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連信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06-117-01
為適應高中教育發展的趨勢,適應社會對人才的多樣化需求和學生對語文教育的不同期待,體現著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的高中語文課程結構體系應運而生。
課程標準變了,課程結構體系變了,對學生的學習方式和評價機制也有了改變。但是高考這一選拔人才的基本制度近些年來不會有根本的改變,衡量一個學校的教學質量和評價一個教師的業務水平的尺度也不會改變,面對新課標,如何搞好高中語文教學,成了擺在我們語文教師面前的又一全新課題。
新教材、新課標已經實施了,但如何評價,我們現在僅知道的是學生考滿多少學分算合格,至于如何評價教師的教學成績,如何設計高考試題卻仍然不得而知。另外,選修課程如何開設、高考會出選修內容嗎……對于這一切,我們這些長年工作在教學一線的教師大都很困惑。但困惑歸困惑,什么樣的變革都會伴隨著陣痛,新教材的變革也不例外,我們不可能等到上面給我們鋪好一條現成的路子,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也只能像小平同志說的那樣“摸著石頭過河”,不斷探索,勇于創新。
新的高中語文教材結構體系較之原來的教材體系有了很大的變化。總的來說,比以前的教材編排更科學,更貼近生活,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能力,更有時代精神和實用價值。如果能完全按照新教材的設計進行教學,這對于語文教學和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無疑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現在的關鍵問題是:我們到底能不能走出以往高考這一指揮棒的限制,真正按照新教材新課標的設計去上課。如果高考沒有取消,對學校對老師的評價機制沒有改變,那么,作為老師的我們也還是只能圍繞著高考指揮棒轉,要高考的內容就去教就去學,非高考的選修內容可能會置之不理,形同虛設,這就與以往的歷次改革一樣,換湯不換藥,學生仍然是學習的機器,知識的容器,學生的個性不能得到充分地發揮,能力也得不到充分地培養,那么教材編寫者的初衷也就無法實現。
因此,筆者認為,有關部門應該盡快出臺相應的科學的評價機制,改變以往的以高考成績評價教師教學水平的固定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廣大老師學習新課標的積極性,放下思想包袱,輕裝上陣,很好的執行新課標,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實施教學。否則,教材內容雖然有了不少的改變,老師的教學卻只能穿新鞋走老路。
當然,作為一名語文工作者,對待上述問題只能迷茫加困惑,只能呼吁,擺在我們面前的教學實踐卻必須要認真面對,我們無法回避,只有去不斷地探索。
筆者認為,要搞好新教材的教學,首先要做的是認真解讀新課標,熟悉新教材體系,對新教材體系有一個全方位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理清思路,搞好語文教學。
新課標把高中語文課程分成了必修和選修兩大部分,必修課程突出課程的基礎和均衡性,新課標要求學生通過必修課程的學習,應該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養和較強的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必修課程的教學無疑是我們教學的重點,因為必修課程的設定是對高中生語文能力的最起碼要求。必修課程包含“閱讀與鑒賞、表述與交流”兩個方面的目標,這目標也是舊教材的基本要求。“閱讀與鑒賞”旨在著重培養學生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閱讀淺析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是教育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可以利用已有的教學資源,傳授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授之以漁,使學生能夠在閱讀與鑒賞過程中,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更要培養他們獨立閱讀的能力,能夠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文本所表述的思想、觀點和情感。要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文本能說出自己的分析判斷,努力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闡發、評價和質疑,根據語境揣摩語句含義,運用所學語文知識幫助理解結構復雜、含義豐富的語句,體會精彩語句的表現力,使學生語文能力得到提高。
“表達與交流”則重點培養學生口語表達交際能力與寫作能力。口語表達與交際在現實生活中雖然很重要,但高考命題較難設計,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所能做的重點則是寫作訓練,通過系統訓練,讓學生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豐富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增強對自然、社會和人生的感受與思考。在書面表達的時候,能夠做到觀點明確、內容充實、感情真實、健康,思路清晰、連貫,能圍繞中心選取材料,合理安排結構,進一步提高記敘、說明、描寫、議論、抒情等基本表達能力,并努力學習運用多種表達方式,表達力求準確、鮮明、生動。在教學過程中,力求有個性、有創意的表達,根據個人特長和興趣自主寫作。在生活和學習中多方面地積累素材,多想多寫,做到有感而發,寫出真情實意。
對于必修課程,我認為教師目前所能做到的只能是探索。按照新課標的要求,緊扣教材教學,使學生達到他們應該達到的知識層面,精講精練,使學生的基本技能得到培養,語文能力得到提高。
至于選修課程,我想,在今后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主要是充當引導者,學生有選擇性的學習,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要求,聯系本校的實際對選修部分的五大系列有選擇性地開設課程,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知識視野,提高學生文化素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潛能會得到更有效的發揮。選修課程的設計,無疑是這次新課改的亮點,如何使這一亮點讓它真正發光閃耀,則靠我們這些教學第一線的教師不斷地探索。
總之,新教材課程體系的編排較之舊教材設計更科學、更適應時代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只要有更科學的評價機制出臺,我相信我們這些語文教育工作者會不斷探索,勇于創新,走出一條現代語文教學新的路子,培養出更多的符合時代需求的人才,使我們的語文教學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