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莉萍
摘要司法考試制度對我國法律運行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法律職業者國家化源于法律的至上性,其目的在于使法律職業者能夠自成一體地獨立履行職能而不受部門和地方利益的左右,能夠作為一個有力地保障司法功能的實現,促進法律的統一,維護社會公正與衡平的共同體。
關鍵詞司法考試制度 法學改革 配套制度
中圖分類號:D9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5-175-01
一、完善司法考試制度
新修改的《法官法》和《檢察官法》規定的統一司法考試制度,是對我國法律職業者資格授予制度的重大改革。雖然這一制度的建立只是整個司法改革中的一個小動作,而且其實施還需要其他制度的配套,但應該看到,它必將對未來我國法律運行的面貌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這一影響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它對構建我國法律職業者一體化培養模式的有力推動作用。
(一)提高門檻,統一法律職業者應考資格,建立法律職業準入制度
法律職業者一體化培養的必要前提是培養對象應有相對一致的高起點,只有這樣,寶貴的司法資源才不至于浪費在對部分專業起點低的人員的“補課”上,才能使法律職業者培養真正具有錘煉和提高的意義,才能造就出高素質的、同質化的法律職業者群體。
(二)統一考試內容,消除三種法律職業者間的素質差異
司法考試的內容與考試的難度也是決定法律職業者素質的重要因素。統一司法考試實行后,原來因三種法律職業者業務要求不同和應考者素質起點不一造成的考試內容差異將不復存在,所有應考人員將面對同樣的考試內容,自然也要經歷同等難度的知識和能力的檢驗,達不到考試要求的人員便無法通過司法考試,更不可能獲得法律職業者資格。
(三)突破部門和行業特征,實現一體化培養下法律職業者的國家化
現代法律職業者的重要特征是其國家化屬性,這是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也是現代法治國家推行法律職業者一體化培養的出發點和歸宿。
二、實施統一司法考試有待研究解決的幾個問題
(一)關于統一司法考試的組織機構
統一司法考試組織機構設置的問題,筆者認為,國家司法考試機構的設置一要規格高、權威性強;二要有各方面的人士參加,以體現其代表性;三要名稱與其職能相符合;四要精干、高效。參考德、日等國的成功經驗,在中央設立專門的司法考試培訓委員會負責司法考試的工作是合適的,其名稱似可定為“國家司法考試培訓委員會”。之所以如此定名,是因為法律職業者一體化培養不僅包括統一考試,共同的實務培訓也是其重要內容。因此,以“國家司法考試培訓委員會”命名可為將來進一步改革預留必要空間。國家司法考試培訓委員會可由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德高望重的法學家和著名律師等人士共同組成,其辦事機構可設在司法部。
(二)關于統一司法考試實施辦法的制定
1.考試的性質、內容和方法。統一司法考試的性質可作以下表述:第一,它是法律職業者的資格考試而非其從業考試,即考取者只是獲得了從事法律職業者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第二,它是從事法官、檢察官和律師三種法律職業的資格考試,而非從事所有法律職業的資格考試;第三,它是對法律知識和能力的考試而非對非法律知識和能力的考試;第四,它是國家司法考試而非地方或行業性質的考試。關于如何確定司法考試的內容和方法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法官、檢察官和律師的具體工作存在差異,這決定了三種法律職業者對法律知識掌握的廣度和深度是有差別的。
2.報名資格和條件。統一司法考試制度確立后,如何恰當地確定應考者的資格條件,筆者認為,從新修改的《法官法》和《檢察官法》對兩職業任職資格條件的規定和社會發展對法律職業者的要求看,以后一種意見即以大學本科學歷為報考條件似乎更合適,這樣有利于實現法律職業者的精英化。
3.考試通過者的錄用和管理。主要是資格和從業的關系問題。統一司法考試所賦予的只是從事法律職業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因此幾乎可以肯定,通過司法考試者若要從事法律職業者尤其是從事法官和檢察官職業,還必須進行第二次考試即職業錄用考試。錄用考試的具體內容與難度由各部門和單位自行掌握,但其考試對象必須以通過國家司法考試者為限。
(三)關于配套制度的建立
1.建立專門的法律職業者實務培訓制度,實行“統考同訓”。我們在將原有三種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合而為一的同時,還應重視專門性的共同實務培訓過程,以追求一體化培養的實質效果和長遠效果。筆者認為,從長遠看我國應設立諸如“國家司法學院”或“司法研習所”等機構,作為法律職業者共同進行實務培訓的場所。
2.建立法律職業者的繼續教育制度。獲得法律職業者任職資格并非是一勞永逸地解決了法律職業者的素質問題,在建立統一司法考試和任職前實務培訓制度的同時,有必要規定法官、檢察官(主要是中基層法官和檢察官)和律師必須定期接受培訓(具體間隔時間可依實際需要定)的制度。
3.建立法律職業者間的職業交流制度。我們認為,職業交流制度應包含兩個層次的內容:一是法律職業者間的職位轉化機制,[2]比如具有豐富經驗的優秀律師可以經一定程序被任命為法官和檢察官。二是法律職業者的崗位業務交流制度,如可以舉辦多種多樣的理論與實務研討會,鼓勵法官、檢察官和律師廣泛參與其中。較之職位轉化制度,崗位業務交流具有更大的開放性和靈活性,可依法律實務的需要隨時隨地開展。
(四)關于法學教育的改革問題
按照統一司法考試制度的要求,今后凡是要取得法官、檢察官和律師三種法律職業者資格一律要通過國家統一的司法考試,舍此別無他路。基于這種情況,我國的高等法學教育必須適應統一司法考試制度的要求,及時調整辦學指導思想和課程體系安排,并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不但要使學生牢固掌握完備而系統的法學專業基礎知識和必備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及自然科學知識等,而且還要加強對學生運用法律能力的培養,提高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文伯.龐德學述.臺北:中華大典編印會.1967.
[2][德]羅伯特·霍恩,海因·科茨,漢斯·G·萊塞. 楚建譯.德國民商法導論.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