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書平
中圖分類號:TU985.1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06-031-02
摘要:瀏陽市產業園區在用地布局及道路規劃方面所取得的經驗有三點:一是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塑造獨特的景觀;二是充分重視產業園區的獨特需求;三是重視人文關懷。
關鍵字:瀏陽市產業園區;綠化用地布局;道路規劃;產業園區規劃
一、瀏陽市產業園區概況
瀏陽市產業園區位于瀏陽市的北部,規劃用地面積為30km2,是以高科技制造業為基礎,每年以一平方公里發展速度發展,具有高質量生態環境、完善基礎設施、高效率投資服務軟環境的多功能現代新型產業區。
瀏陽市產業園區的地形主要分為丘陵地和河涌沖積谷地。北部為小山崗,地勢平緩,高程一般為70m~80,園區中的丘陵山地生態綠化環境較好,以松、杉、柑橘等果樹為主,平地以農田為主,少量旱地、池塘。
二、瀏陽市產業園區用地布局
無論是總體規劃還是控制性詳細規劃,用地布局都是核心內容之一,關系著全局。用地布局是否合理,直接決定著一個城市或園區的環境、開發成本、效率,決定著一個地區的風格和魅力,也決定著該區其他組成元素的和諧。總體上說,瀏陽市產業園區在用地布局方面主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與自然和諧統一 為了充分利用科學城現狀的地形、地貌和良好的生態、自然資源,規劃項目組與同濟大學合作進行了以“瀏陽市產業園區生態規劃與建設研究”為課題的研究。工業園區排放各種有害氣體對生態構成危害,溫室效應引起全球變暖。總體規劃對綠化用地進行了適宜性分析,并經現狀山體和河涌為生態系統的骨架,充分利用現狀山脈和谷地的走向,把建設用地安排在平坦的谷地上。注重環境保護,著力三廢治理。
2.開發的經濟性 在園區開發建設中,對大部分地區或城市的政府來講,資金缺乏是制約園區開發和建設的最主要因素。因此,產業園區規劃要把降低投資、提高資金的效益作為規劃的主要指導思想,并在具體的規劃設計中加以體現。 工業園區綠化及道路充分尊重厚有地利用價值,盡量少大開大挖,降低成本,減少投資,節約資源,完整體現開發的經濟性。
3.充分利用現有河涌,注重對景觀的塑造 園區山體較多,但水資源相對缺乏。有山無水,似乎少了一點靈性。在產業園中心區的南部有一條常年流量為十幾個立方米的小河涌,用土將其填平是最簡單的處理方式。在規劃中,不僅保留了小河涌,還結合道路和用地對小河涌進行了景觀設計,采用疊水的方式保證了中心區河涌能常年有水。如此一來,園區內魚兒戲水,游人散步,沿岸合理種植喬灌木,如垂柳、青皮竹,修設沿岸小道,利用厚有坡度制造人文景觀,使得園區中心區成為市民的休閑去處。
4.園區綠化的特殊性 現代工業園區綠化應該著重生物多樣性,著重莊重、大氣,以綠為主,免花哨成分,更要著重植物品種的抗污、抗逆性,采用一些如能吸納灰塵,阻隔噪音,制造氧氣多,吸收二氧化碳,硫等物質的品種,如冬青,夾竹桃等植物,做到園區各個不同季節有不同景觀,有寧靜的田園風景,避免園區內的視覺疲勞。
5.注重人文關懷,突出鄉土情節
(1)人文關懷,多設計些園區小景,游人健身步道。機械制造產業的突出點,為噪音污染,所以著重設計高大常綠喬木,阻隔噪音,加大小氣候效果;健身步道應多些方法,有卵石小道、自然石小道、規則和不規則小道相互搭配,使下班員工如同游園漫步,置身美景之中,每個景觀區增不同風格的休閑椅,休閑石凳,盡量自然些;北輔路景觀大道和高速公路相鄰,景觀范圍最大,綠化最濃密,員工游覽首選,所以多設計長椅,健身步道也應彎道大,平坦自然,以每個小廣場為中心,設計些健身器材,增設不同風格垃圾箱,既美觀又整潔。
(2)突出鄉土情節。本著美觀大方、莊重不花哨又節約成本的原則,多植些鄉土樹種,用三湘四水獨特資源優勢,選擇鄉土樹種,讓城里人感受鄉村美景,讓民工沒有遠離故土,做到鄉土情節和人文關懷融為一體。設計著重些桂花、杜英、桃、李、梅、石榴、火棘、紅繼木等植物品種,讓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美景,彩葉、彩花樹如紫葉桃、紫葉李、紫荊、紫薇、欒樹、木槿、月季、金葉女貞、銀杏既能避免視覺疲勞又能使員工流連,注重“城在林中,人在樹中”。
