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楠
據臨床統計資料,近些年因性交出血就診的婦女人數有所增加,而且多數婦女都能直言不諱,提供可靠病史。據了解,這些婦女是閱讀了相關衛生科普文章受到啟發才覺悟起來的,無疑是一大進步。但是,不足之處是她們對性交出血的原因均缺乏認識,有的人競是“見血色變”,誤認為自己患了癌。殊不知,性交出血不等于子宮頸癌。正確地說,性交出血是某些婦科疾病的共同表現。
子宮頸癌性交出血常常是早期宮頸癌的危險信號,出血量較多,甚至有血塊流出。這是由于癌變的宮頸細胞組織糜爛變脆,加之病變部位血液供應能力良好,故當宮頸受到直接碰撞時就會破裂引起出血。
宮頸息肉多為舌狀,約葵花子大小,常突出于宮頸口外,數目單個或多個,質柔軟,為亮紅色。息肉頂端組織疏松,血管豐富。有些息肉發生水腫、壞疽和感染時,外觀與早期宮頸癌相似,容易引起性交出血。宮頸息肉雖然多數屬于良性病變,少有惡變,但對其的診斷和治療亦不容忽視。
宮頸糜爛是慢性宮頸炎最常見的表現形式。宮頸糜爛部位的細胞極易脫落而變薄,故有時也可導致性交出血,特別是中度和重度宮頸糜爛者。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宮頸癌的發生與宮頸糜爛關系十分密切,因此對宮頸糜爛應采取必要的治療措施,以防宮頸癌。
陰道炎常見有滴蟲性陰道炎和霉菌性陰道炎。由于滴蟲或霉菌等病原體對陰道壁和宮頸組織的侵襲,使其表現為高度水腫。滴蟲性陰道炎的陰道壁可見有散在性出血點或草莓狀突起;霉菌性陰道炎的陰道壁則為糜爛面或淺表潰瘍。此外,絕經后的老年婦女易發生細菌感染而致老年陰道炎,其陰道壁及宮頸表面發生水腫和散在性小出血點,或者潰瘍形成。這種性交出血多伴有性交疼痛。
子宮黏膜下肌瘤由于子宮收縮將其排擠下降,瘤蒂逐漸被拉長,最終從宮頸口脫出到陰道內。細長的蒂帶供給肌瘤的血液較差,使肌瘤容易發生感染。當性交時肌瘤受沖擊,會加重損傷而發生出血。
其他出血原因如遇到月經異常,認為月經已經干凈,過早性交以致在性刺激下引起子宮收縮,官腔內殘留的血液便從陰道排出。另外,有少數婦女恰值排卵期出血等。如做婦科檢查陰道和宮頸無異常發現,則應考慮這類出血。
性交出血幾乎都可以認為患有婦科疾患。因此,奉勸有此癥狀的婦女,坦誠地與醫生合作,共同把病魔消滅在萌芽狀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