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依哲
摘要在網絡時代,對用戶網絡隱私權的確認和有效保護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本文由“彩虹QQ”事件說開去,探討了網絡隱私權的特點,提出了我國網絡隱私權保護應注意的相關問題。
關鍵詞網絡隱私權 彩虹QQ
中圖分類號:D9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5-390-01
騰訊 QQ是當下最流行的即時通訊工具,很多人打開電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雙擊桌面上的QQ,然而為躲避無聊寒暄,大多人選擇了隱身。很多QQ的隱身族們以為隱身就很安全,但彩虹版QQ的出現卻讓他們的愿望落空了,用彩虹版QQ不僅可以看見隱身好友在線,還可以顯示出該好友的IP地址和上網位置,這些非法外掛QQ軟件雖然迎合了部分網友窺探隱私的需要,卻同時也侵犯了很多隱身用戶的權益。
網絡隱私權是指公民在網上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護, 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復制、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也指禁止在網上泄漏某些個人相關的敏感信息,包括事實、圖像以及誹謗的意見等①。彩虹QQ所提供的個人在網上的活動蹤跡等當然屬于網絡隱私的范疇。網絡隱私權并非是一種全新的隱私權保護,它是傳統的隱私權保護發展到網絡社會這一階段的產物,是對個人在網上的數據和信息進行保護的隱私權保護形式。
一、網絡隱私權的特點
網絡隱私權仍屬于隱私權的一種,具有隱私權的一般屬性:權利主體為自然人,權利內容涉及私人生活安寧,信息保密、通信保密、自主使用隱私等等。但是當隱私權開始與網絡傳播這種高速、海量、自由的信息流動方式聯系起來,網絡隱私權就表現出種種不同于傳統狀態下隱私權的新特點:
(一)權利的財產性
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得用戶的個人信息成為一種有著巨大經濟價值的商品,并具有了廣闊的交易市場,網絡服務商可以通過對信息的收集和利用謀取相當大的利益。
(二)客體的擴大化
傳統經濟活動中不屬于隱私權范圍的個人信息也進入了網絡隱私權范圍之列;而且隨著科技的發展,一些新興的個人數據(例如姓名、年齡和性別等)也成為網絡隱私權所保護的對象。
(三)權利權能強化
網絡隱私權的法律屬性已經從消極被動的“私生活不受干擾”的人格性權利發展為積極能動的“自己的信息自己控制”的資訊自決權。②
(四)侵害后果嚴重
由于網絡空間的開放性、廣泛性和信息傳輸的便捷性,個人隱私一旦在網上泄漏,就會毫無控制地在網上傳播,甚至有可能瞬間傳遍全世界,這將給當事人帶來嚴重的后果,危害巨大。
(五)技術手段復雜
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得可以通過硬件設置監控系統,通過各種軟件監視個人隱私、截獲個人電子郵件,網絡黑客甚至可以通過各種手段侵入他人電腦竊取個人數據、證券交易的有關記錄等等。
二、網絡隱私權的保護現狀
(一)立法缺失、保護力度不夠
雖然我國有關保護網絡信息的規定屢見不鮮,但我國目前還沒有專門保護網絡隱私權的立法,并且現有的規定都只在有限的特定情況保護個人隱私,且規定得較為籠統,對網絡隱私權的保護主要是依照傳統民法中的權利來對網絡上的個人數據進行保護。
另外,隱私權并不被承認為一種獨立的人格權,我國《憲法》和《民法通則》都沒有對隱私權的保護作出明確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通過司法解釋也多次認定披露和宣揚他人隱私屬于侵害名譽權的行為,導致很大一部分侵犯了他人隱私權但又沒有對他人名譽權造成侵害的行為將逃脫法律的制裁,從本質上降低了保護公民隱私權的效力。
(二)科技突飛猛進,法律相對滯后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對于傳統法律體系產生了極大的沖擊,互聯網的出現對于傳統隱私權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如黑客侵入、垃圾郵件的泛濫、網絡監視等等。由于無法預測科技的發展速度,立法節拍總會慢于技術的發展,對于網絡隱私權的法律保護,也就不能適應網絡發展的需要。
三、網絡隱私權保護的立法建議
(一)完善立法保護
明確隱私權作為一項單獨人格權的法律地位是構建網絡隱私權綜合保護體系的前提,但僅有隱私權保護的一般性規定是不夠的,還應制定保護公民網絡隱私權的專門立法。因此筆者認為未來的民法典對此問題做出原則性規定即可;考慮到網絡隱私權與傳統隱私權之間,侵害網絡隱私權行為及其他網絡侵權行為之間存在的諸多差異,針對網絡隱私權進行專門立法尤有必要,其具體內容包括:1、數據主體的權利,具體包括知悉權、選擇權、控制權、安全請求權等。2、個人數據的收集和持有。3、個人數據的使用。4、個人數據的披露。5、侵權救濟。其中對于兒童、公務人員、公眾人物等不同主體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他們對于自身個人信息的控制力比較弱,因而其網絡隱私權更加容易受到網絡服務商的侵害,也更加迫切地需要得到保護,對于這些人群網絡隱私權的保護應在立法時考慮相關因素加以區別對待。③
(二)推進行業自律
法律體系總是要落后于社會實踐的,一味指望通過完善法律制度來調節網絡行為,網絡將永遠無法得到發展,網絡企業自身必須承擔更多的責任,從根本上看,用戶的網絡隱私權保護與網絡業長遠健康發展的目標是一致的,這為行業自律規范的推行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因而建立起有效的行業自律機制,不僅符合市場調節和資源配置的要求,還能更好地規制整個行業和彌補法律、法規的相對滯后和缺乏靈活性的特點。
(三)加強國際合作
在網絡世界中,沒有國界、種族的區別,是一個“開放性”的世界,但是不同國家網絡隱私權制度間的差異也是突出的,如果沒有國際合作,則難以在網絡社會形成制裁不法行為的共同規范,甚至出現矛盾和沖突,因此在網絡超國界的特征下,惟有積極尋求國際合作,才能達成控制網絡侵權的共識。同時,尋求國際合作還可以盡快完善我國市場經濟法制環境,并為我國加入WTO后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四、結語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保護網絡隱私權方面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如若不盡快提高網絡隱私權的保護意識和保護水平,我們將在網絡業的發展上處于十分被動的局面。本文即是對此進行的初步探討,以期為保護好網絡隱私權這一網絡資訊時代的重要權利有所助益。
注釋:
①李德成.網絡隱私權保護制度初論.中國方正出版社.2001.
②彭禮堂,饒傳平.網絡隱私權的屬性:從傳統人格權到資訊自決權.法學評論.2006(1).
③胡磊.試論網絡隱私權的隱私范圍及其保護.情報資料工作.2007(3).