計算,則此項造價就增加40萬元。因此,現場簽證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十分必要。
5.決算中高估冒算,虛報工程造價。巧立名目,高套定額;虛設費用;提高計費標準,擴大取費范圍。
二、控制造價的手段
有效控制市政工程造價的措施市政工程建設項目的造價控制貫穿于項目的全過程,且項目決策階段、項目設計階段、項目實施階段和竣工階段,它都關系到市政工程建設項目的造價控制。
但控制工程造價的重點應在項目的建設前期,即項目決策和設計階段。尤其是目前在深化工程造價管理改革,建筑市場與國際接軌,規(guī)范建筑市場秩序,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的情況下,加強對工程造價的管理,有效控制工程造價的意義就顯得更重大。
1.項目建設前期階段是控制工程造價的重點長期以來。人們普遍都注重施工階段的造價管理。因為從表面現象上看,工程項目的合同價格形成于施工招標投標階段,而占造價比重最大的人、財、物的投入主要在施工階段。但事實上,一個工程項目的決策是否正確,方案是否經濟可行將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造價。一項數據表明,投資決策階段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度達到80%。事實證明,市政項目前期投資估算的偏差是造成其投資效益低下、三超現象屢禁不止的根源。由此可見,只有加強項目決策,建立項目優(yōu)化評選,采用科學的估算,細致做好投資估算形成投資最高限額,才能有效遏止“三超”現象。
2.設計階段是控制工程造價的關鍵有資料顯示,設計階段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可達75%以上。合理科學的設計,可以降低工程造價10%,可見設計階段是在項目投資規(guī)模確定后,控制工程造價的又一重要環(huán)節(jié)。設計人員在設計階段要肩負起優(yōu)化設計與有效控制造價兩重擔,才能控制造價,避免浪費。如某項排水工程,根據地質資料情況分析,在溝槽土方開挖后,采用原土分層夯實回填。就能保證上部路面基層的強度要求,但由于設計人員僅僅根據當地常規(guī)做法,考慮當年修路,就采用石灰土回填,這樣就增加了不必要的回填費用。經過測算,一個采用素土回填只需200萬元造價的排水工程,在采用石灰土回填后造價竟然增加了70多萬元。可見在設計一開始,就應將控制投資的思想根植于設計人員的頭腦中。設計階段要通過設計方案競標及運用價值工程原理、開展限額設計、采用合同措施等優(yōu)化設計方案,提高設計質量,做到技術與經濟相統(tǒng)一。工程造價管理人員在設計過程中要積極參與設計項目的投資分析,能動地影響設計,以保證造價的有效控制。
3.要強化實施階段的造價管理建設項目實施階段,即把設計圖紙和原材料、半成品、設備等變成工程實體的過程,是建設項目價值和使用價值實現的主要階段。據統(tǒng)計,在實施階段工程施工費用約占整個工程造價的60%左右,因此工程實施階段對工程造價的直接影響很大。
三、結語
長期以來,我們習慣于把成本控制放在市政工程項目實施階段,即施工階段。通過本文論述,可見城市市政工程造價控制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我們只有加強對每個環(huán)節(jié)的造價控制和審查,通過控制來發(fā)現項目投資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huán)節(jié),促使投資管理的不斷完善,提高政府財政投資效益。投資管理中應充分發(fā)揮激勵和約束兩種機制的功能,并不斷進行投資管理體制的改革,實行建設項目的法人管理制度。改革現行的定額計價模式,形成以量為主的企業(yè)定額系統(tǒng),建立以市場定價的價格機制。
市政工程項目質量控制與企業(yè)質量控制不同,要控制好項目工程質量,就要賦予項目經理相應的權利,明確其相應的職責;項目質量管理中要以人為本,要以提高全員素質和質量意識為前提抓工程質量:在施工全過程中,要嚴格目標計劃和規(guī)范的執(zhí)行,要嚴格操作規(guī)程,要嚴格按規(guī)范管理,要嚴格實行獎懲制度,要嚴格檢查檢測手段,這樣才能有效地控制項目工程的質量,起到控制項目成本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文麗,淺談市政工程結算的審核[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6,(6):269-270.
[2]柳勇,抓好市政工程項目進度管理的幾點意見[J].當代建設,2003,(3):76-78.
[3]聶振海,市政道路工程質量和安全通病的防治及監(jiān)理[J].建設監(jiān)理,2004,(1):l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