三、道路系統規劃設計
1.宏觀方面 從宏觀上講,道路系統規劃設計既是城市產業園區中各種用地要素關系的紐帶和城市產業園區的骨架,也是城市產業園區中各種活動的組織方式。作為投資最大的主要城市基礎設施,道路布局的合理性,對城市產業園區的開發成本、交通運輸、信息流通、城市環境及其他基礎設施會產生長期的影響。另外,城市產業園區的道路系統建設是動態的和變化的,道路系統規劃設計必須滿足這種動態的要求,避免終極式規劃存在的缺陷。城市產業園區的道路系統規劃設計可以借鑒樹木生長過程原理。 首先,樹木種植要選擇適合種植的地點,同樣的道理,道路系統規劃設計也要選擇最好的道路起點。這樣,產業園區就可以充分借助城市發展的推力加快產業園區的開發;另外與城市發展方向的對接也有利于與現狀基礎設施的銜接,降低園區前期的開發成本,利于園區建設的啟動。 其次,受空間和陽光的影響,樹木的生長方向是有選擇的。同樣,道路布局也具有方向性。與用地布局相協調,道路縱向拓展應選擇用地范圍廣、受制約條件少、容易開發的地區。 借鑒樹木生長過程原理是瀏陽市產業園區道路系統規劃最主要的特點之一。按照這種指導思想,科學城的道路系統在宏觀層面具有以下特點。
(1)選擇道路規劃和建設的最優起點。 結合地形,塑造獨特的道路景觀。園區城區的道路走向盡量與谷地走向一致,道路一側為廠區,另一側為自然景觀,充分體現“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空間架構。
(2)道路兩側全部采用綠化護坡代替擋土墻。 擋土墻在山地城市(地區)是經常可以看到的,而園區采用綠化護坡代替擋土墻,這種方法不僅豐富園區的綠化景觀,而且降低投資成本。
2.微觀方面
從微觀上講,由于產業園區以發展產業為主,其道路系統與城市一般道路是有區別的,因此,它應具有自己的特點和風格。在產業園區中,以步行為出行方式的比例相對較小,以汽車為出行方式的比例相對較高,因此,人行道的寬度可以相對減小,以提高其經濟性。另外,為控制因行人較少而可能引起的汽車行駛速度較快的現象,運用城市設計手段進行車速控制設計,這樣既豐富了道路景觀,也避免了一般城市道路由于缺少變化而形成的單調。 按照這種指導思想,科學城內的道路設計在微觀層面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減小人行道寬度,增加綠化。 作為國家高新區,由于行人較城市其他地區少,人行道寬度若采用城市的標準,會造成浪費,因此產業園區將人行道寬度調整為3m,多出的部分改做綠化,這樣不僅可節省投資,還可以優化道路景觀。
(2)重視道路景觀與功能的協調。 產業園區的道路按功能分為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這樣劃分往往忽略了道路在城市中的美學價值和景觀價值。根據所處地區或地段的不同,道路應扮演不同的角色,體現不同的風格。城市一般地段的道路以功能需求為主,若在中心區或核心區,道路設計應體現該地區的獨特風格。 在園區規劃時,選擇中心區環路作為設計重點,突破了原有道路斷面設計缺少變化的傳統,結合地形設計縱坡,順應地形的變化使縱坡隨之變化;對于條件允許的地段,設置生態綠島,體現園區的生態化要求;對于地形坡度較大的地段,充分考慮用地的需求,采用高低路,并且對道路中間的高差進行綠化護坡處理,既豐富道路的景觀,保護原有生態,也保證地塊的使用效率。
四、結語
通過以上的分析和介紹,瀏陽市產業園區在用地布局及道路規劃方面所取得的經驗大體可以歸納為三點:一是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塑造獨特的景觀,二是充分重視產業園區的獨特需求,三是重視人文關懷。按照生態化要求建設的瀏陽市產業園區,既重視人,又注重自然,并尋求到了二者之間的最佳平衡點,這不僅加快了園區的開發速度,降低了開發成本,還使園區景觀獨具特色。在這里,自然與社會和諧統一,政府高興,人民滿意,真正實現了人與自然的雙贏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